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3 曬肉.消脂

二月份的馬拉松賽事多因為肺炎疫情而取消或延期,三月份即將開始鐵人三項的賽事,蟑螂老貝趁著好天氣參加「277自轉車團隊」舉辦的團練活動,曬一曬肌肉,順道消除身上多餘的贅肉。


休息了一個冬天沒有下水游泳,今年第一次下水,還沒有找到呼吸的節奏,游泳項目比較辛苦。單車項目比不上年輕人的飆速與大膽,跑步項目則是老蟑螂耐力的強項。

好天氣,與年輕人一起練習,吸收新觀念,也為38日的鐵人三項熱身。



2020.0216 高樹/馬拉松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告將「武漢肺炎」正式命名為「COVID-19」,台灣與中國一世紀以來的恩怨情仇,還是喜歡將這「COVID-19(可惡的19)稱為「武漢肺炎」。無論名稱為何,這個從實驗室製造出的新冠狀病毒,已經造成世界性的問題,從健康衛生問題,衍生出經濟、政治、人性等多層面的震撼。連戶外的運動活動,也相繼被取消或延期。

高樹的這一場馬拉松,算是難得「照常舉辦」的賽事,主辦單位如臨大敵,增加了許多的人力與防範準備,例如:通過每一個補給站之前,工作人員要求跑者手部消毒,再吃東西;工作人員預先將補給食物用小塑膠袋分裝,避免直接取用、交叉傳染的機會。跑友們則是把握難得一場沒被取消的正式賽事,痛快的運動、歡樂的吃喝,大家都得體諒病毒防疫期間的不容易。

賽道經過高樹區的村落,每一個村都提供熱情的加油與在地的水果點心招呼選手,沿途欣賞藍天映照的大武山區的稜線與綿延寬廣的鳳梨田,輕航機與滑翔翼是提供漫長賽道的小驚喜。雖然接近中午的酷曬天氣讓選手們跑得厭世、提不起速度,最終仍能通過考驗,歡喜完賽。據研究,超過攝氏30度的環境可抑制新冠狀病毒的生存,期待天氣漸漸好轉,有效控制疫情。


高樹有個很特別客家村莊,名為「大路關」,經查詢得知,大路關地名的由來其實是北排灣族,或魯凱族Taraguang社的音譯地名。乾隆年間,廣東梅縣先民到此開墾,為了擴張耕地經常與原住民起衝突。1855年(清咸豐年間), 口社溪河水氾濫,河道改變,原本河道在加蚋埔與大路關之間,此次河水改道由大路關庄中間流過,造成大路關庄分庄,分庄後,原大路關居民一部分移居河岸北側(今廣福村)稱舊大路關或老大路關,另有鍾思朗率領十三戶人家移居河岸南側(今廣興村)稱新大路關,又名坪頂。

清同治十三年,清朝政府為了開山撫番而開鑿「南路」,由加蚋埔(今泰山村)啟工,經由大路關、口社、德文社,準備循著台灣登山界早期所走的「小鬼湖越嶺路」,經過中央山脈主脊上的知本主山北鞍、八迪池(小鬼湖),東下知本溫泉。而舊大路關便是南路的起點,而路之開鑿並不順利,據說開鑿至德文社就遭遇原住民的強烈抵抗清政府開路,不得已只好放棄,改由來義入山。

大路關被先民開墾為客家村落,建造大型「石獅公」作為鎮風、止煞、擋雨並祈求五穀豐收,發展出一個非常特殊的文化信仰。目前,大路關的石獅公有三座,依建造年代分別稱為:獅老大(1777)、獅老二(1918)、獅老三(1965)。獅老大被口社溪洪泥掩埋又被尋找挖出的過程故事相當有趣,我們對於兩百多年前的工程技術能夠建造如此巨大的石獅,更是欽佩不已。

阿諾老咩這幾年經常跟隨蟑螂老貝從事田野與除草工作,馬拉松活動結束,恰巧路過高樹市區的打鐵店,老貝挑選一組輕巧銳利的刀,說是送給老咩帶上山砍草開路,這種「禮物」真是酷!



元宵追蜂炮

元宵節適逢週六,但是家成和家瑋不克來回奔波,老貝和家齊周六也要加班,等候收工與晚餐後,加上老咩驅車前往鹽水追炮城。

三個人全副武裝跟著驕班隊伍,衝在前線感受萬炮齊發的魅力。去年初體驗有點害怕,躲在老貝後面;今年家齊的膽子變大,選擇站在前線保護老咩,但是好像沒有被打中的感覺,不像去年的「刺激」,或許是有了心理準備,少了驚喜吧。倒是,今年站在第一線好好欣賞炮城的煙火秀,美麗璀璨的圖案變化,讓人歡欣鼓舞。在當前「新冠狀病毒」防疫期間,很多大型活動都取消了,鹽水蜂炮如期舉辦,眾人聚集與神明一起感受煙火的聲光,祈求國泰民安,所有的疫情或不安速速散去。


2020.0127 萬山岩雕 巡禮

萬山岩雕巡禮

時間:2020127日~131

成員:蟑螂老貝、阿諾老咩、小強一號、小強二號

地點:孤巴察峨岩雕(1340m)、莎娜奇勒娥岩雕(1220m) 

行程:

D1:台南-多納-馬里山溪匯流口

D2:匯流口-第一營地-祖布里里-第二營地

D3:營地-往返孤巴察峨-萬山青年會營地

D4:營地-往返莎娜奇勒娥-濁口溪

D5:濁口溪-多納-美濃

小的時候,聽老咩講很多與台灣原住民相關的傳說故事,在後來的登山旅程,也逐年的走訪了故事的發生地點,去年完成了大鬼湖的願望,今年老咩強力推薦「萬山岩雕」,與魯凱族的傳說故事《吃蛇的女人》相關。魯凱族的拉巴烏賴貴族家祖先娶了外族(一說:布農族)拉達烏龍安家女子為妻。妻子在做飯時都會吹口哨招來百步蛇,並將蛇烹煮進食,由於百步蛇是祖靈的象徵,女子的行為被家人發現後被放逐。她在臨行時與丈夫約定在祖布里里和孤巴察峨的大石處相見,但其丈夫始終未出現。在等待的過程,女人便在石頭上作畫而留下了圖案。萬山族人直接用「孤巴察峨」作為傳說故事名稱,意為「編織,石頭上的花紋」。

過年前,因為中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而且快速擴散,台灣防疫作戰,口罩缺貨。蟑螂家族到山上「脫褲走」(台語),不會被限量買口罩。 


1/27D1:台南-多納-馬里山溪匯流口

將裝備一一放上得利卡,05:00離開台南,經過美濃、茂林,老貝敘說風災之後的山川與道路的變化。通過多納橋,老咩指著曲流與蛇頭和龍頭兩座小山頭,說明龍蛇大戰的故事,龍頭山背脊規劃為小長城步道。

從大馬路轉入產業道路,07:30抵達一處被稱為紅塵峽谷的平台,高度292M,莫拉克風災之後地形丕變,紅塵峽谷的觀光景點也跟著消逝。老貝的得利卡無法走河床前進,於是停車整裝,準備重裝步行進入。


沿著河床向上游步行才走不到200公尺,就遇到深潭與陡直岩壁,不得不脫掉鞋襪、脫掉長褲準備涉溪,老貝先嘗試橫渡確認安全,我們依序跟著通過,水深及膝、除了中央地帶的水流較強,沒有危險性。擦乾了腳,穿上長褲與鞋襪,走不到50公尺,又遇上橫渡地形。全長13公里的河床,如果一直這樣穿穿脫脫,相當耗時,索性穿著短褲、老貝穿內褲走路了,名副其實的「脫褲走」(台語)。若不是河床的石頭銳利刺腳,非得穿鞋襪保護腳,還真想打赤腳哩。穿著短褲、揹著重裝健行,這景象十分滑稽,老咩戲稱我們是「蟑螂內褲隊」,家齊附和道:「一個是四角褲、一個是三角褲、一個丁字褲。」老咩笑:「你是『沒穿褲』!」


08:15通過溫泉溪匯流口,又要脫鞋襪涉水,高度295M。橫渡過溪穿上鞋襪準備上路時,聽到噗噗的聲響,原來是吉普車隊,浩浩蕩蕩的載著行李準備前往萬山溫泉露營。我們等候車隊遠離和油煙味消散,才扛起重裝繼續前進。

河床地面,除了長長的車痕,還有零星交錯的鞋印,家成驚喜發現鳥類與山羌的腳印,更有被壓扁的青蛙屍體,用相機記錄下來。兩旁的山區一定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夜間下來溪邊喝水留下的腳印,莫怪清晨和夜晚會聽到獵槍的聲響。


剛開始對於脫鞋襪渡溪覺得麻煩和無奈,到後來已經完全認命,而且動作愈來愈熟練,遇到橫渡點,不再猶豫也不需要指令,主動迅速的完成各項動作。

12:08坐在溪邊啃行動糧,兩位重裝年輕朋友超越我們,預計由萬山神池縱走大小鬼湖,哇!要花兩週的時間啊,已預先將車子停放在阿禮,今早由陳文祥阿貝載到多納的。家成啃著麵包說:「那位姓黃的高個兒好像『雪羊』喔?」老咩也看過《雪羊視界》網站的文章,沒有見過本人。

望見遠處一座廢棄的吊橋,13:30定位確認為吉田溪吊橋,與萬山吊橋連成一線即為警備道的路線,也是內本鹿的一部分。中午的陽光照得暖烘烘的,蟑螂內褲隊已經完全習慣溪水的涼爽與河床溫熱的溫度落差。14:00又聽見噗噗的引擎聲響,是另一吉普車隊回程,如此頻繁的車隊進出,可見得濁口溪寬廣河床是吉普車的天堂。

17:00通過馬里山溪匯流口,高度446M,濁口溪的水量明顯變小。沿著馬里山溪向上游前進找營地,15分鐘後選定一處上方河階地紮營(223550, 2538146),高度447M。老貝鋸兩段樹幹做為架設主繩,家齊砍草供老咩鋪設營地,家成取水準備煮飯。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建設營地與晚餐,以及飯後的喝茶與刷牙,今晚沒有風不會冷,20:00躺平。老貝到溪邊梳洗,望見上游約100公尺的河床有營火的煙霧,應該是那兩位年輕朋友的紮營。喝茶的關係吧,21:30大伙都起身上廁所,算是中場休息。天空沒有星星,夜晚下起陣陣小雨。 


1/28D2:匯流口-第一營地-祖布里里-第二營地

04:30鬧鐘叫醒大家,整裝後06:00天色未亮,點著頭燈向上游出發,走個100公尺就得脫鞋襪和長褲涉水渡溪,莫怪老咩昨天建議把全部的涉溪都過完再紮營,才不需要穿穿脫脫。

橫渡後,天微亮,河床上有一小頂的天幕營帳,應該是兩位年輕朋友的。

重新著裝完成,繼續向上游前進,06:20踩過舊萬山吊橋損壞橫躺在河床的鋼索,續往北前進,老咩覺得不太對勁,登山口應該在吊橋南邊,我們看看旁邊的山壁的陡峭趨勢:「怎麼可能?」。老咩檢查航跡,確認走過頭,全員折返,依據經驗在一處相對比較不陡的小山壁找到一條細繩,確認登山口,高度462M。老貝稱讚老咩警覺性很高,而且操作ORUXMAPS愈來愈熟練。

裝滿行動水後06:50沿著細繩向上爬升,半小時後接上警備道,高度543M,但是警備道路基崩壞無法通行,穿越樹林續向上攀升。樹林中散布許多小小的石板屋遺跡與一層層的階梯狀開墾地,應該是舊萬山部落的耕地。

07:50準備走出樹林,天空下起小雨,於是穿上雨衣,高度672M。半小時登上稜線,高度792M,現場兩條廢棄的鋼索。步行到稜線南端,展望溪谷與小山頭。補充行動糧後,續爬升,09:50通過寬稜線越嶺,高度928M,從登山口一路上來,都沒有登山路標指引,豐厚的落葉與枯枝掩蓋路基,隱約分辨得出步道與獸徑,不至於走錯路。


越嶺後橫切再向下穿越草叢與崩塌的亂石,為了確保回程路徑正確,家齊和家成沿途加強疊石記號。11:10抵達溪床,上游的濁口溪河床巨石林立,與下游的寬廣景觀完全不同,循著右岸向上游避開巨石找尋適合的路徑。

雨勢雖然不大,下下停停的,12:00選定一座大石頭底下避雨吃午餐,高度807M,老貝向前探探路況,認為河床不太好走。老咩檢視航跡資料,營地與路徑偏向上方河階,建議在第一營地紮營,採輕裝方式往返岩雕。老貝對於路況沒有把握,建議重裝前往第二營地。於是,老咩依據航跡指示方向與距離,老貝找尋避開巨石與障礙的安全上溯路徑,克服河床大小交錯的石頭,通過障礙。我們用力跨過或是翻越的巨石,老咩腿短被卡住上下不得,靠家成和家齊救援。


13:30在匯流口附近渡溪849M,從左岸向上陡升,通過雨量計平台,再向上爬升,14:10見到一座岩雕解說牌,與紅塵峽谷登山口的內容一樣,定位確認為「祖布里里」,高度935M,於是卸下重裝,分頭仔細觀看旁邊的幾座大石頭,除了點狀紋路、看不出明顯圖案。在定位點周圍繞了幾圈,也察看了其他幾座大石頭,仍不敢確定。老咩再度引用《吃蛇的女人》傳說故事,認為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緣分不到,可能我們的慧根不夠,所以看不出來,希望多看幾處岩雕了解圖案的型態。其實,依據學者的解讀,這些點狀的小洞「狀似腳印的圖案」,象徵為前進的腳步,意味族群遷移的紀錄。

老貝卻有另一番詮釋:獵人們上山打獵,白天時間無聊,就用工具在獵寮附近的石頭上摳摳摳,就摳出一個國定考古遺址啦!老貝說得一派輕鬆,缺少了故事性與神秘感,連國定遺址的價值性都沒了,但是不無道理。依據學者紀錄萬山耆老的訪談,曾解釋「孤巴察峨」是傳統獵區之一,並非萬山部落人人都會到此區狩獵,也只有前往打獵的人才會在這些地點短暫停留休息。因此,可以合理推斷岩雕圖案與獵人有關。總之,在岩雕的年代和圖案意涵尚未獲得科學印證之前,一切都是推論的啦。

老貝認為岩雕是獵人打發時間的傑作,同理,台南的安平樹屋」則是麻雀的作品囉!麻雀無聊,跑到倉庫的屋頂停留便便,幾十年後就變成了「市定古蹟」啦!其實也沒有說錯,當時的一顆種子怎會料想日後會演變成古蹟的一部分哩。


沒有明確結論,扛起重裝連續陡上,15:00通過和緩的坡地,高度1091M,坡地遍佈石板屋與耕地遺跡,這些石板屋的格局小又不密集,不是家屋,應該屬於耕地旁邊的「工寮」。

越嶺後坡度緩緩下降,再度出現岩雕解說牌,抬頭看見樹幹上一台固定式攝影機,順著攝影機鏡頭找到一座大石頭,定位確認為「大軋拉烏」。依此推測,每一處岩雕應該都有解說牌和攝影機,找到攝影機就可以找到岩雕啦。阿齊蹲坐在石頭對向吃點心,眼睛盯著石頭表面說:「那些圖案好像烤肉串喔!」阿齊你餓了嗎?仔細摸索,真有稜形圖案一個連著一個,就是學者圖解的百步蛇圖案。另外裂痕與青苔交錯的圖案不明顯,有學者解讀為大格狀裡面一個小人形,代表母親孕育新生命的過程。也有另一派學者說法:外星人駕著太空船降落當地,族人將看到的景象刻在石頭上,大框框就是太空船,人形帶著鋼盔、上面還有分叉的天線,就像美國太空人的裝扮。各種說法都很有趣味,期待證實。


停頓找石頭、摸索岩雕的圖案,前進的速度很慢。離開岩雕,開始陡下尋找營地,16:20接近溪床(226982, 2539304)高度1035M,溪床的腹地小,我們四人紮營綽綽有餘,但是不適合大型隊伍。我們一起架設外帳,砍草鋪床,取水煮飯。為了明天輕裝探訪「孤巴察峨」,老咩提供方向角度,老貝先探路找尋安全的過溪點,竟不小心滑落水。家成說:進入聖地要洗腳,老貝這是為了明天「孤巴察峨」的下水典禮。晚餐後喝茶補充身體的水分,19:00在小雨陪伴中漸漸入睡。


1/29D3:營地-往返孤巴察峨-萬山青年會營地

雖然不下雨,第二營地位於背陽面的溪床,比較潮濕,05:00起床整裝,只留下外帳風乾。06:20輕裝離開營地,過溪後向上陡升,老咩提示要爬升300公尺。同樣的沒有路標,但是路基清晰。

07:00仰望一座非常巨大的石頭,感覺接近岩雕,賓果!孤巴察娥,高度1340M,旁邊立著旗桿與紅色旗幟,是萬山青年會20162月留下的,包含竹掃把和噴水瓶等用具。家齊和老貝清理石塊上的枯葉,家成攝影,明顯的人頭和圓渦狀圖形一一顯現。就是這個!老咩興奮的大叫,這些經典的圖案,被普遍在網路流傳,也經常出現在魯凱族聚落的牌樓或牆面的彩繪,「孤巴察峨」是萬山岩雕的代表。老咩高喊:不虛此行了!


依據台灣史博館的資料,孤巴察娥的圓渦狀圖形數量最多,被魯凱族人視為「太陽紋」,象徵宇宙靈力。人像紋則寓意生命繁衍的巫術功能意象。杯狀紋是古老象徵符號,表示生命力與巫術功能。石頭凹洞經常積水就像湖泊,全身人像圖紋代表百步蛇湖神aididinga化身,高舉雙臂自湖泊升起伸向廣闊無際的宇宙。微曲雙腿兩側有蜷曲蛇紋、欄柵文及曲線紋,用生命之線與圓渦紋靈力緊密相連,並以杯狀符號加重其生命力和巫術意義,似乎描述著魯凱族「創世紀」的先祖自湖池雲霧中誕生的古老創生神話。


拍了許多影像,離開孤巴察峨,08:20回到營地,一面吃點心填補肚子一面收拾外帳,預計下午要嘗試莎娜奇勒娥,所以不能太混,08:45扛起重裝離開營地。

通過樹林與越嶺點,下坡時再次遇見兩位年輕朋友,他們昨天去探訪萬山舊部落花了很多時間,所以在第一營地過夜,沒有去莎娜奇勒娥;今天準備到第二營地取水後攀登萬頭蘭山。告知舊萬山部落的叉路就在鋼索稜線向南,就是我們展望溪谷的地點。

連續陡下後,10:30過溪回到右岸,沿著明顯的路徑緩升,11:10抵達寬廣的萬山青年會營地,高度848M。三隻黃喉貂受到驚嚇,分別散開跑到樹上。

營地現場留著許多外套、睡袋、黑鍋等物品,應該是大型隊伍作為紮營的基地,分別輕裝前往孤巴察峨和莎娜奇勒娥。完成架設天幕, 13:40三人輕裝離開營地前往莎娜奇勒娥。家齊自願留守營地,擬利用時間往溪底取水,又擔心錯過老貝回程,於是在地面用石頭排出「水」字,走兩步回頭,發現連自己也看不懂「水」字樣,又用樹枝排箭頭符號,還是不滿意。算了,老貝應該不會那麼快回來的。依據原路徑,往返兩次取水供晚餐使用,每次半小時。


營地上方的坡地樹林是一處規模很大的聚落,散佈著許多石板屋遺址。由於沒有路標,老貝循著舊的砍痕記號爬升,老咩一面核對航跡,確認前進的方向,穿越石板屋群後,高度1120M接上稜線繼續往北陡上。


稜線兩側的樹林由混合林轉為香杉純林,香杉是台灣珍貴樹種之一,純林應為人工造林所形成的。14:50通過稜線的小平台,高度1170M,散佈流籠頭配件與一段鐵軌,稜線西面更有警備道路跡,可證實為造林遺留的物件。


老咩檢查航跡,提醒再上升50公尺就準備向右橫切,高度1213M向東橫切,也出現類似警備道崩塌的路基,繼續橫切前進,路況愈來愈差,落葉和枯木完全掩蓋傾斜的山壁,看不見路基,又完全沒有路標,必須自行找尋橫切路線。對於這次入山以來完全沒有路標,猜想是萬山部落或是研究單位不希望古蹟遭到破壞,才刻意將路標完全拆除的,曾經有人為了拓印岩雕圖案,放火燒掉岩石表面的青苔,還使用塑膠劑翻模,嚴重破壞古蹟,很不應該。

橫切下降高度為1140M13:50面對連續崩壁,老貝尋找安全的路徑,以目前的速度推算,克服崩壁後下切到溪底又再爬升100公尺才能到達莎娜奇勒娥,沒有把握在天黑前回營,14:20決定撤退,隔天再試,今日回程加強砍痕記號。

15:30回到營地,家齊準備煮飯,老貝帶著現場遺留的釣竿前往溪底試試手氣,三隻黃喉貂搶食一隻死山羊,老貝也想去搶一隻羊腿,被我們反對。

天還沒暗,就完成晚餐與刷牙等動作,老咩燒水泡茶、老貝配茶點,阿齊不敢喝茶,擔心睡不著。為了隔天再度嘗試莎娜奇勒娥,18:00早早入睡,今晚不再下雨,天氣更暖和。 


1/30D4:營地-往返莎娜奇勒娥-濁口溪

依鬧鐘設定的04:00起身整裝,除了外帳、其他裝備打包完成,05:20輕裝出發。用頭燈搜尋老貝做的砍痕記號一路爬升,有了記號依據,速度比昨天快多了。

06:00登上稜線向北移動,半小時後通過流籠頭,再循著記號橫切,感謝昨天的探路,順利通過崩塌地後向下切到溪底,家齊補強疊石記號,便於回程辨識。

07:30過溪到左岸,高度1093M,在河階地尋找上切點,看見一條細繩,地面一組黑鍋,於是循線陡上。看似硬走出的路徑,土石鬆軟。上抵一處較平緩的坡地,依據前幾次的經驗,應該有獵寮,而岩雕也不遠了。果然,一間小小的石板獵寮被幾株樹根包夾,再向前100公尺出現解說牌和攝影機,賓果!07:50找到莎娜奇勒娥,高度1220M,老貝說:有家齊同行才找得到,昨天家齊留守,我們就失敗。

點狀的圖形非常抽象,研究指出抽象的圖形代表族群的成長、繁衍與分派。我們沒有慧根,看不出所以然。老咩提出疑問,在營地上方的聚落山坡地也有很多的石壁,為什麼不在聚落附近雕刻,而要遠離聚落留下這些圖形呢?這四處岩雕的區位與圖案之間有什麼相互關連嗎?萬山部落的先人為什麼不留下相關的口傳紀錄哩?老咩這些疑問只待研究團隊來解答吧。


回程由家齊帶頭,循著記號翻越稜線,穿過石板屋遺跡與樹林,10:40回到營地,驚見老貝的乾糧與塑膠袋散落一地,可惡的黃喉貂,竟敢鑽進老貝的大背包,啃咬袋子,連行動電源的袋子也被咬破,只怪老貝疏忽沒有扣背包。收拾黃喉貂散落的垃圾,打包外帳,11:05離開營地。從河床向上爬升,看見自己兩天前做的疊石記號,分外親切。


12:20通過越嶺點,卸下背包吃行動糧。由於黃喉貂的意外事件,我們得保守的進食。13:15回到鋼索的小山頭,前往展望的點,但是找不到往舊部落的路。13:40決定放棄舊萬山的巡禮,老貝提議下山泡溫泉,老咩提醒不要對萬山溫泉抱很大的期待,溫泉只是小小的泡腳池,明天我們涉溪回程,就要不斷地「泡腳」了。

14:35返抵馬里山溪床,重裝向北續行,準備前往萬山溫泉,才走100公尺,遠望前方河床,佈滿帳篷與車子,我們決議放棄溫泉計畫。折返回程,15:20通過馬里山溪匯流口,老貝撿到一塊長得像肉卻聞不出味道的怪東西。

繼續向下游走600公尺,脫鞋襪過溪,16:10選定紮營的溪床,明顯的風勢增強、溫度降低,家成協助老貝架設天幕,家齊取水煮飯,必須使用大背包和雨鞋多層擋風,爐火才不被吹熄。晚餐後,彎彎的月亮與星星在營帳上方愈來愈亮,我們輪流到河邊梳洗刷牙,準備就寢。

 

1/31D5:濁口溪-多納-美濃

05:00起身,溫度明顯降低而且風大,這就是所謂的「入冬以來最強的冷鋒」嗎?06:25脫下長褲與鞋襪,準備迎接一連串的涉水渡溪。踏入溪水竟感到溫溫的不會冰,反而陸地上的石頭凍得像冰塊。山谷中還曬不到陽光,穿短褲涉溪被風吹得鼻涕直流,打獵和電魚的原住民的吉普車經過,搖下車窗為我們的腿喊冷。


8:00終於接觸到短暫的陽光,吹著風仍然冷冷的。直到09:20坐在河床上曬太陽才感受回溫,吃著所剩不多的行動糧,家成和家齊將僅存奶粉和麥片沖泡溪水喝,真是徹底的斷糧啊。

天氣冷、皮膚乾燥,穿著短褲走路,小腿肚被雨鞋的開口不斷的摩擦,被磨出紅紅的一圈,破皮好痛。穿長褲嫌麻煩,穿短褲又會痛,真是兩難。


10:00經過吉田溪吊橋,像倒帶般一一回憶四天前的旅程,欣賞河床各式各樣的石頭,家齊眼尖看見一塊具備立體等高線的紋路,家成用相機記錄,老貝竟撿回家當紀念品。不知不覺走到最後一個橫渡點,14:50返抵紅塵峽谷,花了20分鐘整理裝備放上車,正式下山啦。驅車經過多納古戰場涼亭,是魯凱族反抗日本人的對戰地點。再經美濃市區晚餐,17:30抵達白兔阿姨的家,烤火並洗過熱水澡後,舒服的睡覺囉。



蟑螂家族跟著故事走進山林,也帶回我們自己的故事。




我們的足跡--前言

    ( 這段前言,原寫於 2003 年,為了作為部落格目錄並置頂,必須不斷更動該網誌的發布日期。 ) 登山﹑健行及露營是我家最平常的休閒活動,因為爸爸及媽媽愛好大自然又喜歡運動,因此我們姊妹從小就常跟著爸媽一同到野外『餐風露宿』。媽媽透露:當我們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就曾跟著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