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聽傳說.彩繪

2006年國家台灣文學館『寫作、彩繪、聽傳說』創作比賽

 


這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比賽,首先到台灣文學館參觀與聽故事,回家後選擇一則故事為繪畫比賽的主題,但是只限國小學童參加。我們經常接觸山區,因此對於原住民的傳說故事特別感興趣,而台灣文學館的展覽與導覽非常棒,小朋友們很快就有彩繪的構想了。 


台灣文學館在撤展前,又舉辦一次彩繪part2比賽,所以,又畫了一張參賽. 




作者:家齊(國小高年級組)


布農傳傳統服飾上的圖騰是取自於百步蛇,但是在參考圖案進行編織時,布農族人與百步蛇之間產生了一些誤會與衝突,甚至釀成悲劇,後來雙方達成協議、互相尊重。 




作者:家齊(國小高年級組) 




作者:家瑋(國小中年級組)


魯凱族因為原來的生活空間不足,於是由兩兄弟帶著雲豹翻越中央山脈尋找適合全族發展的土地,正當兄弟快要絕望的時候,雲豹引領他們找到一處水源,後來,魯凱族人遷移到此建立了新的家園。 




作者:家瑋(國小中年級組)



2006年曆比賽

2006年南瀛年曆創作比賽

 


20055月阿諾與三位小朋友參加台南縣政府舉辦的『2006年畫我家鄉年曆創作比賽』,該項比賽是透過各學校集體收件後轉交主辦單位,每人最多可提出兩幅作品參賽,主旨是表現南瀛的特色。



作者:阿諾


台南不算是大都市,但是有一項特色是世界級的,就是擁有世界級保育候鳥『黑面琵鷺』每年都在台南縣七股海濱渡冬覓食,而且年年的數量都在增加,於是將黑面琵鷺作為年曆的主角。

 



作者:阿諾


1983年從台北來到台南唸書,騎著腳踏車到安南區進行土地使用現況調查的實習作業,一望無際的漁塭與農田令阿諾嘆為觀止,甘蔗長得高過人,方格狀的田間小路看起來都一樣,高又密的甘蔗影響視線,我就在甘蔗園之間迷路了。後來嫁到台南,感到嘉南平原真是寶地,物產豐富、蔬果又大又甜,於是構圖將南瀛的農產拼成台南縣的縣徽:『水火同源』。



作者:家成(國小高年級組)


台南縣的河川不利舟行,但是漁塭特多,端午節別於其他縣市的划龍舟競賽,台南縣舉辦創意漁舟競賽,成了台南縣五月節的代表。 




作者:家齊(國小中年級組)


台南縣運用漁港的船道舉辦創意漁舟競賽,除了團體組,還有個人組、夫妻雙人組等等,往往得獎的不是年輕力壯的成人,而是年過半百的歐利桑,因為,划漁舟或撐膠筏必須靠技巧。 




作者:家瑋(國小低年級組)


黑面琵鷺低頭覓食或是展翅高飛的景象好美,只是她們很怕受干擾,構想在黑面琵鷺潔白的羽毛上添加美麗的圖案。 




作者:家瑋(國小低年級組)


超愛吃台南的鳳梨與菱角等蔬果,又擔心畫的不像,於是採用較抽象的方式構圖。



2003.0118 北大武山

六、北大武山


()時間92118-21日/9427-10/9721-3

()地點與標高:北大武山(3090m)

()心情點滴


1. 92118-21


北大武山是台灣最南的百岳高山,也是屏東縣最高峰、是魯凱族與排灣族原住民心中最崇高的聖山。山頂的視野很好,可遠望嘉南平原與高屏地區,難怪屏東縣政府在山頂舉辦『成年禮』;我們雖尚未成年,但也成功登頂了。後來,我們曾向排灣族的一位編織老師請教,她說依傳統規定,女生是不得參加成年禮的,真是個重男輕女的傳統規矩。


我們雖未成年,但都成功登頂 


登山途中有一座無人管理的檜谷山莊,一般的登山者都是由山莊輕裝攻頂的,大人來回要六小時,但不適合我們兒童的腳程。爸爸帶領我們將重裝背到最後水源紮營,該營地非常小,無法搭帳篷;聰明的爸爸運用現場的樹枝與我們的繩索、帳篷等材料,搭了一座避難『布寮』,很克難、但平安的度過一晚。


檜谷附近的神木 


山頂南方的2940m 峰上有一座『大武祠』,係日據時期日本人為紀念突襲珍珠港犧牲的日本軍人而蓋的神社與忠靈塔,雖然忠靈塔原來高 四公尺 的石碑已折斷倒地,但基座與碑文都還在,木架神龕亦完好,這是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目前台灣高山的神社遺跡。後來我們曾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報導:排灣族的長老認為『大武祠』是與排灣族祖靈最接近的地方。 


木架神龕完好  


登山途中,媽媽一面敘述台灣曾被日本人統治51年的情形,這座位於高山上的神社想必也是日本人脅迫當時的台灣人冒著生命危險上山興建的,我們一面想起『珍珠港』電影裡的戰爭情節,覺得日本人好壞。


神社曾被供俸觀音像 


2. 9427-10

由於交通方便、氣候暖和,愈來愈多南部山友將北大武山改為單攻的行程;若要過夜,大武祠則是檜谷山莊以外唯一的營地了。94年除夕當天,我們再度背負重裝一步步通過山莊、水源地、稜線,在大武祠紮營、享受一頓獨一無二的星光年夜飯。只是,這一餐飯最辛苦的是爸爸,因為爸爸不僅背負帳篷等全部的重裝備,還要多花三小時來回水源地取水、摸黑上大武祠煮飯,除了爸爸,可能世上沒有第二位會選擇如此吃力不討好的過年方式了。

雖然超級無敵的辛苦,在大武祠紮營最大的享受是坐在同一地點即可欣賞日月星辰的美景:黃昏時向西可以欣賞夕陽與雲海,夜晚時抬頭即望見滿天的星光、或遠眺屏東平原與花東縱谷的夜景,破曉時分躺在帳篷裡就可以看到雞年的第一道曙光。但是,晚上睡覺時可不安穩,並非什麼妖魔鬼怪來作亂,而是出現許多黃鼠狼在帳篷外不停的翻動找尋食物,真是名副其實的『黃鼠狼給雞拜年!』

大年初一在山頂迎接雞年 


過年時段登山客少,又因為住在大武祠攻山頭的時間非常充裕,我們飽覽稜線與山頭的絕美景觀。下山時,媽咪的腳關節受傷,兩腳不聽使喚,頻頻落後;反倒是家齊與家成狀況非常的好,還能邊走邊撿樹枝製作弓箭玩耍,媽咪笑說要退休、不再爬山了,家齊則貼心的安慰:以後媽咪換背小背包、我們背大背包,該我們照顧媽咪。


飽覽稜線鐵杉景觀



手上拿的是我們用樹枝做的弓箭 


26日 出門到舊好茶,到今天登完北大武山,連續在野地生活了五天,沒洗澡、又髒又臭,離開北大武下山時,爸爸神秘的帶我們穿越泰武村落、下到瓦魯斯溪,見到又寬又平的河床,三姊妹索性脫得精光、跳進溪水裡洗個痛快,忽然三輛吉普車由河床開過,不知道車上的人是否瞧見我們的小屁股呢?趕快穿上衣服、收拾裝備,還要趕到屏東新開,繼續我們下一個浸水營古道的旅程呢!

  3. 9721-3

     因為連續的豪雨與強烈的冷氣團,被迫放棄原先到能高安東軍山區過年的計畫,改到屏東與台東地區登山,這是第三次登北大武山了。


     爸爸仍然安排第一天登日湯真山作為高地適應與熱身訓練。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起身整裝,有兩位伯伯停妥車子準備輕裝上山,其中一位自我介紹是楊天讚,說明這是他第507次上北大武山,我們曾在『台灣山岳』雜誌拜讀過他的登山紀錄。


      六點半離開登山口正式上路,家成這回替爸爸分攤炊具的重量,家齊則分攤媽咪的裝備,剛開始走起來有些吃力,漸漸適應後就能跟上爸爸的腳程;家瑋仍然和腰傷的媽咪走在最後,爸爸頻頻對緩慢的媽咪浪漫的呼喊:『我的老太婆』,媽咪回答:『老阿公,等等我啊!』喔,好教人欽羨。


老阿公,等等我啊... 


     十一點在3.8K的稜線上用午餐,清楚看見藍天下舊好茶與日湯真山的稜線,但是北大武山頭被埋在厚厚的烏雲裡,恐怕山上天氣不佳。午餐過後揹起重裝通過4K往檜谷山莊的叉路,埋首繼續向神木前進。

    學校鼓勵同學利用放學時段跑操場健身,學期終,家成累計跑162圈,獲得全校女子組第三名,表示平時很努力的運動,但在樹林中連續上坡加上沉重的裝備,令家成有點疲態。家齊從不計較學校排名,隨性的個性像是吃了大力丸,爬山時一馬當先,還能不停的吃行動糧。家瑋平常找理由逃避體能訓練,今天出現輕微高山症、頻頻落後。爸爸提議讓大家在水源地儲水並小睡片刻,休息後背著用水攻上大武祠紮營。


家成是全校跑步王女子組第三名



家齊像吃了大力丸,一路領先



家瑋上山一條蟲,下山一條龍 


     稜線上的風勢逐漸增強,幸好烏雲漸散、夕陽露出美麗的雲彩。十七點上抵大武祠,由於紀念碑前的空地有些潮濕,於是選擇上方的神龕平地紮營,我們排成一列、奉上行動糧,向山神、祖靈、在地的各方神明請安,請容許我們打擾一晚、請保佑我們一路平安。記得雞年的大年夜,我們摸黑到晚上七點才紮營,而鼠年的今天,我們進步了,天黑前整理好營地還可以悠閒的喝熱舒跑,晚餐後與爸爸一同欣賞屏東平原的萬家燈火。

     就寢前,媽咪在帳篷內表演餘興節目。哼著音樂、搔首弄姿,站著慢慢套上睡袋裡襯,好性感也很限制級的動作,媽咪帶著頭燈,透過薄薄的睡袋裡襯、看見媽咪整個人在裡襯內扭動的身體,我們高聲驚呼、抱著肚子笑倒在地上打滾,沒想到平常嚴厲高壓的媽咪也有那麼爆笑的一面。

     從凌晨起刮風下雨,心想看不到日出就再賴床吧;六點,從檜谷山莊出發的登山隊伍到達大武祠向我們道早安,只好起身準備攻山頭。稜線的風雨交加,我們穿著雨衣褲、低著頭、喘著氣,隨著爸爸的腳步一步步的向上攀豋,土石泥濘濕滑、手腳冰冷發抖,八點再度登上北大武山頂,可惜天氣差沒看頭。九點回到營地整裝、打掃四周環境,赫然發現草叢裡藏了好多的垃圾,難道丟垃圾的山友都不會羞愧嗎?因為還有多餘的水,爸爸燒開了給我們泡奶茶、洛神花茶,吃飽了上路,離開前不忘排成一列,感謝山神、祖靈以及在地的各方神明。


謝謝山神與各方神明保佑我們一路平安 


     十四點半經過4K的叉路,遇到爸爸大縱走的夥伴與小學同學所帶領的登山隊伍共27人,準備宿檜谷山莊。雨勢突然增大,爸爸決定繼續趕下登山口,媽咪的膝蓋開始抗議,家成的大腿也不同意,雖然又餓又累,忽大忽小的雨勢讓我們沒心情停下來開背包吃行動糧。六點返抵登山口,換穿乾的衣褲、煮晚餐、搭帳篷、清洗雨褲和雨鞋;心裡很納悶,下山的路上我們都沒休息,為什麼所花的時間和上山差不多?是累了嗎? 

2008.0703 雪山大小劍 D5~D8


十四、雪山大小劍D5~D8


(一)時間:民國9773— 7月11

(二)地點與標高:佳陽山(3314M )、劍山(3253M )、大劍山(3594M )、雪山北峰(3703M )、雪山主峰(3886M )、志佳陽大山(3289M


(三)記錄:    


 D5:大劍山北鞍營地--雪山西南峰--完美谷營地翠池


一早起床就覺得天氣很差,風大又有霧,不像前幾天的清空與星辰,穿上冰冷冷的雨衣褲,在冷風中收裝備,朝雪山西南峰與完美谷出發。從大劍山到完美谷之間的坡度起伏不像小劍山那麼大,但是同樣是樹林、濃密高箭竹林與草原坡,在草原坡遇上強風,我們低著頭頂著強風奮力向上爬升,媽咪大聲鼓舞:『加油!大家加油!繼續撐到上面的稜線樹林避風!』在如此的強風下,再累也不敢停留,強風最大的好處是將我們濕的雨衣和背包吹乾了。好不容易硬撐到稜線、鑽進箭竹林避風,才吹乾的雨衣又濕轆轆的,就這樣一段樹林、一段草原坡,我們的裝備乾了又濕、濕了又乾,媽咪要我們牢記大風大雨的經驗,以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努力向前就對啦。八點到達完美谷,有水又有寬廣的營地,的確很完美。



努力向前就對了 


大劍山到翠池之間的山徑較少人跡,因此全賴隊伍留下的路標,邊走邊找路,大霧中曾迷失一段、誤入獸徑,獸徑上全是山羊和水鹿的排遺,幸好一陣風吹散了濃霧,才發現正確的步道。 


爸爸解說從完美谷到翠池之間是非常難得又美麗的香青純林,家齊立刻反問:『鄉親?那父老在哪裡?』。這裡的香青樹幹粗大直立且高聳,和其他地區的樹形完全不同,再加上壯觀的石瀑景觀,這個區域可說是台灣國寶級的森林,家齊非常嚮往的說以後要搬到森林裡居住。我們坐下來靜靜欣賞這一片美景一面喝著樂山橋下的溪水,什麼!都第五天了,我們還有樂山橋的水可以生飲?這些全都是爸爸堅持控水原則的功勞。

國寶級的森林

  


十三點三十分抵達翠池山屋,新建的山屋連爸媽都還沒住過,我們向土地公請安後,在山屋內找到一些麵條,正好當作今日的午餐,彌補快要吃盡的行動乾糧。翠池的水位很低,水面佈滿蚊蟲,奇怪這幾天的大雨沒增加翠池的水量嗎?



翠池水面有好多蚊蟲


這趟爬山,為了配合山區下午多變的天氣、避開的雷陣雨,我們幾乎天天凌晨三點起床、五點起程、下午三點前就紮營;今天更早,三點就在山屋安穩的睡午覺,外頭果然下起雨。爸媽詳細比對我們的實際腳程與資料紀錄,自第三天起腳程接近資料,表示我們已經完全克服高山症,適應高地環境,爸媽正研擬明天單攻雪山北峰的計畫。


D6:翠池雪山雪山北峰雪山

 


重裝出發前再度向土地公請安,拜昨天連續五小時的大雨所賜,翠池的水位上升了許多。告別翠池向上坡前進,重頭戲是壯觀的碎石坡,媽咪提醒要注意路標及方向,曾有人在碎石坡迷路,濃霧籠罩四周、看不到稜線也分不清方向,不迷路也難,必須確認下一個路標或疊石記號的方位才繼續向前,愈往上碎石的體積愈小、也愈滑,走一步滑下半步,好沒成就感,北稜角在曙光及晨霧中若隱若現,那就是我們的目標。

接近稜線處有一塊巨石,媽咪回憶當年因為颱風準備從三六九山莊撤退時的慘狀,那天早上的風勢超強,上到該碎石坡時媽咪的背包套被強風颳走,冒著強風撐到這處巨石,幸好吳伯伯一把抓住媽咪,否則有可能會被風吹得滾下碎石坡。

將重裝放在雪山主峰和北稜角的鞍部 


七點登上稜線鞍部,天空清朗,見到圈谷逐漸聚集人潮,爸媽決定將重裝擱在鞍部往翠池的叉路,輕裝單攻雪北。從北稜角到雪山北峰的稜線全是裸岩與低矮香青和杜鵑,稜線明顯穩定、沒有障礙物,加上每一百公尺就有一座國家公園設置的里程碑,比佳陽到小劍的稜線好走很多。在天氣晴朗的助力下,我們數著里程碑快速前進、非常順利。只是老天爺存心考驗我們,十點抵達雪北山屋時下起雨,我們只好冒雨攻頂了。媽咪的雨褲被香青勾破、失去防水功能,雨水從膝蓋部位入滲到全身都濕了,兩隻雨鞋就像兩艘小船進了水,走起來很不舒服。攻上山頂拍完照立刻離開,不敢久留,還得冒雨走回北稜角哩。



往雪山北峰 



雪北山屋是兩層樓的通舖




雪北山屋後方的樹林很美



冒雨登上雪山北峰 


爸爸考慮今天下雨的時間提早很多,而媽咪的裝備出了問題,決定取用雪北山屋雨水撲滿的水,背回雪山主峰再作打算;爸爸指著山屋前的營地說:『爸媽當年就是在這紮營地,當時沒有山屋,我們使用露宿袋,一覺醒來寶特瓶的水結冰了!』就這樣冒著雨從4.5K里程碑往回走,是下雨的關係嗎?里程碑數字減少的速度好慢啊!腳步愈來愈沉重,媽咪感到冷、出現輕微的失溫現象,但是體能與意識都很好,媽咪低著頭說:『我只看著妳們的腳步前進,帶著我走回背包處,我一定要自己背著重裝上雪山主峰。』爸爸和家成在前方帶路,家齊和家瑋一前一後照顧媽咪,不時替媽咪加油打氣。終於十四點三十分回到鞍部叉路,扛上重裝、再撐400公尺 上坡抵主峰;家齊幫忙爸爸背 七公升 的用水,體能一級棒;家成耐力與機動力十足,在雪山主峰和爸爸合力整理營地、搭帳篷。十五點大家躲進帳篷內準備換穿乾的衣褲,脫下長褲看到大腿、膝蓋、小腿有多處瘀青及傷口,好心疼啊!一路上都沒聽見任何一個人喊痛,多虧大家勇敢與貼心的表現,我們有驚無險的完成了多次不可能的任務,爸爸燃起營燈,一家人躲在帳篷內好溫暖。

爸爸一個晚上睡不安穩,擔心媽咪的狀況、擔心我們會冷、擔心外頭的天氣。半夜兩點家成被冷醒,爸爸替家成添衣,並拉開帳篷欣賞聖稜線的星光,好美的都市夜景、大霸尖山在月光下屹立,明天一定是好天氣。 


D7:雪山--志佳陽山—--瓢簞山屋 


天亮囉,爸爸叫醒大家起身欣賞日出、雲海、聖稜線、我們昨天走的雪北,還有遠眺平地的城市,一道白色的直線串連城市與城市之間,是高速公路吧!爸爸說他看到更遠處的海邊,有幾座發電的風車,能看那麼遠,太神了吧!


在雪山主峰迎接嶄新的一天



快要完成第一個暑假作業了

 

我們平安的在雪山主峰度過一晚,又能欣賞到美景,真的是好福氣,快快收拾帳篷裝備,一面吃紅糖稀飯一面欣賞日出雲海。同時望見鞍部叉路出現七位重裝身影,漸漸往主峰移動,好巧,是三天前在佳陽山相遇的隊伍。對方問:『你們幾位?』媽咪回答:『五位。』家瑋插話:『錯!我們是反胃!』引起一陣大笑,相談之下,她們竟是媽咪的學弟妹,準備由三六九下山啦。

雪山南峰的岩壁猙獰

 


七點二十分拍完全家福照片後向大哥哥大姐姐們道別,往志佳陽前進,里程碑標示到登山口12.5公里 。一路都是下坡,沿途是被火紋身的香青林,在濃霧中顯得一股蕭瑟悽涼的景色。過了雪山南峰猙獰的岩壁,我們順著司界蘭溪向下走,溪的兩邊都是陡峭的樹林,時而攀岩下切入溪中、時而走在陡峭的樹林內,溪谷和樹林的景色迥異,家瑋說好像天堂與地獄兩種分界喔。



志佳陽的冷杉林和雪山黑森林一樣



從雪山山莊遺址開始,步道比較平緩好走,四周為冷杉森林,就像是三六九到圈谷之間的黑森林一模一樣。接下來是箭竹林步道,經砍除清理後的步道成了寬廣好走的康莊大道,完全沒有障礙,只可惜有濃霧,否則能眺望大小劍稜線。媽咪解說志佳陽三角點不在最高峰而是在基點峰,家成詢問什麼是基點峰,家齊妙語回答:『就是要積滿紅利點數才能登頂的山峰嘛!』是啊,中午十二點,我們在志佳陽山頂累積50座百岳紀錄的點數,爸爸說下山後要請我們喝舒跑耶!



於志佳陽大山累積50座百岳 


才離開志佳陽三角點就望見瓢簞池與山屋,爸爸擔心昨天那種連續大雨,又擔心一天連續下坡12.5公里 、從高度3886M 下到登山口1700M ,大家會吃不消,決定在山屋住一晚,說實在,我們快接近斷糧了,幸好在山屋找到白米與糖,幫助我們度過今天晚餐。山屋很小但能遮風避雨,可惜四周的垃圾破壞了美麗的草原景觀,爸媽與家成整理環境,家齊和家瑋負責取水、清洗黑鍋。

十四點三十分吃過熱騰騰的麵,小朋友們在水池邊捉瓢蟲和金龜子、爸爸睡午覺、媽咪寫日誌,明天要下山了,好輕鬆啊,我們的第一個暑假作業就要結束了。

濃霧中家瑋手捧著一塊石頭望著瓢簞池水面,嘴巴唸出一些莫名又沒關連的語詞,這樣的場景和氣氛好像在占卜預言,家成將這些語詞解讀成一句句的話語,並將話語串聯成一個虛擬歷史故事,真佩服小朋友的想像力,即使下大雨躲在山屋,還是可以繼續編織故事。雖說接近斷糧,晚餐後還有仙楂橙皮洛神花茶當點心,喝的很過癮,夜裡頻頻起床上廁所。 


D8:瓢簞山屋環山部落 


天將亮,山屋外的雲海好美,這是登山者最大的視覺享受。瓢簞山莊位於7.3K、高度3100M ,今天我們要下坡約5公里 的路程到登山口,爸爸為了避免小朋友們下坡路直直向前衝,特別走在前方控制速度,小朋友們一面下坡一面講故事、討論哈利波特,一點都不會累,媽咪則在最後、忍痛著一跛跛的跟隨。四周的景色從草原坡進入二葉松樹林,六點經過6K的賽良久營地,對該營地的地名非常好奇,難道是泰雅族的發音?


司界蘭溪的特殊步道 


八點十分經過3K的司界蘭溪(志佳陽四號橋),好想下水洗腳洗臉,九天沒有洗澡了,汗臭加上淋雨沒乾的霉味,會嚇壞文明人的。沿著大甲溪特製的步道向下游步行,經過高麗菜園和松柏農場的果園,0.9K處一群工人正在採收黃金李,於是購買一些邊走邊吃。



環山部落的特產:黃金李 


九點五十分通過0K的司界蘭溪吊橋,計劃沿著水泥產業道路走到環山部落坐公車,在山上有風有霧感覺冷冷的,回到山下被太陽晒得不知往哪裡逃,這水泥產業道路走起來真不自在。我們運氣很好,途中遇到一輛運水果的鐵牛空車,願意讓我們搭便車,哇!這是我們第一次坐鐵牛車,好新鮮喔!鐵牛車經過環山部落街道,路人對我們投以好奇的眼光,部落街道有莫那魯道的雕像裝飾品,典型的泰雅族原住民部落。


十點二十分鐵牛車將我們送達台 七甲 公路環山路口的國光號站牌,正在雜貨店卸貨的叔叔看見我們的大背包,好奇的湊過來:『你們是去爬山嗎?爬哪裡?背包有多重?你們是一家人嗎?好幸福、好令人羨慕啊!』媽咪代表回答相關問題,爸爸去探公車的時間,卸貨的叔叔非常熱心的道:『你們等我,等我卸貨完成載你們,不必等公車啦!這裡有李子,早上剛摘的,你們每人拿幾個吃吧!』鄉下的人情味果然濃厚。

我們在國光號站牌下排排坐,手捧著便當,是餓壞了嗎?狼吞虎嚥的嚇壞了前來雜貨店購物的遊客!貨車叔叔因為清點貨物要花時間,向我們抱歉短時間內不能動身,正巧剛才開鐵牛車的叔叔騎著機車來購物,爸爸於是再次麻煩叔叔騎機車載爸爸到台 七甲66K的松茂路口,爸爸步行去開車。就這樣,約十四點坐上爸爸的車、向貨車叔叔道別,完成了第一個暑假作業囉。


在車上,爸媽與我們檢討這次的行程,咸認為登山的第一、二天是適應高地的過度期,不應按照一般社團的行程計畫,而該採循序漸進的方式,例如:D1登山口推論池、D2推論池油婆蘭老伍營地,這樣的安排較適合我們、比較不會出現高山症。爸爸責怪媽咪已不算登山新手,竟然攜帶不適的裝備害自己在雪北淋濕身體,很不應該,要立即汰換失去防水功能的雨具,這是攸關生命安全的。再者,小朋友都長大了,這回分攤一些公共糧食或裝備的重量,相對的,食量也變大了,這次的糧食剛剛好,下回必須增加備糧的量以防萬一。我們這次能累積到50座百岳的紀錄,自己也感到意外;在出發前,媽咪一直給予我們心理建設:已經超過45座百岳了,如果要突破自己的紀錄繼續登山,心理要有所準備,接下來的行程一定會愈來愈困難,不會再有一日單攻往返的簡單行程了,要挑戰困難度的山路,就要自我充實、自我訓練、自我提升,包含對裝備的認識與運用、對環境與活動的了解與尊敬的態度等等,剛聽到覺得壓力好大啊!但是經過雪山大小劍的歷練,爸爸和媽咪說的一點都沒錯,我們要再加油!


我們要自我充實和自我提升 


 

雪山大小劍D0~D4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08/11/d0-d4.html

雪山大小劍D5~D8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2/02/d5d8.html


蟑螂與阿諾的話


爸爸媽媽因為山林而結緣,喜愛大自然不矯情、不做做的外在與內涵,欣賞大自然動靜變化的率真,欽佩大自然寬廣包容的氣魄,所以也希望妳們一同投入她的懷抱。


在登山的過程中,妳們不只一次大聲抱怨和發牢騷:『為什麼一定要攻到山頂?為什麼不能中途就回頭?為什麼要出門來爬山受苦?』但是一旦登上三角點,卻又矛盾的歡天喜地。試著想一想:我們能站在山頂多久?十分鐘拍張紀念照?或是三十分鐘吃點心補充體力?站在山頂固然欣喜若狂,但是我們卻不能永遠站在山頂上,為了這短暫的十分鐘或三十分鐘的喜悅,我們要花兩三天的辛苦爬坡,要忍受對高山氣壓變化的不適應,要克服無數的危險斷崖與有毒植物,要對抗烈日與風雨,要面對自己意志力的矛盾與掙扎。因此爬山重要的不在於登上山頂,而是在於登山的學習過程,我們是不是盡力克服了路途中的每一個困難;要登的山是否為台灣百岳或是山頂有無三角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一個努力的目標、有沒有決心堅持到底。能夠志勇雙全、化險為夷、堅持到底的人,就能體驗到登山過程的美妙。


站在山頂時,那種征服成功與傲視群峰的興奮固然可喜,但是我們不可能永遠站在山頂,就好像我們不可能永遠處於人生的高潮;要從這一座山頭前往另一座山頂,要下切到鞍部,甚至回歸平地尋找另一個登山口,就好像我們必定會遇到人生的低潮或者要嘗試修正為另一個新的觀念和態度。爸爸媽媽希望妳們在登山的過程中學習如何面對困難、如何排解痛苦、如何欣賞週遭的美麗,將這些心得運用在人生的每一件事情上。


登上三角點,歡天喜地



要克服無數的危險斷崖



學習如何欣賞週遭的美麗


其實,什麼休閒活動都有它潛藏的危險性,登山的危險性可能起因於天候、地形、體能與心態,前兩者我們無法控制但是可以配合的,而後者則是靠我們平常的鍛鍊與正確的學習之後能夠完全掌握的。出門前,爸爸媽媽必須花很多功夫詳細規劃,考量當時的天候與過程的地形變化、衡量妳們的體能與技巧、克服時間與其他人為的因素,背負著沉重的行囊帶著妳們一步一步的向前走,週遭親友的指責與全家人的安全壓力更甚於肩上的大背包,然而妳們在每一段路的堅毅表現與每一年的成長茁壯,是爸爸媽媽心裡最大的安慰與支持。


靠我們平常的鍛鍊與正確的學習


什麼事情都有正反兩種意義,而有所得也必定有所失。在這種餐風露宿的野營活動中,我們當然配不上精緻的美食與華麗的服飾,也享受不到各種科技產品的樂趣。當別人在興奮地參加聖誕晚會時,我們卻正在關山上摸黑找營地;當大家正圍著佳餚欣賞除夕夜特別節目時,我們卻擠在小小的帳篷裡擔心外頭的風雨;當同學們七嘴八舌聊起偶像歌手或網路遊戲之類的話題,我們一無所知;當同年紀的小朋友開心的抱著芭比娃娃時,我們只能選擇背包與黑鍋。爸媽似乎強勢不講理,剝奪了妳們部分的休閒時間、安排累人的體能操練、軟硬兼施地拖著妳們餐風露宿,或許是爸媽太過於強調自然環境的訓練比物質的生活教育重要,而完全忽略了小小的玩具也有它存在的意義。但是,爸媽仍然認為自然環境的訓練影響比較深遠,因此在有限的歲月與體能中引領妳們踏穩每一腳步,希望妳們能漸漸體會其中的道理。



只能選擇背包與黑鍋



在有限的歲月與體能中,引領你們踏穩每一腳步



大地是我們的遊樂場


爸媽將這本紀錄傳給每位家人,它並沒有完結,它要靠妳們繼續延伸與創作。我們曾一起歷經滄桑踏下這些足跡,我們曾一起留下這些酸甜苦辣的回憶,期待有一天,由妳們帶領爸媽再度尋訪我們的足跡,向爸媽介紹妳們的新發現。



期待有一天,由妳們帶領爸媽再度尋訪我們的足跡



腳都起水泡了,還要走



頭痛.想吐.吃不下



滿臉的鼻涕,哭也沒用



我們像雙胞胎



我們是天生一對



我們是閃亮三姐妹


2024.0526 虎尾科大/鐵人三項

  蟑螂家族分隔北、中、南三地,除了年節、一年當中唯一歡聚在一起的重要日子就屬每年五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的【虎尾科技大學鐵人三項】活動。 2024 年 5 月 26 日雖然下著雨,今年不會脫皮啦!但是紫外線仍然在我們身上留下了鐵人印記。每年的這一天,我們一起歡樂玩賽、相互檢測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