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計時


        為了激勵考生「最後衝刺」,老師會在教室黑板上寫下距離大考的天數。當黑板上的數字從三位數降為兩位數,可能還沒有甚麼感覺,老師進一步要求學生在聯絡簿上,同步寫下倒數的日數,以及自己的大考目標。


        家瑋向來喜歡在聯絡簿上塗鴉,就算面對基測的倒數計時,也不改塗鴉的本性,用人體代替數字,偶而還加上對白哩,算是紓解壓力的小輕鬆吧!

        其實,在四月份,家瑋經由【免試入學方案】,已經通過「薦送」審核,取得高中入學許可,並且完成報到程序,可以不需要參加大考的。但是,家瑋仍希望參加「基測」,一則體驗大考、模擬三年後的「學測」考試,一則測驗一下自己的能力到底是否達到目標值。不僅參加晚自習,週六、週日也都留校自修,希望在最後關頭,能夠衝出好成績。

       當倒數計時從兩位數變為個位數,驚覺下周就要考試了,怎麼那麼快!再忍耐一下下,就快解脫了。 


特別的研討會


        無論以前還是上班族,或者離開職場之後的活動,阿諾都不太喜歡枯燥冗長、空泛不切實際的「研討會」,總覺得勞師動眾、得不到具體的行動執行力。然而,52627日兩天,在宜蘭高中所舉辦的【第14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倒讓我感到舒適和振奮。

                   

        本屆的研討會主題為【社區大學與低碳社會公私協力的願景與行動】,無論是研討的內容,或是活動的相關措施,都以「低碳」為訴求。承辦單位運用八八風災所吹毀的樟木,製成與會人員和工作人員的識別證,光是這個小小又普通的物件,就足夠讓人回味和珍惜了。校園內部的綠化造景與稻米娃娃,都是由當地綠色博覽會搬過來再利用的,尤其造型可愛的稻米娃娃,成為大家爭相合照的目標。採用當地的食材、參加的人都自備環保餐具、由社區大學的學員表演在地特色的晚會節目,處處都感受到宜蘭人的用心和「地方力」,是一場成功又具感染力的研討會。

                              

郭柏川紀念畫展

          「在一百一十一年以前,在台南的打棕街有一位小男孩出生了,

           配合目前正在立人國小兒童藝廊舉辦的【郭柏川紀念畫展】,台南社大「城市故事人」團隊,應邀前往展場,為立人國小低年級的小朋友,以「說」和「演」的混搭方式,介紹郭柏川藝術家的生平故事,故事就從111年前的台南打棕街開始

     

       阿諾也參與其中小小角色的演出,為了策畫和編排該表演,讓我有機會重新了解這位台南在地畫家的創作歷程和家庭生活,再次欣賞郭柏川的遺作,或者再度走訪公園路321巷的紀念館時,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郭柏川紀念畫展】的活動訊息請連結網站 http://www.kuobochuan.com/index.php/8-2012-01-08-09-40-55/19-2012-5-18-6-19


        「城市故事人」團隊的演出共四場,分別是522(星期二)

529(星期二)65(星期二)612(星期二),下午一點四十分至兩點二十分。在「說」和「演」故事之後,「城市故事人」團隊並設計了三個攻站遊戲,與郭柏川畫作相關聯的三個活動,帶領低年級小朋友在遊戲當中認識該藝術家的繪畫特性。

      

小當家的第二關

            所謂「餐飲學程」,除了學習傳統的中餐、西餐、烘焙等,還包含了現在流行「飲料調製」訓練課程。家齊去年考過「中餐」丙級檢定,今年一連串的檢定考試將從「飲料調製」開始。

            我們家鮮少外食,也不常喝飲料,對於飲料調製這方面不甚了解家裡除了果汁機,不具備調製飲料的任何設備。因此,根本無法在家實際操作,只能憑藉學校實習課的印象,在家「神遊」模擬練習。


      家齊抽到的考試題目為:冰奶泡紅茶(搖盪法)、冰葡萄柚綠茶(搖盪法)、冰檸檬香茅花茶(搖盪法)、水果賓治(直接注入法)、榛果咖啡冰沙(義式咖啡機、電動攪拌法)、蜂蜜檸檬汁(搖盪法)等共六種飲料。似乎屬於比較普遍性的飲料,沒有甚麼「麻煩步驟」,家齊事後說:「幸好沒有抽到【籤王】」。因此,三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內完成六種飲料的備料、調製、善後,應該是措措有餘吧!家齊考完當天,自己沒有十足的把握,認為做得不算完美。隔天接獲評定結果,通過檢定考試,取得飲料調製的丙級證照,可喜可賀可惜家裡沒有設備,沒有機會讓家齊「露」一手

虛線河道黃昏市


       高雄市有鹽埕區,台南市有鹽埕路,地名的由來,鐵定與當時的地景或地方特徵具密切關連。「鹽埕」意味當地具備「曬鹽」的環境條件,接近海邊、航運區位優越、日照和溫度適合,「食鹽」是民生重要必需品,因而,被稱為「鹽埕」的地方,絕對是當年重要的地方聚落。


                                  

      台南市南區的鹽埕路附近,是明清時期台灣重要的曬鹽和鹽業交易的樞紐地點,當年,曾設置港口,利用曲折的利南溪和竹溪,運鹽進入府城。到了今天,除了保有鹽埕路名,既沒有港口,也看不到蜿蜒的溪流,利南溪被箱涵取代,深入利南街地底下了。想像一下,如果利南溪還健在,蜿蜒曲折的溪流穿越在我們生活的空間之中,那該是多麼美妙的事。當然前提是,我們所有的人都共同愛惜這溪流,而不是將它視為排放汙水的臭水溝;而且在追求民生目標的當年,我們仍想到要保留它。


      利南溪消逝在道路底下,道路提供便利、造就聚居和市集,利南街黃昏市場的市集活動範圍可不止於原定的市場街廓,外圍的攤商、店面,延伸擴大到四周的地區。白天的傳統市場在接近午餐時段就收市、回歸平靜,然而黃昏市場則是愈接近晚餐時段愈加熱鬧,全都為了因應上班族和孩子放學的作息和需求,在這裡,感受到消費和人情味的雙重活絡氣氛。鹽埕地區今昔的地景迥然不同,但是,庶民生活對於食鹽的需求千古不變。 


老少女的城市插畫

       未婚的年輕女生對於老舊的東西感興趣,令人覺得她內在的「老靈魂」特別;再進一步用漫畫和插畫的方式,記錄下城市即將消逝的景象和建築物,這樣的行動力著實令人佩服。四月底,台南社大邀請香港年輕的插畫家Stella So分享創作歷程,讓我們一睹這位自稱是「老少女」的不同視野和繪畫態度。

              

        國內的朋友可能對於香港的插畫家比較不熟悉,以下是


香港插畫家Stella So 的網站http://oldgirldiary.blogspot.com/


,以及有關Stella So 的報導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795154/1.html


        Stella So的創作《粉末都市》一書,畫的是「消失中的香港」,與會的學員非常好奇,Stella So 是如何使用不同的視角畫出這些城市的老街道老建築。於是,Stella So 帶著我們親身體會,教我們把自己想像為一隻貓,從天花板俯視或從地板仰視(阿諾覺得,想像自己是一隻壁虎可能更貼切),從不同的高度用不同的姿勢,觀察周遭物件並將它畫下來。這可是頭一遭,所有聽演講的人,不是站在桌子上就是趴在地板上畫畫,有的甚至爬上鋁梯,很有意思的視角變化。至於那些看不見的屋頂等地方,就運用想像力,畫出自己的希望景象(例如:屋頂上種一棵大樹)。
                 

        阿諾為誠品書局繪製【城市散步美味劇場】專欄插畫,已經邁入第三年,回顧專欄所介紹的在地美食店家,或是饒富趣味的巷弄和地景,就在出刊後的短短一兩年光景,有的老店出現斷層而歇業,有的老建築、小巷弄、老樹無預警的消逝,內心不禁悵然,似乎,「老台南」也逐漸在消失,有的事物再不紀錄,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看見了。而那些已經消逝、我們來不及看到的(例如:城門、溪流、內海 ),如果不花時間去追溯與了解,恐怕連資料和追溯的機會都會消逝。欽佩,這位年輕的女生(雖然他自稱為「老少女」),用不同視野觀察和紀錄城市的細心,而且實際動手付諸實現。 


青菜在這裡


        台南今年的天氣很怪異,三月份忽冷忽熱,還沒到梅雨季節,四月份卻連續下了好幾天大雨,市場的青菜價格因此節節上揚而且有點腐敗。下大雨有壞處也有好處,水庫的儲水量大增,暫時免除夏季缺水的危機,這是皆大歡喜的事。

        連續大雨,公寓迎風面的牆壁潮濕滲水,地面積水書架冒出黴菌,因此,大雨過後,總得花一番氣力清理內務。然而,下雨的另一項好處是,我種的青菜長大了!過年後撒下的莧菜仔,冒芽後遇上初春的意外寒流,一直長不大,本來以為沒救了,沒想到連續大雨之後,莧菜奇蹟似的長高了。不僅如此,荒廢了很久的地瓜葉,竟然增添了新的嫩葉,連同旁邊的洛葵(川七)也長得茂盛。感謝大雨來的正是時候,不必擔心市場的菜價,我家的青菜就在陽台和窗台。

鷓鴣鳥,對不起!


          Sunday 用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穿破紗窗、跳到窗台,五秒鐘之後,再穿越紗窗、跳回房間地面,嘴巴叼著一隻鷓鴣鳥(環頸斑鳩﹚,將斑鳩叼到桌子下。

         Sunday在斑鳩旁邊踱步,慢慢靠近、再用前爪輕輕碰一碰斑鳩。斑鳩一定是嚇壞了,動也不動,只是身體上下起伏的喘著氣。雖然這是動物們的本能,但是,能夠和平相處會更好吧!阿諾安撫Sunday,希望Sunday不要再靠近斑鳩。待我捧起斑鳩,可惜,他已經眼睛半閉、身體僵硬了。

          阿諾將僵硬的斑鳩捧到Sunday面前,告訴Sunday:「你看,鷓鴣鳥死了,他本來在窗台唱歌,現在不能飛也不再唱歌了。以後,只要隔著紗窗欣賞就好,不要再逗弄了,好嗎?」Sunday好像知道自己闖禍了,嗚嗚兩聲,退了幾步。阿諾將鷓鴣鳥暫時放到陽台的植栽槽表面,Sunday隔著紗門,對著鷓鴣鳥嗚嗚的低鳴,對不起,鷓鴣鳥!我下次不敢了!


2024.0526 虎尾科大/鐵人三項

  蟑螂家族分隔北、中、南三地,除了年節、一年當中唯一歡聚在一起的重要日子就屬每年五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的【虎尾科技大學鐵人三項】活動。 2024 年 5 月 26 日雖然下著雨,今年不會脫皮啦!但是紫外線仍然在我們身上留下了鐵人印記。每年的這一天,我們一起歡樂玩賽、相互檢測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