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1 草嶺古道



八、草嶺古道

()時間 95年2月1

()地點與標高:虎字碑( 400m )

()心情點滴


家成閱讀『少年噶瑪蘭』一書後,對於平埔族祖先在自然環境下的生活方式非常嚮往;家瑋曾看過改編的同名影片,兩個人時常互相討論書中的角色和劇情,直嚷著要學習主角潘新格在草嶺古道的時光隧道回到兩百年前的噶瑪蘭『加禮遠社』,嘗試祖先胼手胝足的生活體驗並認同自己的身世血統。


據說最初的草嶺古道是一條平埔族走出的小徑,西元1807年清朝台灣知府楊廷理派人開闢為『淡蘭古道』的一部份,是早年漢人翻越雪山山脈出入宜蘭的要道,如今係東北角國家風景區的重要景點之一;平整、寬廣的石梯步道,加上涼亭、廁所與親水公園,是大台北地區大眾化的休閒健行路線。1920年鐵路隧道尚未開通之前,人們搭火車到宜蘭,只能坐到貢寮,從貢寮翻越這條草嶺古道到大里簡車站,再繼續搭火車前行,貢寮和大里簡遂成為當年重要的驛站;隧道開通後,這兩個鎮便逐漸沒落了,目前僅是草嶺古道的南北登山口。


草嶺古道是東北角國家風景區重要景點 


我們由北口的拱行橋與跌死馬橋步入草嶺古道,橋下的溪水清澈見底,如果是夏天,我們絕不會放過下水的任何機會。邊走邊玩,見到『雄鎮蠻煙』四個大字,這是1867年台灣總兵劉明燈打算到噶瑪蘭巡視,途經此地,見到『天蒼蒼野茫茫』的氣勢,一時興起,便在這座巨石上,題下高119公分寬336公分的『雄鎮蠻煙』四個大字。而書中主角潘新格就是在過年期間蹲在這座巨石下避雨,突然一道閃電將他帶回1800年的時代。今天是大年初三,我們也試著躲進巨石下,只可惜沒有打雷或閃電。


橋下溪水清澈見底 


步道上的人潮愈來愈多了,我們快步走到草嶺古道的代表景點『虎字碑』,隘口的風果然不同凡響,帽子被吹走了、頭髮被吹得就像山坡上的芒草一樣亂。當年劉明燈大概也被這強風吹得害怕,才依據中國『雲從龍、風從虎』的想法,題下了這個『虎』字吧!『虎』字兩旁還被刻上一些看不懂的符號,有人說那些是平埔族或泰雅族的文字,媽咪反駁:台灣的原住民除了布農族的『畫曆』以外,是沒有文字的,這些應該是滿文。


虎字碑位於隘口,風勢超強 


在稜線遠眺海上的龜山島,白茫茫的不太清楚,看起來不像烏龜,倒像一尾魚。我們原路折返回北口,因為和阿姨相約的時間到了,我們準備開車到宜蘭地區旅遊,見識『現代的噶瑪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的足跡--前言

    ( 這段前言,原寫於 2003 年,為了作為部落格目錄並置頂,必須不斷更動該網誌的發布日期。 ) 登山﹑健行及露營是我家最平常的休閒活動,因為爸爸及媽媽愛好大自然又喜歡運動,因此我們姊妹從小就常跟著爸媽一同到野外『餐風露宿』。媽媽透露:當我們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就曾跟著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