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谷關七雄

小蟑螂在外縣市求學的期間,阿諾鼓勵小蟑螂「不需要常常回家,半年回家一次就好」,利用時間好好認識所在的縣市,充分運用當地的資源,例如:參加活動與聽演講或看展覽等。

小蟑螂家成獲候補錄取為林務局森林護管員,將接受一連串的訓練與實習的勤務,工作地點為東勢林區管理處-麗陽工作站,預告半年之內不會回家,準備好好認識工作站的環境與職務。正巧,阿諾在網路上獲知台中市政府觀旅局舉辦「2019谷關七雄登山趣」的登頂活動,遂將訊息傳給家成參考。家成工作與地利之便,竟然不到三星期就達標,獲登錄為該活動第19位「制霸勳章得主」。以下為家成紀錄的攀登七雄的過程。

-----------------------------------------------------------------------

11/25星期一,唐麻丹山

獲派任跟隨學長巡視唐麻丹山登山步道,完成紀錄回到工作站整理資料時,收到老咩傳來的訊息:台中市政府主辦【2019谷關七雄登山趣】活動,活動日期11/25起至2/29,完登並與山頂立柱合照而且標示時間,上網完成登錄即可獲得限額獎勵。獎勵分為兩類:三雄及七雄,各限三百個名額,可分別兌換不同獎品,完登七雄者還可獲頒一張完登證書。

這與2011年國家公園主辦的「建國百年七頂峰」活動相類似,但是,這次谷關七雄活動限時三個月時間比較短促、限量300名實在不多,今天的唐麻丹山不能算,基於假日的谷關的觀光人潮多,得盡快安排行程,包含之前走過的幾座,也要重來一次。


台中市政府 2019谷關七雄登山趣 活動連結

https://travel.taichung.gov.tw/zh-tw/Event/ActivityDetail/5205/2019%E8%B0%B7%E9%97%9C%E4%B8%83%E9%9B%84%E7%99%BB%E5%B1%B1%E8%B6%A3


11/28星期四,八仙山6K

原負責八仙山步道巡視的同事因故無法出勤,而我沒有特別任務,於是改由我隨主任出隊。0820由工作站出發,搭主任開的車到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走正規路線,從靜海寺起登。步道前段之字路上行,最後1.7K則是無限階梯陡上。途經林場,聞到陣陣香味,無法辨別是哪一種樹木,這是我還要再加強的地方。


高度超過兩千公尺,風吹起有點涼,加緊腳步。1230登頂,選擇曬太陽的地點。自備白板重複使用,豈料白板筆斷水,只好現場用紙筆製作登頂看板,這是運氣好撿到的「八仙山」。山頂有涼亭,及山友提供的瓶裝水,仍然建議自備水壺和飲水,減少垃圾量。

陸續有山友登頂,討論該項政府的活動,大部分是由電視新聞得知的消息,卻不清楚限量三百名的規定。

中午過後,陽光被雲層蓋住,又感覺冷了,遂整理裝備下山。回到登山口,有一隻藍腹鷴悠哉走動,不時向地面啄,似乎是在尋找食物?靜候十分鐘觀察,牠還是在路中間覓食,我只好輕輕地繞過牠繼續走,牠依然不受干擾。


11/30星期六,屋東縱走2.3K+K+7.5K

我曾向過主辦單位與工作站反映,有關十文溪南登山口因崩塌步道封閉的問題,獲得答覆為:封閉但可通行,若進入請自行負責安全。我是獨行俠,初來乍到,選擇距離工作站最近的屋我尾山開始我的假日攻頂計畫。中秋節連假曾經跟著老貝完成「波屋東縱走」(連結),當時由大雪山31.2K處北登山口經屋東,由德芙蘭步道下切松鶴,從天黑走到天黑。

這次想要嘗試不同路線,怕走到摸黑,0630起,0730抵達十文溪南登山口。跟著水管來到溪邊,後拉繩爬石頭,手腳並用。1000登頂,人多,拍過照後下切至鞍部找地方曬太陽吃午餐。山頂的人潮多是由大雪山方向來的縱走隊伍,安排開車接駁。個人覺得屋東縱走路跡明顯,路標清楚。

1230跨過欄杆至東卯山頂,豔陽高照,反射板下陰影聚滿了人,各隊伍選擇在山頂午餐,臉盆、砧板、大鍋飯紛紛出爐,四面八方傳來各群體不同的料理香味。我喜歡被太陽曬得暖暖的感覺,吸收陽光能量夠了,起步下山。東卯山步道含大道院產業道路全長約7.5K,台電保線路蜿蜒向上,步道平緩好走,遊客絡繹不絕。

4K處有一山友詢問可否跟我下山,他的隊友則準備繼續往上攻頂,我們一起走到2K涼亭交給他的另一位朋友才相互道別。1400行至3K處還有人上山,希望他們加快腳步,摸黑可不好玩啊!到大道院內走一圈參拜。1600前往公車站,有一對夫妻詢問你是否也有走屋東?在屋我尾時有遇過。真是巧,帶他們搭公車,他們的汽車停在松鶴。



12/1星期日,波津加山3.6K+唐麻丹山2.3K

算起來,這是第三次走波津加了,平均一月一次,此次選擇從捎來吊橋來回,三小時攻頂。一樣拍照後找地方曬太陽,有一處可眺望遠方山脈。波津加與唐麻丹都有走過的經驗,考慮路程與交通距離,遂將兩座山安排在同一天。

谷關七雄沿著大甲溪及台八線,每座山勢都很陡峭,除了前段之字路,步道距離短卻落差大,步階大。一天下來陡上陡下兩次,雙腳顫抖,膝蓋發燙。不禁擔心明天起連續四天要出隊執行森林調查勤務,腳力可否恢復啊。


因為這段路連續走過三次,今天一個人就東闖西闖覺得更加熟悉環境和路況,其他山友都以為我是當地人,問我住哪?我回答:谷關。將來應該也算是當地人啦。這幾天在山徑上看到不少隻藍腹鷴,大多躲在步道邊樹叢裡,看來這保育類在這片區域適應良好,不太受登山客驚嚇。


12/7星期六,白毛山?K +4.9K

星期一到四跟著學長姐出勤,進行管區的系統樣區調查,並且巡視火災的狀況,這是在林務局的第一次重裝值勤。星期三下午開始下雨,好在工作已順利完成,沒有受到天候影響。也幸好下雨,否則森林火災發生率會提高。星期五窩在辦公室整理調查資料,屋外刮風下雨,整個濕冷,看來這週末的七雄計劃恐怕要泡湯了。

周末賴床到八點,發現天氣放晴了,在被窩裡掙扎猶豫著要不要出門。邊吃早餐邊查資料,決定去造訪排名老么的白毛山。背起裝備搭公車下山,只有我一位乘客,司機詢問我要去哪裡,開啟跟司機聊天的話題,我向司機解說「谷關七雄」的活動訊息與遊戲規則,司機好奇「七雄」是甚麼?他提到,以前沒有停靠大雪山的站牌,是這幾年遊客增多了才增設的。聊到大甲溪,司機回憶以前的大甲溪發電廠不是採取溪水循環發電,大甲溪的溪水常流活力充沛,現在的溪水都被攔截,大甲溪沒有以前的壯觀。司機阿貝是當地資深的運匠,言談中傳達對於這條路線的觀察與變化。


我在馬鞍壩下車,穿過壩頂,沒有登山口指標,憑感覺挑了左邊向上的路往上走。遇見一位婆婆在掃地,打招呼問候,婆婆問我去哪。原來我的方向錯誤,過壩頂後應該往右轉的,之後就有指標了。這一段屬於產業道路,我沒把這2.7K算到,至登山口約五公里啊。


白毛山是展望最好的一座,天氣轉好,陽光下飽覽大甲溪蜿蜒群山的壯麗景致。我一個人,沒有接駁車,無法採取縱走方式,只能原路來回。聽到有人阿白縱走,多了新路線,回去查查資料了解一下。

下山後搭公車到谷關街區採買生活用品,抱著戰利品趁陽光尚在,快快回家洗衣服囉。


12/8星期日,馬崙山3.3K+2.7K+7K

沒有交通工具,只能乖乖踢馬路。從工作站開始走,走了兩個小時還沒看到登山口,有點心灰意冷。殊不知登山口是從斯可巴步道的八壯士開始計算,而我走的是松媽媽方向。1030看到往馬崙山叉路,確定了,踏上傳說中的五星級二葉松步道。

山頂上巧遇屋東的那對夫妻,與朋友一起來登馬崙山。溫度計顯示十度,陽光若隱若現,將衣服全穿上,抖著身趕緊補充熱量。下山再一件件脫下收起,取八壯士路線回程,剛好走一圈。沒有接駁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意走,但該來的躲不掉,認命地踢那2.7K。到東關路,那對夫妻也下山了,順道載我一程回谷關。



12/9星期一,兌換獎品

同事知道我完成七雄活動,鼓勵我很厲害,其實沒有那麼神。純粹是因為藉著地利之便,參加活動督促自己運動和維持體能。這七座郊山的路基明顯、指標清楚、難度不高,自己的速度慢,加上需要靠公車抵達登山口,就安排提早上路。日後,如果有新路線,擴大縱走的範圍,例如:守城大山或基隆山,可能會再度光臨七雄。

下午因公務從工作站下山至豐原,處理完事務後,搭火車至五權車站。在山上待久了,下到都市好不習慣,人多車多,好擁擠好吵雜。走到活動指定的合作商家,桃園戶外大墩店。繳交檔案,核對身分證,選擇水壺作為獎品,證書要到3/14現場頒發。沿大墩路至台灣大道二段,本想搭公車153,誰知方向錯誤,越走越遠。在山上自然形成的方向感,在都市街道上卻迷失了。發現後乾脆將錯就錯,順台灣大道走到一段,途經柳川綠川有花燈展示,人潮滾滾。


一個人走在大街上,錯過公車心情落寞,想回家,回谷關的小窩。想起2010年~2011年,蟑螂家族用兩個暑假與一個寒假的時間,五隻蟑螂一起完成七頂峰活動(建國百年 登峰造極),我們三姊妹同時完成「五嶽三尖」的紀錄。回想那時段,我們一起規劃、齊心齊力、上山下海、同進同出,途中雖然有時吵鬧發脾氣,有的時候沉默不說話,但是全家在一起有安全感,共同完成一件事很有成就感。這次七雄活動,我因為工作和地域的優勢,短時間一個人獨力完成,雖然也有成就感,但是有點孤單。

搭火車到豐原再轉搭207公車上谷關,2100回到工作站,結束今天下午的台中之行,也完成了「一個人的谷關七雄」。


連結 2011年 國家公園七頂峰活動紀錄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9.html

……………………………………………..

後記

原定三月份 舉辦公開活動,頒發完登證書與製霸徽章,因為「武漢病毒」疫情影響,擬延期到五月或六月舉行,後因為太多不定因素,七月份台中市政府改以郵寄方式處理,取消公開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4.0526 虎尾科大/鐵人三項

  蟑螂家族分隔北、中、南三地,除了年節、一年當中唯一歡聚在一起的重要日子就屬每年五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的【虎尾科技大學鐵人三項】活動。 2024 年 5 月 26 日雖然下著雨,今年不會脫皮啦!但是紫外線仍然在我們身上留下了鐵人印記。每年的這一天,我們一起歡樂玩賽、相互檢測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