儀隊小強

家齊剛上高一的時候,向阿諾告知將參加學校的儀隊社團,當時阿諾真是意外又驚喜,本以為他會像家成一樣,選擇和登山活動比較接近的童軍社團,從來沒想過蟑螂家族會出現儀隊的成員。可能是阿諾身材短小,和儀隊根本沾不上邊,只有仰頭興嘆的份,才會如此感到意外吧。



回想阿諾高中時期,台北的高中()學校的樂儀隊表演,是考場以外的另一個競技項目,尤其十月份的慶典活動,密集的學生樂儀隊表演就像是一場場嘉年華,個個使出渾身解術、力求完美。能被選中參加樂儀隊的,表示身高體格符合標準,外加課業成績必須維持中等以上,是一種榮耀;當然,要贏得掌聲必須要投入比別人多的時間和體能練習。阿諾鼓勵家齊勇於嘗試,但也要心理準備,會很花時間、會練得很辛苦。



家齊加入儀隊的第一年,經常被練習用的木槍砸中,手臂、肩膀、拇指等處淤青紅腫,舊傷還沒好、新傷又出現,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家暴」哩!這些傷勢嚴重的時候,甚至影響餐飲的實習課程,外加教練或學姊的言語責備,家齊也產生了「退隊」的念頭;阿諾一面心疼的替她熱敷,一面鼓勵家齊繼續努力,突破障礙就會順手了,另一方面也要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不必要「硬碰硬」、避免再受傷。



南北的差距很大,在台南,沒有什麼大型的活動邀請學校樂儀隊參加表演,家齊說:平均一年只有兩場演出機會,一個是學校的校慶、一是土城聖母廟的拜拜活動。也因為展演的機會少,完全感覺不到各校這方面的「正向競爭」,相對整體表現的氣勢就弱了。

很可惜,今年的校慶取消儀隊表演。校慶當天,身穿紅白亮麗服裝的儀隊排成一列,行「舉槍禮」歡迎貴賓進場,整齊的隊伍中,阿諾一眼就認出家齊,因為是蟑螂家族的小強啊!在陽光下抬頭挺胸、舉槍行禮,架勢十足。很期待哪一天可以欣賞到家齊甩槍的帥氣動作,彌補阿諾這輩子不可能參加儀隊的缺憾。


虎山農場

小強們唸小學的時候,蟑螂老爸帶隊、一家人騎單車到虎山國小附近探險,對於茂密的樹林印象深刻,但是不敢接近那些在大樹和草叢當中荒廢的建築物。這次應朋友相約,提早出門,再訪虎山農場,發現了這處由廢棄的進修館改造的輕食餐廳「微笑虎山」。



在台南,近幾年改造老房子再利用的案例愈來愈多。老舊的小空間,經過整理、美化之後,重新賦予房子新的生命,有的作為民宿使用、有的規劃為藝文展覽場、有的屬於個人工作室、最多是作為咖啡館或PUB的案例。這些老屋再造的案例多分佈於市區的巷弄當中,營業的時間多在午後到晚間,似乎加上晚間昏暗的燈光配合,才能顯現老房子的氣氛。


別於小巷弄的氛圍和趣味,「微笑虎山」的再造案例,有著一番明亮清新的歡愉。建築體周圍有綠地和百年老樹,沒有圍牆或住家,阿諾寫生更不必擔心影響到其他住戶或巷弄的出入交通,比較自在。老闆 王 先生大概擔心我在太陽底下會中暑吧,貼心的託人送來一杯咖啡,足感心呢! 



「微笑虎山」的官方網站


 

台南社區大學最近發起【搶救仁德糖廠百年老樹群】,以下是轉載社大的文稿:


搶救仁德糖廠百年老樹群      台南市社區大學  晁瑞光


台南市社區大學環境志工,利用兩個週末假日的時間,完成仁德糖廠宿舍區老樹調查,並將成果製作老樹地圖,放在社大網站上供民眾下載使用。


一、仁德糖廠建於1909年,至今已有102年的歷史,近百歲老樹比比皆是,就地景、地貌都有其歷史的意義,為台南人重要的資產。


二、台南社大環境志工,過去曾參與台南市的老樹調查,最近也利用週末假日的時間,實際探查、記錄仁德糖廠宿舍區的老樹狀況,針對代表性老樹標記位置,並製作完成老樹導覽地圖,放在台南社大網站上,供大家下載使用。


三、區內發現老樹代表樹種有20種,核心區裡共103棵。


四、其中最大樟樹胸高樹圍315公分 ,在台南舊城這裡排名第九,第二大樟樹胸高樹圍282公分 ,在台南舊城這裡排名第十三。(神學院及聖功女中的最粗,450公分 ,台南女中紅樓前最高大,416公分 )


五、區內現存有三棵竹柏樹,胸高樹圍都在100公分 以上,最大一棵167公分 ,為台南舊城這裡排名第一,第二棵137公分 ,排名第二,過去量測記錄,台南舊城這裡都在80100公分 ,大都分佈於日治時期的校園裡面,也突顯出這裡的珍貴。(竹柏長的很慢,胸圍80公分 就很老了)


六、仁德糖廠宿舍區,這裡一直是台南市單車族的秘密景點,區內老樹林立,環境幽靜,從台南市文化中心出發,經巴克禮公園、櫻花公園,銜接上生產路的綠蔭道,穿過二空的小巷,就近入了一大片台糖的森林,然後經過虎山國小,就來到了仁德糖廠宿舍區,輕鬆休閒不想太累的人,就可以在這裡好好的休息、散步、畫圖、照相、吃冰、聊天~旁邊還有十鼓文化園區、保安車站等,是單車短程路線極佳的去處。


七、因為都會公園開發,至仁德糖廠週邊土地開發在急,大路已經開到旁邊,大家都擔心這塊南台南的綠地將會消失,因此特別希望市府、台糖公司都能用較為進步的思維,不單只是開發,同時還創造這裡的地景、歷史價值,留下土地的記憶給孩子,相對的週邊土地的價值也會有加分的效果。透過細膩的規劃設計,蓋房子,老樹一樣可以現地保留,這才是台南人該有的生活氣質。(五妃街忠義路口的豪華住宅,門口的緬芝就是現地保留的)



南台南火車站

台南車站保安車站之間,還有一個小到不起眼的火車站:南台南火車站。該車站是在日據時期,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運輸一空(即飛機場)和二空(空軍補給總庫今之空軍供應司令部)之軍品,而設置「南台南火車站」。據解說牌的說明,站體遭盟軍炸燬,1950年應空軍的要求重建站房,1951年開始辦理貨運的業務並成立為「三等站」;1986年全站業務移交台南車站管理,後調整為「次簡易站」;1991年棧房移交高雄工務段接管。模糊的記憶中,阿諾好似曾在列車上聽過到站廣播:「下一個是南台南站」,不知道這記憶是否錯亂?



閒置多年後,鐵路局原預定拆除,後經台南市東區崇明里里長等項鐵路局反應,建請保存並修繕。2006年或鐵路局同意,由東區區公所認養;經綠美化之後的火車站,成為當地居民平日休閒散步的「小公園」。尤其,站房旁的一株老榕樹樹冠大,提供遮蔭,是一處很不錯的野餐地點。


閒置空間再利用,現在,委外經營為供應調飲的懷舊店面,但是只有晚上營業。白天時間,站房深鎖,安靜而涼爽的環境,最適合寫生,聽著火車通過的聲音,腦中閃過一種「旅行」的思緒。


空曠的農園、藍色的天空,白色的小房子、二樓露台的安樂椅和紅色的舊沙發,正好提供「度假」的無限想像。這不是阿諾的想像畫,這是位於南台南火車站旁的白色小房子,車站周圍是台糖的農場,小屋更顯得小巧明亮。如果坐在安樂椅上放空、閉上眼睛,思緒跳上這一班通過的列車,到遠方旅行去!



登山研習初體驗

家成離開家到台北唸書兩個月了,非常適應新環境。阿諾是一個「不太正常」、另類的媽媽,不要家成休假日回台南,鼓勵他多認識北部的資源,家成自我解嘲:「媽咪不要我了!」

日前,將國家公園登山學校的活動訊息傳給家成,鼓勵他向學校申請推薦文件、報名參加,家成很不安的反問:「蛤!媽咪不陪我參加喔?」家成曾獨立參與過許多的研習營隊活動,這是第一次產生遲疑,因為,這不是一般的野營活動。

對於【女性登山知能研習】活動議題感到興趣,但是,對於獨自一個人參與高山活動擔心害怕。畢竟十幾年來,小強們都是跟著蟑螂老爸和阿諾媽咪從事山區活動,在遠離文明的高山地區,總是一家五口共患難同進退;沒有爸媽在身邊,必須自行統整裝備、採買糧食、安排交通,而且,和一群完全不認識的同伴爬山,要獨自面對氣候或地形或體能等各種的變化。阿諾鼓勵家成,大膽嘗試、多方學習、慢慢累積。

經過一天室內課程和三天的高山操練活動,活動結束、在回程的火車上,家成迫不及待的用電話向阿諾簡述這次活動的心得和新發現。三位女性講師具備豐富經歷和技能,其中一位「毛毛」講師,是2007年寒假蟑螂家族《不可能的任務--南二段縱走》在南雙頭山腰所遇見的三位大學生之一,當時蟑螂老爸託她們下山打電話報平安,這麼巧、這麼有緣!

家成是學員當中年紀最小的,透過經驗分享,家成見識到不同學科背景、或不同領域的人,與登山活動的連結關係竟可以如此的廣而深,工作人員、學員和講師也都鼓勵家成多方面嘗試和學習,慢慢找到自己的專業方向。家成同時也比較了這次高山活動和之前與家人登山的不同點,包含季節、裝備、分工、前進速度、作息時間、步道設備等方面,從家成興奮的言語當中,可以感受到這四天的研習活動獲益很多,阿諾要求他在課後將活動過程進行紀錄和整理,這些累積的經驗可能是未來重要的參考資料來源。

「想不想家?」阿諾問家成,「不想!」家成豪不思考的即刻回答。之前說媽咪不要家成,現在是家成有了新朋友、新奇事務,就不要阿諾媽咪了。


 


國家公園登山學校【女性登山知能研習】活動網頁

 

竹溪寺

從體育場往射擊場方向前進,記憶中竹溪寺的山門都是呈現混凝土灰灰的原色表面,好像一直都「沒完工」。據說近三十年來,竹溪寺持續在進行整建或重建工程,阿諾造訪的這一天,工程車進進出出,大雄寶殿鐵門拉下,可能近期內暫不開放。也因為全面的重建工程,因而被除名、不再屬於「古蹟」。

從資料得知,竹溪寺原名「小西天寺」,建於明永曆年間,為臺灣最早創建的佛教寺院,因緊臨竹溪,在清代改稱做「竹溪寺」,僅山門依然標註「小西天」。阿諾曾在開元寺看過同樣的【小西天】匾額,原來【小西天】是佛教寺廟的一個等級,供奉佛祖的廟宇一般稱「大西天」,供奉如來佛的廟宇一般稱「小西天」。

竹溪寺、開元寺彌陀寺法華寺並稱為台南四大古剎。竹溪寺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曾被譽為府城十二勝景之「竹溪煙雨」,只是,如今很難想像。因為不開放,沒機會親睹台南市三大名匾之一的竹溪寺內古匾【了然世界】,只能坐在大雄寶殿前面畫下舊的山門。

千年美食博覽會

誠品書店嘉南區專欄【城市散步美味劇場】自九月份起,由北向南逐步走入「五條港文化園區」,十月散步的範圍是民族路、西門路、民權路、海安路所圍成的區塊。該區塊以「水仙宮」為中心,涵蓋「永樂市場」和「水仙宮市場」兩座重量級的府城民生活動場域,分佈許多各式各樣、經營了幾十年的美食老店家,如果將這些老店的「年齡」加總,可能接近「千歲」,因此,走一趟這區塊,就如同走過了「千年美食博覽會」。只是,每家店的營業時間不一,除非你有一個超級大腸胃和一整天的時間吃遍這一區,否則,出發前得先通盤了解和審慎規劃才是明智之舉。


這是阿諾第一次在晚上時段造訪水仙宮和神農街。阿諾和專欄作家自民族路穿越永樂市場和水仙宮市場,晚間,市場裡面昏暗、沒有店家做生意,完全看不出這裡曾經是府城最大的市場,據說以前是早、中、晚分三班營業,熱鬧的景象稱冠府城;而今,就像五條港的河道,都已經成為過往了。

從水仙宮向西步出市場,站在海安路上望見對面的神農街燈火通明,和身後的昏暗市場就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越過海安路、走入神農街,炭烤店的油煙陣陣嗆鼻、擴音器傳來震耳的音樂,放眼望去,街上都是逛街的遊客和此起彼落的相機閃光燈。



阿諾曾經在白天時間坐在神農街金華府前寫生,看見住戶們清早經過金華府,習慣性的向神明請安、上香,然後和街坊鄰居聊天問候:昨天某某人的爸爸出院..、今天市場(水仙宮)的某某魚很便宜..等家常話題。在當下,阿諾覺得神農街寧靜的居住環境和對面熱鬧滾滾的水仙宮市場雖然形成強烈對比,但是神農街和水仙宮市場是一整體的生活區塊,海安路只不過是一個斑馬線的表徵,住民們可能天天往返市場和住家,這是住民日常的生活空間。但是,晚上時段,這個空間彷彿不再屬於住民。


大家都說海安路和神農街愈晚愈美麗!沒錯,夜店的裝潢和街燈的燈光要在夜晚才看得到。但是,當地的居民們被迫守在電視前面呆坐,像是動物園的籠中鳥,任由逛街的遊客觀賞;本來是住民在門口和街坊鄰居乘涼打唬爛的晚間時段和街道空間,現在,卻被遊客和「特色商店」完全取代。阿諾內心質疑,這就是居民想要的「老街再造」嗎?以前這裡是他們住了好幾代的生活環境,現在,只能說「白天是屬於他們的」。


遊客們只是過客,吃喝玩樂一晚就離開,居民卻得長期被強迫接收這些音樂、油煙、閃光燈,海安路並沒有讓水仙宮市場風華重現,反倒像一條楚河漢界,隔斷了住民的生活自在,更別提「地下街」這個爛攤子了。阿諾看了好難過,我想,若非必要,我不會再於晚上時段來神農街。



白天時段,比較真實感受到府城人的生命力和特質。位於西門路和宮後街岔路口的「愛玉冰小攤」是另一個美食點,從早上七點開始就有絡繹不絕的熟客人光顧,或站著、或坐在機車上,就這麼人捧著一碗冰吃起來,讓阿諾好奇的是,連阿公阿嬤們也是一大早就吃冰!作家解讀說:或許對早起的老人家而言,七點已經算是吃點心的時間了。本來想,先到附近吃過午餐再來吃愛玉冰,很抱歉,十一點過後就賣完收攤了,只好隔天早起再來囉。

100km單車成年禮


這是家齊第二年參加台南市政府主辦的單車成年禮,今年和去年的活動時間和路線不一樣。天還沒亮,早上五點就從永康出發了,五點半在市政府廣場進行報到,熱身後,六點多鳴槍啟程



活動路線為:市政府17號省道七股將軍北門174縣道學甲--下營 六甲1號省道官田善化永康台南市17號省道市政府。清晨涼涼的微風,很適合騎單車運動:台十七省道的涼風帶著海邊的味道,白鷺鷥和招潮蟹在池邊漫步;174縣道車輛少,行道樹形成美麗綠色隧道,嘉南大圳、廢棄的台糖鐵路加上傳統的三合院,展現嘉南平原的農村景象;台1號省道車輛雖多,西側的自行車道設備完善,農夫們在田裡正忙著採收菱角,路邊攤位現煮的菱角和圓滾滾的大白柚令人垂涎。



去年,蟑螂老爸陪著家齊騎完全程;今年,嚴格而言是家齊陪著阿諾完成挑戰。因為中午過後,陽光增強,阿諾快要中暑了,兩隻腳頻頻抽筋,最後的25km可是靠著意志力硬撐、騎回終點的,「頭昏眼花加上屁股開花」是100公里最大的代價。


家齊挑戰完成100公里 ,從少年「轉」為青少年;阿諾完成100公里 單車成年禮,由「壯年」步入「中年」。蟑螂老爸從一開始就「失蹤」了,因為,老爸認為100公里 不夠刺激,蟑螂老爸八小時內連續騎了兩圈,200公里 才過癮;完成挑戰後,從一隻「老蟑螂」變成一隻「怪蟑螂」。

延平郡王祠

國家一級古蹟赤崁樓設置鄭成功召降荷蘭人的雕像,鄭成功對於台南、甚至台灣,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然而,為鄭成功而建造的「延平郡王祠」卻不屬於古蹟,因為,現有的建築物是民國52年全部重建的,不符合「古蹟」的條件。


1896年日本人將「開山王廟」改稱「開山神社」,之後增設鳥居等設施,1914年改建神社,如果該神社有被保存下來,我們就有機會看見這一座日本人在台灣所蓋的第一座神社了。


現有的建築物並非毫無價值,它可是難得的「北方建築」。阿諾對於建築物前方的白色牌樓比較感興趣,因為牌樓上方設置國民黨的黨徽,牌樓下方的解說文字提到「二二八事件」,令阿諾疑惑。相關網站資料顯示,這一座牌樓原是位於忠義國小對面的「台南神社」的鳥居;另外又有人反駁,認為此牌樓就是原來設在「開山神社」的鳥居所改造的,這些都待查證。




 






2011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 26

學生時期,每到慶祝國慶的十月份,台北的街頭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海,令人心情振奮。在民國一百年的國慶日,阿諾在高雄永久屋大愛園區,感受另一種「紅色」的歡欣鼓舞。



這場名為【蛻變TAIWAN21.看見希望之愛重建社區百年雙十成果展】活動,緣於八八風災之後,高雄旗美社區大學輔導位於台21號省道沿線的12個社區重建工作,選擇國慶日展現社區發展的成績。美英老師和阿諾選擇這一天,回去探望集來社區的朋友們。



六月底結束【重建生活.藝術駐村】計畫,離開高雄市杉林區集來社區,然而心裡仍掛念社區活動未來的發展,計畫雖然結束了,仍和瑛珠、月娥保持聯繫,了解社區發展的一些動向,提供小小的建議。



最令人振奮的訊息是,瑛珠和月娥找到了願意出來指導「大鼓陣」的長輩,並且廣招社區的國小孩子,利用晚上的時間在龍山廟前廣場學習。孩子的學習精神激起社區其他居民沉寂的心,大人們也紛紛要求加入「大鼓陣」學習行列,進而設立「成人隊」和「小孩隊」兩個隊伍,「成人隊」成軍之後,甚至應其他廟會活動的邀請,前往表演大鼓陣。



 國慶日這天的成果展,則是「小孩隊」的處女秀,這是孩子們在辛苦練習兩個月之後,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演,社區村民出錢為這群孩子添購帽子和服裝,紅色上衣、藍色的褲子,和國旗的顏色相輔相成。



瑛珠、月娥、美英老師、阿諾在會場見面時,高興的互相擁抱。敏伶過來對阿諾說:「老師,我要和你一樣高了,以前我只到你的肩膀,現在到你的耳朵了!」「是啊,下次再見面,你就比老師高了!」見到大家的笑容,牽掛煙消雲散了。


月娥向我們介紹兩位「大鼓陣」的教練,這兩位阿公級的教練見到我們,異口同聲道:「這些孩子有夠『搞怪』(台語),真調皮、真夠難教。」孩子們精力充沛,跑來跑去、打打鬧鬧,一下子上廁所、一會兒口渴,除了教練,外加瑛珠和月娥協助維持秩序,莫怪大人比孩子們還要累。



鬧歸鬧,上場前,看見大人們替孩子整理服裝儀容,爸爸和阿嬤前來加油打氣,那畫面好溫馨;教練為孩子們繫上大鼓、做最後的叮嚀,孩子認真的傾聽,這畫面教人感動。這不僅是社區重建的成果展,更是一場傳承的精神展現。


儘管帽子和衣服有的不合身,雖然孩子們有些怯場,整體的表現值得鼓勵和稱讚的。下了台,立刻恢復孩子的天真、吃棉花糖;瑛珠則追著兩位教練馬上開小組會議、檢討缺失,隨時用紙筆作紀錄。阿諾在這裡不只聽到孩子們表演時震人的鼓聲和吆喝聲,也看到認真投入和積極做事的態度,我想,這才是繼續推動社區發展的動力,這是一鼓凝聚社區的向心力。



記得第一次到集來社區,就聽瑛珠和月娥提及集來社區的「大鼓陣」非常具特色,只可惜中斷、失傳了三十多年。藝術駐村的最後一天,理事長好不容易找到一張模糊的「大鼓陣」老相片,還千叮嚀萬交代:「不可以借走。」暑假期間曾計畫前往集來社區,看孩子們練習的情形,但是,龍山廟的神明指示農曆七月不得動用任何大鼓陣的器具,只好作罷。今天,在民國一百年的國慶日,我們總算親眼見識到「大鼓陣」的部分魅力,希望,在這群老、中、幼,熱情的社區推手們持續努力的付出和關懷,集來社區的發展會逐漸上軌道。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4/1.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4/2.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4/3.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4/4.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5.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6.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7.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8.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9.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0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10.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1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11.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2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12.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3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13.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4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5/14.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5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15.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6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16.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7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17.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8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18.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19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19.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20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20.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21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21.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22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22.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23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23.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24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24.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25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06/25.html

集來社區/藝術駐村26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10/26.html

    相關報導

相關新聞


我們的足跡--前言

    ( 這段前言,原寫於 2003 年,為了作為部落格目錄並置頂,必須不斷更動該網誌的發布日期。 ) 登山﹑健行及露營是我家最平常的休閒活動,因為爸爸及媽媽愛好大自然又喜歡運動,因此我們姊妹從小就常跟著爸媽一同到野外『餐風露宿』。媽媽透露:當我們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就曾跟著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