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0 浸水營古道

 


七、浸水營古道


()時間 94210-11

()地點與標高:浸水營遺址( 1300m )

()心情點滴


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越過中央山脈東下台東縣大武的浸水營古道,原是175年前西部平埔族集團移民到後山的卑南、大庄的越嶺路。清朝時期,正式拓修這條平埔族的移民道路,成為漢人與東部平埔族、排灣族的貿易道路。當時枋寮是南部最重要的漢番交易地,後山的『生番(排灣族)、熟番(平埔族)』都習慣從巴塱衛(大武)起程,沿古道到枋寮,把攜來的鹿皮、鹿茸、薯榔與漢人以物易物;由於清朝在水底寮附近設置三條崙石頭營的屯軍負責古道上的防務,清代稱此官路為『三條崙道』。日本佔領台灣時期為了鎮壓東部原住民,又受中央山脈的阻擾,最初僅能由台灣南部通過,因此改修三條崙道成為日據時期第一條越嶺路,並在道路經過最高點設置浸水營駐在所,因而日據時代稱為『浸水營越嶺路』。


在所有橫越中央山脈的古道中,唯有浸水營古道的使用頻率最高、通過中央山脈的越嶺點最低,而且使用的壽命最長。只是光復後因浸水營附近列入軍事管制區,越嶺受阻而荒廢;民國93年林務局重新規劃拓建為寬2公尺 、長16公里 的國家級健行步道。


林務局整修為國家級健行步道 


由於對於浸水營古道路況的了解不足,不敢輕裝前往;我們在西面的登山口住一晚後,隔日背負重裝向東前進。由西向東多為平緩的下坡路,除了完全沒有水源外,寬又平的步道走起來十分舒服,浸水營與出水坡駐在所的遺址基地大又平,可以想像當時一定駐紮不少軍眷;在姑子崙附近還看到幾處清朝所建的圓形營盤碉堡遺址,夯土內壁歷經百餘年風雨侵襲,仍然光滑完整。


我們在出水坡駐在所遺址比武 


最令人訝異的是,在12k附近集結了數仟隻的紫青斑蝶,黑色的蝴蝶成群的在樹梢飛舞,樹上也因蝴蝶停靠看起來像佈滿了黑色葉片,我們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紫青斑蝶集結,非常壯觀,真捨不得離去;從地面撿起幾片翅膀回家作紀念,黑色的翅膀表面有紫色或淡藍色的斑點,好美!後來從報導得知,紫青斑蝶每年冬天向南飛到屏東與台東地區繁殖,春天來時又向北飛回原棲息地;目前為止,台灣生態學者對紫青斑蝶的遷移行動仍然是個謎。我們很擔心,一旦步道整修完全、引來眾多的登山客,這些蝴蝶會不會因而消失呢!?


數千隻紫青斑蝶在空中飛舞 


自廢棄的苗圃涉水過溪後,一直趕路、不敢休息,竟然走到台東大武火車站了。我們很驚訝自己那麼強,能夠一天時間由屏東翻越中央山脈走到台東,還能趕上火車搭回屏東,根本不用背重裝備嘛!因逢過年假期、火車沒空位,我們一路站回屏東,站在搖搖晃晃的火車上,媽咪問:『趕了一整天的路,累不累?』家成眼睛都快闔上了、卻搖頭說不累,媽咪了解的接下去說︰『因為很高興自己打破紀錄,一天之內橫越中央山脈又回到西面,所以不會累,對不?』家成笑著點點頭,眼睛睜得斗大,睡意全沒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的足跡--前言

    ( 這段前言,原寫於 2003 年,為了作為部落格目錄並置頂,必須不斷更動該網誌的發布日期。 ) 登山﹑健行及露營是我家最平常的休閒活動,因為爸爸及媽媽愛好大自然又喜歡運動,因此我們姊妹從小就常跟著爸媽一同到野外『餐風露宿』。媽媽透露:當我們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就曾跟著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