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登山新聞,陸續報導幾篇台灣登山好手在海外遠征的好消息:
一、赴尼泊爾攀登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的台灣三位登山家,張元植、呂忠翰和詹喬愉,5月15日中午傳回好消息,三人清晨都成功攻頂,創下台灣首次登頂紀錄,並且已經安全下撤。
二、台灣竹科工程師曾文毅於5月22日成功登上聖母峰,已順利下撤回到加德滿都。
三、詹喬愉5月27日凌晨02:59登頂世界最高峰的聖母峰(海拔8,848公尺)。這次將是台灣繼江秀真之外,第二位登頂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
外媒體的報導,今年聖母峰的「塞車」現象,造成高達10人喪命的消息,這幾則好消息格外讓人鬆一口氣,登頂並且安全下山順利與否,真的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
蟑螂老貝分別在2014年3月、2019年3月的「登山安全研習」課程中分享「台灣高山地形環境」主題,曾提出這樣的心得:「當『天時、地利、人和』就有機會登頂成功,如果『天不時、地不利、或人不和』就有可能發生山難意外。」蟑螂老貝有40多年的登山經驗,雖然不是專家,老貝以蟑螂家族從事野營活動的案例,進行分享。
案例(一):天不時—台灣高山氣候變化詭譎,密切關注氣象變化,量力而為。以蟑螂家族2012年冬天新康橫斷槓龜撤退為例。
案例(二):地不利—台灣高山地形起伏變化劇烈,地質不穩,現場實際情形與書面或想像資料差異大,負重長程縱走,應強化應變能力。以蟑螂家族2018~2019連續兩年雙鬼湖縱走為例。
案例(三):人不和—隊員的情緒與誠信等突發狀況,考驗領隊與隊員智慧。以2017年6月八通關古道撤退為例。
老貝說,參加「登山安全研習」課程,學成之後不見得一定投入「山域搜救」,但至少,在帶著家人從事野外活動時,有信心而且有能力保護妻小的安全,「『安全』是為唯一回家的路」在各方面都適用。
6月1日起,台灣將全面開放山區的入山申請,對於喜歡山林與戶外活動的愛好者將是一大福音,雖然相關的配套措施尚未明朗與健全,我們應當先自我充實,充實自我的登山教育與登山技能,提升自我的肌耐能力與應變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