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成大的大一新生,一定都參加過學長姐帶領的「古蹟巡禮」活動,不僅認識台南的街道、古蹟,更吸引人的是,沿路品嘗府城的小吃,「小南碗稞」、「小南米糕」等代表性的在地美食稱號,就是在當時烙印在阿諾的腦子裡。
為什麼會冠上「小南」的稱號呢?和區位和地名有著甚麼樣的關聯?原來,這些小吃店都曾經活躍於府城古城牆的『小南門』附近,而古早古早之前,『小南門』位於南大附小旁的開山路上。七月份的誠品月刊【城市散步美味劇場】專欄,介紹『小南門』遺址附近的人文和美食。
年齡六十歲以上的伯伯嬸嬸們,談起『小南門』的小吃攤,總憶起很多往事,愈聊愈起勁。他們說,這些小吃攤最早是聚集在東門路、府前路、北門路所交叉的東門圓環,為了興建東門圓環,小吃攤遂移到『小南門』遺址附近的南大附小圍牆邊,沿著開山路一字排開,形成頗具規模的「小吃街」,當時『小南門』早被拆掉了。三十多年前,市政府為了整頓市容、拓寬開山路,這些小吃攤便不再聚集,分散各地設立店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