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昇機飛去又飛回

      每天聽著直昇機飛去又飛回,心裡真不是滋味!

星期六(1210日)傳來直昇機的聲音,感覺似乎有狀況。中午過後,蟑螂接到任務通知,得知中央山脈南一段山難、山友在馬西巴秀山附近高山症狀況嚴重,阿諾和小強總動員,為蟑螂爸爸準備裝備,蟑螂當天晚上在高雄寶來消防分隊集結待命。

星期天(1211日 ),台南的雨停了,雲層仍厚、卻偶而出現短暫的陽光,聽到直昇機飛去又飛回的聲音,以為,蟑螂的搜救隊伍會由直昇機載運垂降到山區。卻接到蟑螂來電,因為高雄下著雨、無法靠直昇機垂降,只好步行入山,搜救工作可能會比預計的時間長。這一段路在二月的山難後就封山了,蟑螂於三月、四月曾前往開闢一條石山林道的替代山路;為迅速接觸這次事故地點,救難人員由小關山林道徒步上山,也要走兩天才能到達馬西巴秀山。

星期一(1212日 ),台南又下雨了,高雄集來社區的月娥恰好來電,得知高雄天氣很遭,聽到直昇機的聲音飛去又飛回,不知道搜救的最新消息。

星期二(1213日 ),台南的天氣明顯回暖,但是高雄仍然下了整天雨,直昇機同樣飛去又飛回。傍晚,自相關的的網站得知在雲水山找到三名生還者,另兩名山友在馬西巴秀山附近因高山症死亡,非常不幸。消息不是很仔細,但阿諾了解,蟑螂一定是繼續向山區深入搜尋死亡的兩名山友,絕不是護送三名山友下山的任務。自星期天之後,蟑螂的電話就沒訊號了,天氣如此遭,阿諾也不知道蟑螂到底哪一天才下山。

不知道是年紀大了的錯覺?還是真的?晚上隱約聽到直昇機的聲音!


.........................................................


 蟑螂老貝這次全程參與協勤任務,總計八天七夜,是南搜協勤任務人員當中第一位投入、最後一位離開的人。以下是蟑螂老貝所做的紀錄: 


20111210日~17日南一段山難搜救紀錄

               周銘倉 記錄                                                           

在即將告別建國百年年尾之際,中央山脈南一段發生了兩人罹難的山難事件,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前後總計出動20人次協勤,周銘倉(外號蟑螂)是第一位到達前線、最後一位離開山區的搜救員,以下是蟑螂所紀錄的搜救過程: 


案情事故因由:

中央山脈南一段傳出山難,一個五人的登山隊126號入山,其中一名男隊友在馬西巴秀山疑似高山症發作。高雄市消防局10日接獲報案後就申請直昇機搜救,但是,因為天候不佳,直昇機出勤七個架次都無法進入山區,請求協會協勤。 


協會任務搜尋概要

20111210

13:00林啟鐘總幹事接到高雄市消防局來電:南一段馬西巴秀山難事件;立即以簡訊轉知主委和先峰組長。

21:00由蔡聰生開車,黃仲民、周銘倉、柯正民共四人由台南出發。

22:30到達高雄美濃消防大隊,聽取簡報,獲知一人得高山症待援,其他狀況不明,於今天上午九點與中午13點,分別派出兩批警消徒步入山。領取補給品後離開。

23:50到達寶來中隊報到,蔡聰生隨即返台南。 


20111211

06:00在寶來中隊待命,直昇機預計七點由台南起飛。

07:00由陳信聰小隊長帶領第三批警消與林務局的俠客,徒步入山。

07:20黃仲民、周銘倉、柯正民與桃源林尚欽小隊長一併出勤(共四人),到寶來國中待命,等待由直昇機載往現場。

07:40天候不佳,原機返航。全體人員退回寶來中隊待命。

09:56劉科長簡報並分配任務。黃仲民認為依目前的山區低溫多雨的天候、嚴重高山症患者又無法及時被吊掛救出,要有最壞的打算、可能凶多吉少,建議消防局僱請背工一起上山。

10:45會議結束,決議僱請背工、由地面挺進。

11:25再次請求空中支援,無功而返。

12:58由劉科長陪同,黃仲民、周銘倉、柯正民和警消林尚欽小隊長、背工兩名驅車前往小關山林道,這是第四批入山的搜救員(共六人)。

13:30通過7k檢查哨。

14:00南搜李丁發主委到達寶來中隊,擔任南搜前進指揮所的指揮官。同時間,黃仲民、周銘倉、柯正民三人到達林道14.5k林務局的檢查哨,領取由桃源派員送達檢查哨的背架給背工使用,警消陳中隊長於檢查哨設置通訊中繼站。

14:34轉搭81車兩台至23k行車終點。

15:1023k行車終點開始步行(座標(2300782561962)、高度1902m)。

15:43通過前兩批警消過夜的營地(座標(2306082561841)、高度1979m)。

17:00到達25.5k減壓桶(座標(2320662561949)、高度2066m),建設營地、取水準備過夜。

24:00南搜前主委張德武、楊才弘、陳武松到達寶來中隊支援。 


20111212

06:00第五批搜救員:協會的楊才弘、陳武松和第一特搜隊伍自寶來中隊出發,任務為:將補給品送往鐵杉營地。

06:50黃仲民、周銘倉、柯正民離開減壓桶營地。

08:00遇到俠客獨處。

09:40通過30k大崩壁。

10:30通過崩壁、堰塞湖。

11:00通過崩壁、取水。

11:30到達最後水源。

12:30鐵杉營地午餐,得知前三批的警消前半小時前才到達營地,第一批到第四批出發的時間前後相差28小時,竟然同時間到達鐵杉營地。警消人員重新編組,伊然小隊長加四位警消、兩名背工離開鐵杉營地向前進,其餘警消留守營地,由小隊長林尚欽設置警消前進指揮所。

13:50協會的搜救員3人與警消三名(小隊長陳信聰、郭明遠、顏文華)離開鐵杉營地。

15:00陡上大落差地形。

16:30到達凹谷營地(座標(2364032560789)、高度2979m),紮營。

19:42南搜先鋒組長郭竹茂、顏福源到達寶來分隊。

23:00南搜歐鴻祥、陳慶煌、吳建明於寶來分隊報到。

23:30中搜組長林進坤、王明煌、張進財、蔡俊達、陳建煌到達寶來中隊支援。 


20111213

06:00南搜郭竹茂、顏福源、歐鴻祥、陳慶煌、吳建明五人,中搜林進坤、王明煌、張進財、蔡俊達、陳建煌五人,自寶來分隊出發,前往小關山林道。目前為止,協會動員累計入山15人、指揮所2人。

07:10南搜黃仲民、周銘倉、柯正民與警消三人離開凹谷營地。

08:10到達小關山。

08:50到達小關山南面2955最低鞍營地,建設搜救前線基地營。回報前進指揮所,沒見到伊然帶領的警消與兩名背工,後來得知他們走錯路,走到小關山北峰。

12:30等到警消和背工到達,午餐後重整人員,警消三名重裝、警消一名輕裝、背工兩名、協會三人輕裝,共九人離開最低鞍基地營,其餘留守。

13:10在雲水山水池營地看見三頂帳棚,周銘倉向前看見三名登山客集中在四人帳,經表明搜救員身分後確認為報案的隊伍(領隊吳台生、陳伯男、蔡連耀),吳台生告知另兩名山友(傅美琦、彭銘富)已經罹難,遺體分別分布在馬西巴秀山的南北兩側的步道上。警消立即以衛星電話回報、聽取任務分配,經人員重整,黃仲民帶領陳信聰小隊長、三名生還者和警消一人往北走回最低鞍基地營,其中蔡連耀胃痛不舒服,由管仲民替他背重裝。周銘倉和柯正民則帶領伊然小隊長、顏文華警消和兩名背工,繼續往南前往雲馬最低鞍,他們紮營、準備明早將遺體定位。

16:30周銘倉和柯正民返回2955最低鞍基地營。

23:05南搜總幹事林啟鐘、副總幹事陳益模到達寶來中隊支援。 


20111214

07:30將基地營清理完成,全體搜救員和警消和三名登山客離開基地營,準備結束搜救任務。

09:40上抵小關山,等待直昇機,因天候條件差、無法吊掛。

10:00接獲馬西巴秀傳來的訊息,沿著步道向南走,卻只找到馬西巴秀南面的彭銘富遺體;找了一上午,在步道附近都沒看到傅美琦的遺體。

11:10步行離開小關山。

12:00到達凹谷營地午餐。

13:00離開凹谷營地。

13:10遇到南搜組長郭竹茂所帶領的警消和特搜共12人,進行任務轉達後,郭竹茂帶領共12人繼續往2955最低鞍營地,支援馬西巴秀的四名(警消和背工),其餘人員續往登山口方向。

14:00陡降大落差地點,人員確保通過。

15:25遇到中搜和警消支援的人員。

16:00到鐵杉營地警消前進指揮所,與協會三批搜救員、警消所有人員會合。剛下山的所有人以及協會的所有人員,退到最後水源較空曠的地段紮營。

17:25郭竹茂所帶領的12人到達2955最低鞍基地營。


20111215

08:00協會的搜救員黃仲民、柯正民、楊才弘、陳武松、陳慶煌、吳建明等南搜六人,和中搜王明煌、張進財、蔡俊達、陳建煌等四人,陪同警消與三名登山客由小關山林道下山。

08:00南搜歐鴻祥、周銘倉、顏福源和中搜林進坤和一名警消黃雨濃備好糧食,重裝啟程上山,前往支援馬西巴秀,其中周銘倉是第二次上山。

11:00抵達凹谷營地,放下補給物資,顏福源和黃雨濃撤回鐵杉營地,歐鴻祥、周銘倉、林進坤三人繼續前進。

12:30登上小關山。

13:30護送三名登山客的隊伍抵達行車終點。

14:00歐鴻祥、周銘倉、林進坤運送補給品到達2955最低鞍基地營,見天候仍惡劣,準備續往前補給到雲馬最低鞍,供應前線警消所需。但是,分隊長李塘軒回報說:已經將兩具遺體移往同一地點、等待吊掛,物資足夠。歐鴻祥、周銘倉、林進坤於是就地紮營待命。

副總幹事陳益模和今天下山的搜救員(南搜黃仲民、楊才弘、陳武松、陳慶煌、吳建明,和中搜王明煌、張進財、蔡俊達、陳建煌),於晚餐後離開寶來中隊。


20111216

08:00歐鴻祥、周銘倉、林進坤在雲水山稜線擔任中繼,觀察馬西巴秀上空雲層漸散,立即回報。

08:30海鷗直昇機完成吊掛兩具大體以及特搜六人、南搜郭竹茂,前往岡山空軍基地。

09:30剩下的九名警消人員由空勤雙槳直昇機,運送往台南機場。歐鴻祥、周銘倉、林進坤準備徒步下撤。

11:00回到小關山。

11:30返抵凹谷營地午餐。

14:30鐵杉營地與五位警消人員會合。

15:00整理營地後繼續下山。

16:30大崩壁堰塞湖附近紮營。

   任務解除後,主委李丁發、張德武、陳益模、郭竹茂、柯正民、顏福源等六人離開寶來中隊,山區地面人員剩下歐鴻祥、周銘倉、林進坤三人。協會累計動員入山15人、指揮所4人、開車1人。 


20111217

07:00歐鴻祥、周銘倉、林進坤三人與警消五人離開營地。

10:00通過林道25.5k減壓桶營地。

11:00返抵23k行車終點,邱瑞欽大隊長率隊迎接。

12:30返抵寶來中隊,午餐並召開搜救檢討會議,與會人員除了三位協會搜救員,包含高雄市消防局、高雄市警察局、林務局、玉管處、飛鷹救難大隊、高雄縣救難協會等單位。

14:00歐鴻祥、周銘倉、林進坤離開寶來中隊,正式結束任務。


檢討事件:

1.登山隊向媒體說明:申請由向陽入山攀登卑南主山,實際是從進涇橋入山,是規避玉管處不開放南橫入山的禁令,會誤導其他想攀登南一段或南橫三星的隊伍比照辦理。

2.這次協會的搜救人員和警消人員採混合編組執行任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搜救模式。協會屬第四批入山的人員,卻是第一組到達最前線的人,在2955最低鞍營地等了三個半小時。警消雖有當地的原住民背工隨行,原住民熟悉獵徑、但是對於登山路徑不熟悉而走錯路,顯示警消人員對於山難搜救方面的技能還有進步的空間。消防隊掌理的救難業務林林總總,所需要的救難專業技能非常多樣;山難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和所有救難項目相較,山難的比例很小,怎麼可能要求消防隊長期接受專業的山難救助技能。因此,山難搜救不應該完全由消防單位負責和總指揮,若加上民間搜救單位的專業配合是最佳搭檔。最近多次山難搜救歷程,很明顯的連當地的警消人員對於該山區的地形不熟悉、高山適應力不足,一旦遇到天候不良、無法立即運用直昇機救難或補給物資,警消們就無法在山區自救和救人了。

3.當獲得訊息找不到傅美琦的遺體,原本要下山的協會搜救員歐鴻祥、周銘倉、林進財等三人自願再度入山協助,並向指揮所回報,當時協助的任務性質或必要性不明確:是幫忙找遺體或幫忙運送物資?到了2955最低鞍獲知最前線的不需要物資補給,而且已經將兩具遺體集結等候吊掛,好像一頭熱卻白忙一場。建議日後若有類似情形,應明確傳達任務性質。

4.最後的地面人員在雲水山協助擔任通訊中繼,協助完成吊掛作業,結果,警消、特搜都上直昇機,獨留下協會的地面人員徒步下山,好像毎次都是這樣不平等待遇。

5.檢討會上,這次南搜的支援獲得消防局的高度肯定,但是,未來的責任也更重,先鋒小組未來得加強動員能力和專業技能,才能夠肩負所託。

6.交叉核對生還者向媒體的說明內容,以及現場搜救的過程,產生一些疑點:

(1)蔡連耀是第一位返回雲水山營地的人,第二位是不得不留下妻子遺體的陳伯男、第三位吳台生,吳台生回到營地才知道傅美琦也不幸過世,難道他通過馬西巴秀步道沒有看到傅美琦的遺體?

(2)陳伯男提到傅美琦的遺體在馬西巴秀山的北面步道上,搜救員經過沒有看見,花了一個上午也沒找到傅美琦的遺體,只好續向南前進、先處理馬西巴秀南面的彭銘富遺體。據了解,後來在馬西巴秀北面的溪溝下找到傅美琦的遺體,陳伯男在溪溝下為傅美琦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心肺復甦術急救?

(3)14日護送三名生還者下山,上午9:4011點之間在小關山山頂休息等候直昇機,10點接到馬西巴秀傳來沒有找到傅美琦遺體的訊息,三位生還者並沒有露出疑惑或感到奇怪的表情,三個大男士坐在一起、共同分享一罐八寶粥,這種熱情互動的景象令人不解。


任務結果:

2011121313時,尋獲吳台生、蔡連耀、陳伯男等3人。

2011121514時,護送三名生還者返抵寶來中隊。

201112169時,直昇機成功吊掛兩具罹難者遺體。

20111217中午,最後一批地面搜救員返抵寶來中隊,完成搜救任務,總計八天七夜。


青春喲!sakariba

阿諾是1983年到台南唸書的,入學時,學長們就一副惋惜的表情告訴新鮮人:「可惜喲!早一年來就可以看到民族路的sakariba(沙卡里巴),現在通通遷到小北夜市了。」阿諾是從台北來的土包子,從來沒聽過「sakariba」這名稱,當時,以為這日文意指「夜市」;這項錯誤的認知,直到民國一百年最後一個月的誠品專欄【城市散步美味劇場】之廿,才讓阿諾恍然大悟,「sakariba」日文意思是「綜合商場」,可不見得只在夜晚營業。


沒見到民族路「sakariba」的盛況,更不知道中正路和國華街的「康樂市場」是日治時代就設置的「sakariba」,走入康樂市場,讓阿諾大開眼界。為了深入踏查這一區,配合不同的店面的營業時間,曾經分別於下午、傍晚、上午三個不同的時段前往散步,各個時段的氛圍各具特色,然而各店家卻有著共同的感慨:「榮景不再!」。

永康兵仔市場

    阿諾住在永康「兵仔市場」附近,該市場是一處批發兼零售的傳統市場。據說批發市場原來位於市區的育樂街和四維街,後來因為空間不敷使用,遷移到永康的中華路。三十年前,中華路沿線分佈多處軍營,該營區的食材來源皆自該批發市場採買,於是被稱為「兵仔市場」。

    做批發生意的,從半夜一點就開始營業,專營零售生意的,大約七八點陸續聚集。「兵仔市場」的範圍大、販售種類豐富,市場內部人車擁擠,阿諾無法忍受陷在雜亂車陣中的空氣污染、不喜歡湊熱鬧,平均每週光顧兩次,大多避開人多的時段,而且只在市場外圍固定幾攤買菜。

    夏季光顧轉角的這處豬肉攤,三位男士總是打著赤膊在「賣肉」;今天強烈冷氣團吹襲,男士們總算穿上衣了。豬肉攤的老闆很有個性,攤子上擺著一台白色的筆記型電腦,一面賣豬肉、一面關心股市,老闆說:「愛錢嘛!沒辦法!」



    一對夫妻經營的賣雜貨的商行,賣的東西多,但是老闆娘說自己不下廚、不會煮,全由老闆掌廚。阿諾常來買香菇,後來得知,她們的二女兒和家齊是國中同班同學。



    賣魚的一對老夫妻,互相扶持、為生活打拼的景象令人感動,這一天,阿諾買了魚,站在魚攤的斜對面、賣水果的小攤子旁邊寫生,只可惜老闆娘當天沒出現。旁邊的水果攤叫著:「來喔!香蕉一條一元!」對面的魚攤立即附和:「來喔!今天的魚很新鮮喔,買土魠送香蕉喔!」水果攤的小姐接著喊:「拍謝!我們不能買香蕉送土魠!」兩攤一老一少、一唱一搭真有趣。



    魚攤對面的水果攤,是由兩位年輕的姊妹經營的,兩姊妹總是面帶微笑,熱情的招呼客人:「阿姨,你好久沒來了呢!」姊妹的親和力超級強,生意當然好。一位媽媽拉著姊妹的手,強力推薦自己的兒子:「我兒子很帥,就是沒有時間交女朋友,給你們當男朋友啦!好啦!」陽光底下,什麼有趣的事都會發生。









傑出校友

自國中畢業離開學校已經三十多年了,結婚後移居台南,對於幼童生長的環境變遷,更是覺得變化很大。今年,阿諾的母校「新北市中和國中」通知我,獲推薦遴選為「傑出校友」,阿諾既不是大企業家、也沒有從事任何政治參與、更沒有投身教育界,是不是搞錯啦?學校解釋是因為阿諾在藝術領域和投入社區營造這方面的成就,所以獲遴選。成就不敢當,阿諾只是盡一己之力而已!


123星期六,中和國中校慶,阿諾返回母校,接受師長的授獎。阿諾以前的老師們都已經退休了,返校見到幾位老師,心情好興奮!尤其三年的導師鍾宜憓老師,退休後成立基金會,仍然出錢出力、持續的關注中和國中的成長。阿諾記得國中一年級的時候,鍾老師身懷六甲,挺著大肚子管理我們全班五十幾位同學,真是辛苦;在聯考競爭的時代,鍾老師身兼教務處重要職務、還要督促我們應付聯考,真是偉大!


學校為了編製「傑出校友專刊」,擬定了二十幾道訪問題目,簡直就像要考申論題最後,專刊因為篇幅有限,主辦單位只摘錄了小部分,對於在校學弟妹比較具有勉勵性質的文字內容,如下:

    

          國中三年印象最深刻的是數學科的蔡武雄老師,我從老師教學的過程中,學習到系統分析和邏輯思考的方法,也領略到解題的趣味,數學,因此成為我最感興趣和最拿手的科目。和學弟妹分享我的讀書方法:

()調整科目順序:不把「最拿手」的科目放在複習的首位,以免「愛不釋手」;也不要把「最討厭」的科目放最後,而是放在「倒數第二」或「倒數第三」的序位。

()提前安排時間:凡事先準備好,從容而自信的上戰場,讓自己走在時間的前面,不要總是追著時間跑,跑久了、很累的!

   

         回想國中那段時光,最令我難忘的事就是國二那年校慶,舉辦班級成果展競賽。由我擔任展場總策劃,請同學分組收集回收材料,大家發揮創意做出很多藝術作品。比賽結束,我們班抱走團體獎和個人創作獎等大獎;這讓我了解到事前審慎的規劃以及團隊的分工合作、共同投入,這是一件很棒的事。

        我的學歷背景是「都市計畫」,畢業後選擇具挑戰性的工程顧問公司就職。除了上山下海勘察土地,還要單槍匹馬應付專家、學者和法定的審議流程,無論審查結果如何,我珍惜投入規劃實務的學習歷程。後來因為家庭需要,我才離開專業領域,協助先生處理空調維修之行政業務,同時,重拾美學方面的興趣,進行「繪本創作」。這幾年,嘗試將工程方面的專業領域和藝術方面的興趣結合,配合社區的綠美化工程,帶領社區居民進行藝術活動。莫拉克風災後,我也前往災區,進行藝術駐村活動、參與災後重建生活計畫。

   

          我喜愛的休閒活動是騎單車,同時用寫生的方式紀錄台南在地的特色;寒暑假期間,則和先生、孩子攀登台灣高山,這些活動的紀錄,都分享在雅虎奇摩的部落格《我們的足跡》,歡迎師長和同學們瀏覽指教。

           我覺得「人生就像登山」,有上坡、也有下坡,可能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也許遇到狂風暴雨的日子;出發之前,除了做好萬全準備,還要有接受各種變化或挑戰的心理準備。登上山頂是值得歡呼的,但最重要的是,在這辛苦又漫長的登山歷程中,我真的盡全力了!



其他受獎的傑出校友不是醫生就是律師或教授,阿諾在校的學業成績不是頂尖,亦沒有做出什麼豐功偉業的大事,只是一個業餘的藝術創作者,母校願意用開放的心胸廣納各種領域的行業,頒給我這項「傑出校友」獎,算是給敬愛的老師們一項肯定,由衷的感謝供我唸書的爸爸媽媽。


塗鴉小強

平常不用功沒關係,月考期間總得「假一下」、埋首苦讀,要對自己的學習態度負責任吧!翻開家瑋的聯絡簿,挖哩勒!隨筆塗鴉,說是為自己的考試鼓舞打氣,阿諾沒有話說、照常簽名,老師也無言、簽名。



月考當天早上,家瑋睡眼惺忪的拿了兩張紙給我,蝦!昨晚不準備月考,竟然在計算紙背面塗鴉,這是解題密語喔?


家瑋出門上學後,蟑螂老爸看了看那些圖,一臉困惑的問:「這是在畫什麼啊?」阿諾答:「這就是插畫!」家瑋常參加學校的小型繪畫競賽,但是都沒有得名次,老師就為她解讀說:「因為大家都看不懂你的畫!所以,得不到名次。」從家瑋的插畫,可以推測她的思慮絕對不簡單,聯想力豐富、空間概念良好、線條運筆成熟。只是,拜託先把功課寫完吧!

 


台南公園

在日據時期就規劃為公園設施,台南公園可以稱得上是台南都市計畫區域最古老的公園,阿諾曾多次在公園內進行寫生。



台南公園空間大、樹蔭多,是居民平日的重要休閒空間。跳土風舞、五行健康操、打拳、下棋、跑步、釣魚、寫生、練羽毛球、彈吉他街頭賣藝..,各據一方,阿諾曾經為這些景象速寫過。



今天,阿諾發現一處樹下,有位婦人正在替一名婦女挽面,這倒新鮮,遂立刻拿出紙筆、畫下這一幕。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旁邊的平台上的土風舞群翩翩起舞,在這音樂聲和樹林芬多精的環繞下,挽面之後應該更加容光煥發吧!


另一邊的野餐桌椅,則聚集了一群毆几桑,聊天、聽音樂、欣賞土風舞表演,接近中午,音樂停了,大家各自散去。一位體格健壯的歐几桑走向我:「我就說你一定是在畫我們這一桌。」便坐在阿諾身旁談起來:「朱銘也曾經做過一系列這種『人生百態』的作品,也是在公園裡面畫的。」阿諾問:「你們每天都出來這裡聚會嗎?」「差不多啦!大家都退休了、孩子也大了,無聊嘛,就出來這裡看別人跳舞、聽聽音樂,時間到了,就回家吃飯、睡午覺,下午三四點又出來。」言談中,這位壯碩的楊先生無奈的表示︰「每天來這裡閒聊,覺得自己像個『稻草人』,不知道為了什麼而生活。」


曾經聽一些媽媽們談及,自從公園出現外勞在晚上和假日聚集,媽媽們不再帶孩子到公園遊玩。阿諾倒不贊成這樣的偏見,應該要感謝都市裡有這麼一處開放的空間,包容在這片土地生活的每一個人,如果沒有公園,叫上了年紀的人們去哪裡散步、找人聊天,如果不去公園,要叫那些離鄉背井的勞工們去哪裡消遣。公園內栽種了各式各樣的植物,吸引鳥群、松鼠、昆蟲活動,也提供市民自由享受、發牢騷的開放場所。

「輕」露營

  從小蟑螂幼兒時期開始,蟑螂家族的二日以上的戶外活動幾乎都採野營方式,因此對於餐風露宿的野營一點都不陌生。這幾年,台灣吹起「車露」與「露營」的休閒風,將休旅車改裝為露營車,或是選擇風景優美、服務設備齊全的私人露營場,遠離塵囂、放鬆耍廢,屬於「豪華型」的露營休閒方式。 家齊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