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大宗祠

          台南府城的古蹟數量冠全台,有些位處小巷弄內部,不經意就被忽略了。位於觀音街和公園路之間的「全台吳姓大宗祠」,與成功路上的興濟宮大觀音亭同屬於三級古蹟,兩處古蹟相距不過百公尺,「人氣和知名度」可是天差地遠,地理區位當然是影響知名度的重要因素,私人的宗祠是讓它大隱於市的原因。

          關於「吳姓大宗祠」的歷史,可由網站上搜尋得知。相較於正廳紅色的門柱,阿諾比較喜愛灰色樸素的洗石子入口和百年大榕樹的景觀,入口屋頂的燕尾造型很特別,是象鼻和錦鯉波浪,宗祠的管理吳小姐也不清楚該象鼻和錦鯉波浪的涵義。除了宗祠的歷史意義,宗祠內外牆面上同時出現潘麗水和陳壽彝兩位大師的彩繪,加上潘春源(潘麗水之父)的題字,增添了古蹟的藝術性。
         

          同屬於「大隱於市」的另一個景點是公園南路的「原台南陸軍偕行社」。為日治時期陸軍文康俱樂部,功能似今國軍英雄館,相對的是比較熟知的「空軍水交社」,可惜水交社已經拆除。陸軍偕行社在明治10年(西元1877年)215日創立,為陸軍將校修養、親睦團體的集會所與社交場(將校俱樂部)。

                   

          會蓋在這裡是因為鄰近當時的日軍步兵第二聯隊(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公園路321),以及面對優美的台南公園。當時陸軍以「一心同體」為目標,名稱出自《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脩我甲兵,與子偕行。」有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的意思。日人於臺灣設有三座陸軍偕行社,即北投偕行社、臺北偕行社和台南偕行社。偕行社和公園路321巷的宿舍群同屬於一個市定歷史建築群案件,目前因為宿舍群的原住戶居住權相關疑義,因此尚無任何修復整建等實際動作。                  


台南的顏色


        木棉道,我怎能忘了,那是去年夏天的高潮。


        那是在準備大學聯考的年代。每天,阿諾坐05:50第一班公車去上學,當公車自公館羅斯福路轉入新生南路,人行道一整排木棉樹是我的視覺焦點,心裡暗暗的哼唱《木棉道》。公車裡面,空氣悶熱難耐;車窗外,那整排木棉花開在灰濛濛的天空下,開得很壓抑、不得已。

        一如所有的准考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台大人」,有機會在校園裡面騎腳踏車、有機會抱著書本優雅的漫步花道。為了沾一點點台大的氣息,假日帶著課本、準備到台大校園K書。誰料,才進校門,就被門口的阻車門檻給絆倒了、擦破了膝蓋的皮,阿諾心知肚明,這輩子鐵定和台大無緣了。

        後來,考上成大,驚喜的發現,木棉花的背景是藍色的!橘紅色的花朵開在藍色的天空下,開得如此豪邁、奔放,開得那樣自由自在!自在到,甚至可以自由的選擇在涼爽的三月份就開花,還沒到夏天呢!

    我喜歡現在,現在的阿諾,可以自在地騎著腳踏車,慢慢的通過木棉道,大聲地唱:《紅紅的花,開滿了木棉道,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 


愛國婦人館

          位於孔廟旁邊的愛國婦人館」,已於2011年整修完成。今天恰好有空檔,前往寫生,館前廣場擴音器放送音樂,非常熱鬧。完成寫生前往了解,市政府將修復的愛國婦人館」定位為「台南文化創意中心」,恰巧正在舉辦City Face城市的臉—--全球海報創作邀請展的開幕典禮。

          數年前,在整修之前,曾經帶著小強們來「愛國婦人館」參觀【台南國際七夕藝術節】的相關展覽,當時,展示的看板佈滿房子每一面牆壁,完全看不出建築物的格局,完全密閉的展覽空間必須仰賴空調通風。這次的展覽,保留了原來的空間,讓我們實實在在的感受這棟日式洋樓的格局,每一面都開窗,完全沒有空調,室內明亮又通風,令人佩服1940年當時設計該建築物的巧思,尤其喜歡它的兩種八角窗造型。


         但是,總難兩全其美。畢竟這空間原本就不是設計供作展示使用的,海報作品被排排站立在地面上,缺乏觀賞的適當距離、光線角度也影響作品畫面,看得有些吃力。

          撇開展場的規劃,這類以「城市意象」為主題的海報展挺有創意的,大部分的作品以當地美食、節慶活動、代表性的建築物等元素,表達城市意象。在眾多作品中,一位美國設計師的作品令人拍案叫絕,這位設計師對台灣城市的意象竟然是前後都冒著煙的機車騎士,簡單活潑的圖面,以諷刺的表現方式詮釋「FORMOSA」的意象,哈!

 

          回程轉去參觀「原台南放送局」。整修完成後,市府將之定位為「影音中心」,四月份安排一些講座、免費播放經典老電影。建築物的開窗總是最吸引阿諾注意的元素,透過這些開窗,從放送局內部欣賞到大南門城周圍的綠意,很舒服。

      

    剛完成整修、部分空間尚未整理開放,該空間的天花板已經裝潢完妥,但是中央四個方格的區塊卻看似故意留設的舊木料,阿諾十分好奇它的用意,待日後正式全面開放,再來近距離了解。


有溫度的三官路


完成了繪製插圖的工作,得趕在規定的時間內送交誠品企劃部,才能讓月刊專欄準時出刊。這一天,和專欄作家約定前往誠品,在等候的空檔隨手翻閱誠品書局架子上的DM,旁邊兩位年輕人瞄到我手上的圖稿:「這是你畫的嗎?畫的是哪裡啊?」阿諾回答:「台南市南區三官廟旁邊,這是一間沒有招牌、賣虱目魚粥的小店。」其中一位驚訝︰「真的,我小的時候住過那附近,我阿公告訴過我,只要是沒有招牌、有很多阿公阿嬤光顧的店,一定是好吃的店。」年輕人要求:「這張圖,可以讓我拍照嗎?」這時作家來到,阿諾回答年輕人:「四月份的誠品就會刊出,到時來誠品索取就有啦!」轉身和作家前往企劃部交稿。


在連續幾個月走訪台南市南區,果真感受到很多類似情形,只有在地的居民才「熟門熟路」知道的當地美食,而且,往往沒有招牌、沒有店名,全靠口碑相傳,三官廟牌樓旁邊的這間賣虱目魚粥的小店,就是之一。如果不知道,請依散步地圖的標示,去逛一逛不一樣的街道趣味吧!

                       

老人與貓


雖然還沒到三隻小強都離鄉背井、去外地求學或就業的時候,但是,K書的去K書、活動的活動,蟑螂和阿諾已經開始淺嚐「孤獨老人」的滋味了。蟑螂工作晚歸,昏黃的燈光下,只剩下Sunday陪著老貝用餐!Sunday嗅一嗅蟑螂爸爸的袖子,再舔一舔爸爸的手表示撒嬌,最後伸出前爪到碗邊:「老貝,看在只有我陪你孤獨老人的情面上,分我一口嘛!」

兩教合一,全台唯一


沒有仔細觀察,曾經以為成功路上的國家三級古蹟「大觀音亭」和相鄰的「興濟宮」是同一間寺廟。前些日子,跟隨一群熱愛台南在地故事的朋友們,走訪府城「鎮北坊」,得知「大觀音亭」屬於佛教寺廟、而相鄰的「興濟宮」則是道教的,兩座寺廟建在同一座基地上,一直以來同屬於一個管理單位,真的是兩教合一、而且是全台唯一特殊情形。

「全台唯一」的不僅只是兩教合一,「興濟宮」是台灣唯一名列祀典(官廟)的保生大帝廟宇,興濟宮和大觀音亭中間的「官廳」,傳為目前全台祀典廟碩果僅存的「官廳」。

興濟宮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主祀以醫道慈濟的「保生大帝」,「興濟宮」又稱「真君廟」或「開山宮」、「頂大道公廟」,有別於府城「下大道公廟」的「良皇宮」(位於台南市小西門),被認為是本省建造最早的大道公廟。

清同治末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欽差大臣沈葆禎奉命處理台灣防務,開山撫番成為後期防務的重點,而開山撫番深入蠻荒,終日與獐痞為伍,官兵如遇疫病滋生,都要前來府城祈求保生大帝靈祐。欽差撫部更飭令地方官應於初一、十五拈香,春秋二季致祭,於是「興濟宮」成了官廟。為讓官員祭前整肅儀容與休息,設有「官廳」,傳為目前全台祀典廟碩果僅存的「官廳」。

清代時期每年春、秋舉行盛大祭典,直到日本治台實行皇民化運動而中斷,2011年廟方董監事會討論後決定恢復傳統。祀典興濟宮是官廟,春、秋二祭唯有官廟才有此儀式,舉辦春、秋二祭象徵興濟宮的歷史地位。

「興濟宮」內設有「藥籤」,以供善男信女求取藥籤;藥籤區分為小兒科、大人科、婦人科、眼科等,信徒可以根據病情而求取藥籤,昔日醫藥尚未普及之際,保生大帝的藥籤廣受一般信徒依賴。

興濟宮正殿配祀虎爺,虎爺的造型十分可愛,下巴部位特別突出、特別光滑,原因是:凡孩童罹患腮腺炎(俗稱豬頭皮),用黃色長條狀的槁仔紙(金紙一種)摩擦虎爺臉頰、下巴後,貼於患部,據說具有神奇療效。

興濟宮還有一項特別的地方,門神彩繪為府城名師陳壽彝之作品,大門上繪秦叔寶、尉遲恭,畫中金飾輪廓,線條突出,別具特色。

 

我們的足跡--前言

    ( 這段前言,原寫於 2003 年,為了作為部落格目錄並置頂,必須不斷更動該網誌的發布日期。 ) 登山﹑健行及露營是我家最平常的休閒活動,因為爸爸及媽媽愛好大自然又喜歡運動,因此我們姊妹從小就常跟著爸媽一同到野外『餐風露宿』。媽媽透露:當我們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就曾跟著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