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曾經在不同的國度或城市出生、成長,阿諾得以接觸與認識到不同的文化差異,很幸福的擁有不同的經驗。就簡單的早餐而言,差異性就很大。
幼童的時候,在緬甸仰光,當地人頭頂著各式點心沿街叫賣,媽媽自隔壁的印度料理店買回一壺奶茶,伸手招來頭頂點心的小販,我們就坐在門口,喝奶茶配點心,而這些點心都是使用香蕉葉當容器的,當然我們也是像當地人一樣用手「抓」著吃、沒有碗或筷子的。印象中,緬甸的人一整天都坐在門口喝奶茶、聊天吃點心,沒有特定的「早餐時間」。
六歲移民台灣,住在台北的中和,附近眷村的早餐店賣的是燒餅油條和豆漿,熱熱的燒餅油條是用紙張包著,而且,可不是像緬甸全天候營業的。二十歳,離開台北到台南求學,發現要找一家賣燒餅油條的店可不容易,但是,賣粽子的店家可比比皆是,原來台南人早餐吃菜粽配味噌湯。
為了六月份的誠品專欄【城市散步美味劇場】之十四,專欄作家約阿諾早上六點出門,為著吃成功路的「明和菜粽」,據說,這家老字號的菜粽店每日限量供應,早上六點半就賣完了。赫!這和緬甸的營業時間差太多了!
為了爭取時間,阿諾捨棄平日的交通工具「腳踏車」,坐上作家的摩托車直奔成功路,來到店門口,赫然看見門口紅色的立型看板寫著「賣完了」三個大字,這…這麼搶手?作家一副老神在在的笑著,原來,作家已經預約好了,老闆特定為我們預留、別擔心。
使用月桃葉包的菜粽帶著特殊的香味,阿諾曾經聽過導覽解釋,早期台南人多從事需要消耗體能的粗活勞力工作,早餐吃粽子才能吃得飽又「凍」得久,但是吃粽子容易腹脹、不舒服,月桃葉的某種成分正好具備解腹脹的功效,真是一舉兩得。
成功路上的菜粽和肉粽店密度之高,讓阿諾大開眼界,這應該和原來的德慶溪區位具備密切關聯性。總之,台南人吃菜粽,就如同外省人吃饅頭燒餅,但是,定居台南二十年,阿諾仍然想念沿街叫賣的緬甸小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