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

什麼「基測」、「學測」、「統測」、「指考」?什麼又是「申請」、「甄試」、「分發」?搞得一頭霧水,真的要「玩」過一次,才了解真正的程序。

國中畢業前,阿諾才了解台灣的「聯考」制度,知道在台灣要通過考試才能唸高中、上大學。小強的國中畢業前,阿諾總算認識「基測」是什麼,明白「第一次基測」和「第二次基測」的意義。幾個月前,家成帶回好幾種考試簡章,我看得霧煞煞,直到最近,家成在準備申請大學的書審資料,阿諾才知道考試制度的前後關係,這麼複雜,若不是孩子恰好在這個階段,否則絕對搞不通。

一月底的「學測」主要是給唸普通高中的學生參加的測驗,考試科目為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五個領域。四月底的「統測」則是設計給唸高職的學生所作測驗,考試的科目著重在各類的「專業」領域。至於「指考」,阿諾沒興趣搞懂,因為,不希望孩子們被這些惱人的考試困住,無論成績理不理想,不會讓小強參加「第二次基測」或「指考」,除非孩子自己有強烈的意願參加考試,否則,實在不應該將美好又難得的暑假花在無趣的考試身上。

家成唸高職的綜合高中應用外語學程,將升學考試重心放在四月底的「統測」,另一種想法,想要跳脫外語、嘗試比較有興趣的學科,於是,同時報名一月份的「學測」考試。就學科能力分析,選擇唸高職的人參加「學測」考試是比較吃虧的,普通高中的人拼了三年準備學科測驗,高職的學生繞了一大圈、花時間在專業科目,相對會比較不擅長「學測」考試科目。

為了讓阿諾快速了解各種考試,以及考試之後的繁瑣申請流程,家成綜合全部的簡章,採列表和圖示的方式,特別整理出相互關聯性,阿諾才明瞭「學測」的成績可以申請軍校、大學和科大,而每個學校和科系的加權計算標準不一,只要成績達到標準,完全沒有類組或學程的藩籬。

家成「學測」考試成績屬於中等,阿諾和家成花了很多時間計算、研究、討論,決定採取比較保守的想法,申請了七個和興趣接近的科系,即所謂的「第一階段篩選」,僅就「學測成績」進行加權計算和篩選。通過「第一階段篩選」,考生可以決定是否再參加該科系的「第二階段甄試」,包含書面審查、面試或技能考試等。

「第一階段篩選」的放榜時間和「第二階段甄試」報名時限,相距不過五天,如果等到放榜才開始準備書審資料,絕對來不及。基於「有備無患」的想法,連續兩星期,家成幾乎天天為準備書審資料忙到深夜。家成向來是個做事有想法、有條理的孩子,在學校 向 老師借閱學長姐的書審資料參考,早就盤算好自己的內容,從擬提綱、打字、掃描、編排、配圖,進行的很有效率。阿諾看著家成積極的做事態度,感到欣慰,適時的協助校對、提供插圖的意見、解決電腦編輯的障礙。


家成曾經多次因為在校的成績不理想,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同,而喪失繼續升學的動力然而,在統整自己的書審資料,看見三年來累積的研習和參加活動的證書、獎狀,加上自己經歷的簡介和相片,覺得好有成就感,向阿諾要求:「不管有沒有通過篩選,都要印一本自己留著當紀念。」看著家成全心投入準備書審資料的專注神情,覺得她就像一隻即將展翅飛翔的小鳥,內心竟然產生一種捨不得、矛盾的心理,希望她飛得高、飛得好,卻又矛盾得希望她不要飛離開。

三月底,各科系「第一階段篩選」的結果陸續放榜,家成通過了五個篩選,信心大增;平心而論,該篩選的標準比統測或指考的登記分發綠取門檻稍低,重心放在「第二階段甄試」決定招生人選。家成是個貼心的孩子,蒐集、比較了這些學校的學雜費、住宿和交通等各項費用,比較了各科系的必修和選修課程,和阿諾討論、決定報名三個科系的「第二階段甄試」,幸好提前完成書審資料,才能如此充裕的考慮和選擇。這件事整個過程,家成讓阿諾學會了「學測」的流程,認識教育部訂定「第一階段篩選」與「第二階段甄試」的用意。

報名「第二階段甄試」,同時接獲好消息上學期末的英文創意專題小論文,代表學校參加100年外語群全國高職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獲得論文類「複賽」優勝,希望這好消息對於甄試有加成的功效。家成在自傳內容中寫下自己的座右銘:「生活和求學就像在登山,有上坡、也有下坡,有斷崖、也有草原,唯有堅持到底,就可能登頂成功。」雖然捨不得妳飛離開鳥巢,希望妳飛得高、飛得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4.1025 馬里山溪

 【 2024.1025 馬里山溪】舊雲山林道進 - 新林道出 ( 一 ) 時間: 2024 年 10 月 25 日~ 10 月 28 日 ( 二 ) 地點:番里山 (1210m) 、馬里山溪 (750m) ( 三 ) 成員:蟑螂、阿諾、小蟑螂家瑋 ( 四 )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