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茶會

      320的城市小旅行,是由「茶人」--葉東泰老師領隊的【走進府城茶芳古道開元寺篇】,去年參加「法華寺篇」的印象仍然深刻,今年想必精采可期。


開元寺是台灣最早的「官方」寺廟,也是台南市規模最大的佛寺。明永曆年間(約1680年),鄭經在金門、廈門沿海戰敗,退守台灣。一時間抑鬱失志,無心政事,就在當時郡制之北的洲仔尾一地,築園造庭,稱為「北園別館」,作為在台灣的行館和安養母親董氏之所。清康熙29(1690) 改別館為佛寺,以彰顯大清盛世。修竣後,取名「海會寺」(因地理位置就位於柴頭港溪匯入台江內海的附近),又稱「開元寺」。

當年在別館旁鑿一口井,鄭經取井水泡茶,縱歌逸樂,直至積鬱而卒,其母董氏後亦終老於此。別館已被改建為開元寺,無法想像「北園別館」遼闊幽寂、小橋樓台、竹林蒼鬱的美麗,這口井卻仍然保留在寺內,亦仍然是口活水,受寺方嚴密保護,被命名為「鄭經井」。因為「水」是泡茶極為重要的元素,今天旅行到鄭經的別館遺址、計畫取「鄭經井」的水泡茶,茶會被特別命名為【水經茶會】;後來,顧慮寺方種種因素,雖不能取用「井水」,卻可以在開元寺的樹蔭底下聽故事、吟詩、聽明朝的樂曲、品茶、寫生。



開元寺距市區不遠,但是,除了清明時節前往寺廟參拜自己祖先牌位的人,大部分的市民時常經過、卻很少走進開元寺。喜歡研究佛教信仰或明朝歷史古物的人,可以細細接觸開元寺;想要悟道的人,不妨像這位仁兄一樣,在碑亭打坐。

指示牌解說開元寺的彌勒殿:屋脊平伸舒暢,燕尾微翹柔美,宛如虔誠的雙手擁抱藍天,。今天的天空好藍好藍,張開雙手擁抱藍天,彌勒殿邊門兩側楹聯:『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彌勒是佛教的菩薩,梵文意思為親切慈愛,擁有慈悲與無敵兩大特色。阿諾喜歡前廊中柱的對聯:『我笑有因真可笑、你忙無甚為誰忙』,忙歸忙,煩惱什麼哩!

葉東泰老師總是很用心、活動之前做了好多的準備,而且每次活動的內容和方式都令人驚喜。去年在法華寺,他用菩提樹葉佈置茶席,今年則使用木麻黃枯葉排出一條長長的軸線,象徵河流的活水,用詩、用故事、用樂曲,帶領我們回顧鄭經、回想台南喝茶文化的發展和變遷,這就是台南市社區大學所舉辦的系列城市旅行,「在地人領隊,說自己的台南城市故事」。


 


去年【走進府城茶芳古道法華寺篇http://tw.myblog.yahoo.com/jw!zFBRFWiGQk9SoOwTACx8kQ--/article?mid=33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的足跡--前言

    ( 這段前言,原寫於 2003 年,為了作為部落格目錄並置頂,必須不斷更動該網誌的發布日期。 ) 登山﹑健行及露營是我家最平常的休閒活動,因為爸爸及媽媽愛好大自然又喜歡運動,因此我們姊妹從小就常跟著爸媽一同到野外『餐風露宿』。媽媽透露:當我們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就曾跟著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