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平洋的珍珠







《嘉南平洋的珍珠》(台語「平洋」=平原),在十月份得知榮獲2010年第十六屆府城文學獎的台語兒童繪本類正獎,因為籌資印刷費用、校對台語專業用字、錄製朗讀CD等種種繁複的製作過程,一直到接近跨年、在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的時間才正式出版ISBN978-986-6993-87-9


市立圖書館重新排版編印出版,編入審查評語:認為《嘉南平洋的珍珠》作品運用稻米、牛、白鷺鷥多種角色互動與對話,豐富童趣,獨特風格繪畫性、創意生動構圖、趣味溫馨的情境,提高視覺審美能力,是一本可以用團體形式閱讀的好書。


    因為市圖經費有限,印刷數量少。無米樂故鄉的林志聲醫師、芳榮米廠和無米樂提升稻米品質促進會共同出資,再追加印製,該追加印製的內容則編入出資者的序文和作者自序等內容,因此,會有兩種不同版權頁。


阿諾偏好欣賞繪本作者的繪圖稿,而不是印刷好的成果,因為從作者的創作圖面上,可以仔細觀察到作者的筆觸、用色的層次,讀出作者的心境,印刷稿和繪圖稿的顏色偏差很大、版面和原圖的尺寸也差異,給人的視覺感受完全不同。


拿到書,阿諾常被問到:「這本書,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你畫了多久?」阿諾畫插畫,不是從一本書的第一頁依序一頁頁作下去的,而是將畫面分類為景物、動物、人物,然後進行試驗,決定技法、造型和色調,以及和文字的搭配等等。


阿諾選擇五隻麻雀當成第一張試驗作畫的題材(本文的第三頁),這張圖是《嘉南平洋的珍珠》這本創作所畫的第一幅圖,也是最後完成的一幅圖,前後總共試驗了三種技法、修改了四種色調、轉換了兩種媒材,如果把每一張圖稿用磅秤秤重量,很明顯的,這張圖稿的重量「過重」,從畫面上厚重的批土和顏料的層次就可以看得出來原因。



27年前阿諾從台北到台南求學,坐在火車上看到嘉南平原的印象就是「寬廣」,寬廣的天、寬廣的地,似乎寬廣到用廣角鏡頭也無法收納全景,所以,這次創作構圖的地平線採用廣角鏡的彎曲,而不是肉眼所看到的平行線。


農夫們反應:「怎麼畫的不像水稻,像海帶!!」阿諾為了畫面構圖需要和美感,以及考慮孩子閱讀的趣味性,將稻子的葉子畫的比較胖,有點流動性,而且不是採用單一的綠色,還加上蜻蜓等昆蟲搭配....這就是繪畫比攝影更加有趣的部份,在「寫實」以外可以加上創意,文章的擬人法可以讓牛和白鷺鷥對話,可以讓魚在天空飛,稻子當然也可以稍作變形囉。


這本書閱讀的對象設定為兒童的繪本,所以採用對比的豐富色彩,吸引兒童的注意力,用鞭炮趕走麻雀的這一頁是阿諾畫得最順手的一頁,圖面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筆觸表達出創作當時愉快的心情。



在內文總計十六張圖稿當中,阿諾最珍惜農夫在風雨中跪在地上、手捧稻米的那一頁。從五月下旬到六月底,為了趕圖幾乎是每天畫圖十幾小時,已經完成約三分之二時,遇到瓶頸,體力不支、視力衰落、家務等待解決、畫圖不順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當時很想放棄,畫面的藍、紫、灰色、農夫的表情,正反映當時阿諾的心境和挣扎,幸好家人的配合和鐵翼的打氣,堅持下去才完成創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的足跡--前言

    ( 這段前言,原寫於 2003 年,為了作為部落格目錄並置頂,必須不斷更動該網誌的發布日期。 ) 登山﹑健行及露營是我家最平常的休閒活動,因為爸爸及媽媽愛好大自然又喜歡運動,因此我們姊妹從小就常跟著爸媽一同到野外『餐風露宿』。媽媽透露:當我們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就曾跟著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