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


這幾年,台南很推崇將老舊房舍整理、改裝成為餐廳的風潮,因而,本來是不合時的舊傢俱竟然成為炙手可熱的「資源回收」商品,甚至成為小偷下手的對象。

喜歡去「懷舊餐廳」的人,不見得是有點年紀的「資深」歐氏家族,但是年輕人到餐廳多半是去體驗不同於現代用餐的空間氣氛,而歐氏家族則是衝著「懷舊」的氛圍了。看到那些曾經出現在自己記憶中的沙發、電扇、木窗、洗石子牆面,內心總會激起一些些漣漪,至於餐廳所供應的餐點的優劣,反倒成為下次是否再光顧的參考了。

魯麵.國宅.觀光城

因為居住或活動的範圍比較接近府城東區,對於南區較少接觸,因而覺得陌生。誠品嘉南區月刊專欄【城市散步美味劇場】,自民國101年起,專欄作家將逐月帶領探訪南區幾處不同特色的庶民生活面向。


二十幾年前,阿諾初次接觸台南南區時,對於和安平工業區相鄰的「大台南觀光城」碩大的牌樓,感到有點不可思議,相較於古蹟等府城印象,觀光城商場似乎「很現代」。當時,礙於只是學生,口袋空空、不敢走進觀光城探險。二十幾年後,跟隨作家的腳步,再度接近觀光城,同樣的「不敢走進去」,因為,觀光城多數的店家早已歇業,除了靠近新興國中幾處尚在營業之外,觀光城內部陰暗、沉寂,令我們不敢再深入。



觀光城內部黯淡,但是,觀光城外部的周圍卻是人潮活絡、生活機能完善的現代社區,商業活動不僅限於當地居民的民生購物,亦是安平工業區勞動以外的消費空間。住在當地的朋友特別推薦「府城魯麵」的料理,可以理解「味覺」裡面所隱含著舊時的生活記憶,強過食物的真正味道。


苦楝.苦戀

三月初,台南的氣候轉為暖和,大地一片回春的景象。經過西門路和南寧街路口,微風送來一陣陣淡淡的花香,抬起頭,呵、苦楝花開了!但是,位於林森路舊農業改良場區的這一株苦楝樹,據說是台南舊城最大的一株,怎麼還聞不到花香?在等待什麼?
         

在以前生活困頓的時代,一般人不喜歡「苦楝樹」,生活已經過得很苦了,誰願意栽種這種「可憐」的樹呢。苦楝樹和臭頭皇帝之間也有一段傳說故事哩,民間相傳臭頭皇帝朱元璋說話靈應,當其逃避元兵追殺,四處躲竄時,好不容易捱到一棵苦楝樹下打盹,適值冬寒料峭,枝果飄零,苦楝子不停的打在癩痢頭上,痛得他直罵苦楝:「你這個壞心的東西,你會死過年。」沒想到苦楝在朱元璋的詛咒下全應驗了。每當新歲交替之際,西風凋碧樹,全株呈現枯死的樣子;易腐的中空主幹,應驗了壞心的詛咒。


兩年前,前峰路東側有兩株很高大、長得很美的苦楝樹,一株位於「台南知事官邸」前面、一株位於民宅空地,當時,阿諾曾為這株苦楝樹作畫;很可惜,去年再經過,民宅前的苦楝樹被砍掉了、只剩下樹頭。困頓的時代,人們以求取溫飽為生活重心,不會在意砍伐一棵樹;如今,我們很幸運的生活安定,才有閒暇和心情、欣賞或關懷四周的環境。被砍掉的苦楝,不再開花、結子,獨留樹頭供曾有印象的人「苦戀」。農改場的老「苦楝」啊,快快展現你最慷慨的胸懷,獻給府城美麗的新葉和花香,不要讓我們苦苦思戀吧!



2012.0225 豐阿縱走 D3

D3:石猴車站眠月車站沼平車站台南


在大雨聲中,鬧鐘響了,小賴床一下。六點收好裝備,參觀廢棄車站四周環境,經歷地震和風災摧殘,車站損毀嚴重、月台傾斜。車站後方的好漢波,是昔日「阿溪縱走」的起點,天災後,眠月支線和亞杉坪林道毀壞,「阿溪縱走」就成為歷史了。

七點依依不捨的離開石猴車站,沿著鐵軌向南前進。通過傾斜的月台、到達「石猴觀景台」,「石猴」標高海拔2318m ,據說神似老猴蹲坐遠望;又從另一個角度看,酷似達摩盤坐,因此在日治時代,也稱石猴為「達摩岩」,不過「石猴」的頭部在九二一大地震中被震斷。我們沒有機會親眼看到「石猴」的模樣,只能從解說牌的圖說想像眼前巨石的原來樣子。


鐵軌沿線毎 五百公尺 設置一座大型里程碑,毎 一百公尺 設一座小型里程碑。讓我們精神亢奮的不是里程數的變化,而是今天要通過十二座隧道、十四座橋樑、兩座明隧道。


點頭燈穿越隧道沒有什麼刺激,最刺激的是走過橋樑,枕木和鐵軌被架在水泥橋墩上,站在鐵軌上就像在半空中走鋼索,往下看,是遠距離的草叢;有的枕木年久損壞、加上雨天濕滑,必需藉助登山杖平衡身體、讓腳步輕輕放下,還必須鼓起莫大的勇氣控制顫抖的雙腿,才能向下一格枕木跨出一步。

老媽向來都有「懼高症」,呆立橋端、不知所措,眼看著我們一個個都跨出步伐,不走也不行了。深呼吸、心一橫、咬緊牙根,抬起抖動的短腿、跨出一步,往下探頭、「媽啊!誰來救我?」

我們站在橋樑的另一端,盯著老媽緩慢而勉強的往前跨一格枕木,心裡就抖一次,自己走過來好像不怎麼可怕,看老媽抬腿,覺得好恐怖:「老媽加油,快到了!」費了一番折磨,老媽通過第一座橋樑,驚魂未定:「趕快幫我壓壓驚!」走完十四座橋樑,應該對於行走鐵軌的浪漫夢幻完全破滅了,根本不是電影情節那樣。


七點四十五分通過7k+800里程,旁邊是廢棄的入山檢查哨和一棟宿舍,建築物還算完好,可供過夜。至於水源,老爸指著路旁的水槽解釋:「以前的蒸氣火車,靠的是燃燒煤炭、燒煮水,運用水蒸氣推動火車;因此,鐵軌沿線設置很多這種水槽,方便火車添加水。我們昨天晚上吃的水,就是取自這些水槽的。」

十點十分抵達6k的眠月月台,遇到三個人,好巧,是上個月一起在嘉明湖山屋住宿的山友,其中兩位竟是前天從豐山往返千人洞的,他們開車繞了一圈,今天從阿里山進入單攻塔山。眠月的月台看起來很新,的確,新建完成、尚未使用,就遇到天災造成眠月支線損毀了。


老爸和家瑋各據一邊軌道,玩起平衡競走的遊戲,老爸耍詐、從後面扯家瑋的衣服,家瑋也不甘示弱、準備出手還擊,老爸擬閃開,卻重心不穩、偏離軌道,哈哈,老爸輸了。

能夠像這樣走鐵軌的機會真的不多,更何況,眠月支線沿途的森林景觀、一葉蘭的保護區、隧道和橋樑等珍貴景物,我們徹底發揮了「糜爛」的特性,邊走邊玩。剛開始,通過橋樑會恐懼,漸漸熟能生巧,不知不覺竟已經走完所有的橋樑了,十點五十分到達一號隧道的入口,遇到一群嘉義大學的研究團隊,沒有背裝備,說是要去看一葉蘭的。


因為一號隧道和一號明隧道之間的路段嚴重坍方,兩座隧道之間路基流失,我們必需攀上隧道上方、高繞通過一號隧道,攀下約30公尺 高的鬆動路基、抵達下方一處小平台、再攀著裸露的鋼筋爬上一號明隧道的地面,腳步踩踏鬆動的路基,石塊不斷的滑落山谷,要不是濃霧遮蔽視線,否則清楚看到崩坍地形一定恨驚恐。


待安全爬上一號明隧道的地面,回頭望見吊掛在半空中的鋼筋,真的有點腿軟。有山友提出重新推廣「阿溪縱走」的主張,但是,這處嚴重坍方路段地質不穩定,還要克服走過橋樑的障礙,再加上翻越松山需要相當的體能,爸媽認為要推廣為「大眾化」的健行路線不容易。


大家都餓了,天空又下著霧雨,我們決定在這座明隧道裡面避雨、吃午餐,把每個人背包的用水集中,煮一鍋豆皮香菇湯配昨晚煮的白飯和香腸。


12點午餐結束後,滿足的離開一號明隧道,準備接近文明的世界。2.9k是眠月支線和祝山支線的分叉點,鐵路1.5k和遊樂區森林步道相鄰,旁邊就是阿里山閣旅館,走到沼平車站、作為鐵路之旅的終點。


與阿昭叔叔相約的時間還沒有到,於是,背著重裝繞遊樂區。一身「奇裝異服」和身旁的觀光客完全不同,引起異樣的眼神。一位陸客問老爸:「你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嗎?」不得了,老爸被搭訕、帶離開了我們。一轉身,另一位陸客問老媽:「你的電話號碼給我,下次我跟著你們一起玩。」不得了啦!老媽被搭訕、要電話號碼,老爸你快來啊!


上一次,是在幼稚園的時候來阿里山,對於遊樂區沒有留下什麼印象,這一回,背著重裝遊阿里山,只覺得人好多。目前只有幾株吉野櫻開花,山櫻花倒是開了很多,火車也只有行駛沼平和阿里山兩車站之間,下個月才是阿里山櫻花季的精華時段,屆時大概會大塞車吧。


豐阿縱走D1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2/03/d1.html

豐阿縱走D2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2/03/d2.html

豐阿縱走D3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2/03/d3.html




2012.0225 豐阿縱走 D2


D2:水漾森林眠月神木松山石猴車站

外頭下雨、外帳通風,但是一點也不覺得冷,昨晚反而睡得有點熱哩。四點半,大伙起床用早餐、收拾個人裝備,六點天亮,穿著雨衣褲準備順時針方向環湖。大隊伍所紮營的平坦岸邊,是水漾森林四周最寬廣平坦、視野最開闊、最接近水體的區位,除了紮營區,環湖步道在樹林內上上下下,不僅沒辦法親水、也無法攝影到全景。

環了四分之一,有人認為無趣、提議往回走,經過投票表決:三票贊成繼續向前、三票同意回頭,交由老爸裁決,繼續在茂密的樹林上上下下、環湖一周。


老爸要求家成回憶上次迷途和下切到出水口的位置。走到一處比較空曠的草叢,因為地形崩坍的原因、樹林比較稀疏,家成憶起當時就是從上方崩坍地形,穿透這片空曠草叢、看到水漾的枯萎柳杉林,於是定向後、硬切下到出水口紮營的。老爸解釋,四周的樹林這麼茂密,也唯有在崩坍地形才有可能看得到水漾。

七點三十分走到水漾森林的出水口,三頂帳篷的山友們正準備吃早餐,隔著出水口招呼我們:「來呷飯喔!」台灣人慣用的親切招呼方式。出水口和溪底有一段落差,跨越出水口的倒木濕滑不好走,環湖時忘了攜帶登山杖,全靠老爸指引踏點通過。從出水口到入水口這段路,我們昨天已經走過一次了,路徑明顯而好走,和大隊伍錯車,我們懷疑這麼大隊人馬要通過出水口到對岸要花很長的時間,猜測領隊只是帶他們來「看」出水口吧。


八點十分回到營地,拔營整裝。昨天晚餐和我們隔溪對喊的一位叔叔,走近詢問妏姨:「大姐,你們今天要往哪裡?」「我們現在去眠月神木,今天要往阿里山方向前進。」「我們今天也是要去眠月神木和千人洞。」「蛤?眠月神木和千人洞是完全不同的方向耶!」「不同方向?」叔叔轉身回營地和同伴商量。

天空突然烏雲密佈,今天準備要淋雨了。八點四十五分離開營地,穿越東面的樹林向上爬升;九點十五分上到林道的三叉點、高度2020m ,是分別往松山、眠月神木、水漾森林的分叉路,因為往松山(阿里山方向)的路徑比較複雜,在往松山的樹幹上被標註「危險」兩字,地面上也設置了橫木阻隔標記。

剛才的叔叔和同伴一身休閒裝扮來到三叉點,開玩笑的說:「大姐,通關密語!」我們停頓了一會兒,終於領悟的一起喊出:「開飯囉!」

我們兩個隊伍一前一後沿著舊林道往神木前進,途經兩處溪谷地形,遇崩坍的地形,不是高繞就是下切,半小時後見到了傳說中的眠月神木。高齡4100多歳了,怎麼當年沒有被砍伐?老爸解釋,當年他就是巨木了,因為長的紮實,被用來當作鋼索的固定點,所以,沒有被砍掉。果真如此,樹上被釘著鐵製的階梯踏點、樹幹上方留著被束成一圈的鋼索,「眠月神木」比台灣第一神木「大安溪神木」稍小一號,被列為台灣第二大神木。

我們玩耍和拍照了十多分鐘後離開,十點二十五分回林道三叉點,吃點行動糧、扛上重裝,向松山方向推進。

剛開始沿林道平緩前進,在平坦的林道側開闢了一座又深又黑的大山洞,不知道是作什麼使用的?平緩的林道只不過短短的一小段,接著是陡峭的連續下切路徑,先前所有的爬坡全都還給它了;下切到溪谷地形,石塊又大又濕滑,好佳在沒有流水。上溯一段後,離開溪谷,又是陡上的路徑,簡直耍我們嘛,下的很深、又上的很陡。十一點半上達林道15.8k的酒瓶營地位置,我們在霧雨當中吃午餐,天氣明顯變差了,午餐後大家露出疲態。
 

溪谷沒有水,老爸下令在石頭凹處盛裝一些伏流水,以防摸黑或緊急紮營。開始挑戰本次行程最累的路段,連續兩個小時的超級陡坡,完全沒有辦法停頓休息,家成領軍低著頭、頂著細雨、一步步的往上爬,一點緩和喘氣的地形都沒有。兩點上到林道,看到小段鐵軌,但是,不要高興得太早,這段平緩的林道才短短20公尺 又消失了,接著是拉著繩索繼續陡上的地形,上到稜線,總算嚐到比較緩和的箭竹林和二葉松林。我們在霧雨中穿越箭竹林,手套全都溼透,很不舒服。約三點鐘,和一隊伍錯車,他們從阿里山方向入山,計畫今晚宿水漾。

三點半,在死拖活拖的情況下,登上松山的界碑,標示「大正六年三月嘉林局」的字樣,松山三角點在下方、高度2557m ,是本次旅程的最高點。用行動糧果腹,補足體力、打起精神,向今天的營地出發,從松山迂迴陡下、穿梭濃密箭竹林,下坡比上坡還難走,老媽抗議:「是誰說這是『輕鬆糜爛』的?」老爸陪伴老媽走在最後面,家成帶著「年輕的」向前衝。

五點二十分終於接觸到平坦的地形,看到懸在半空中的鐵軌,這裡就是眠月支線的最後崩坍中斷點。儘管天色已經漸漸暗了,看到平坦地形和鐵軌,精神為之一振,不想在路上緊急紮營,振臂一呼,我們一定可以走到石猴車站的。沿著鐵軌向南前進,還看到廢棄的板車、山葵園,心情好興奮。


「眠月」支線的由來,是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日人從事鐵道工事及森林調查時,琴 山河合 博士沿著石鼓盤溪考查,有一天晚上躺在大石上睡覺,看見明月緩緩爬上山頭,他有感於阿里山的自然美景,因而命名。


眠月石猴支線,原本是日治時代為了開發眠月、石猴一帶的森林而建,直到1973年十二月才開放觀光,鐵路支線終點叫做「石猴」,原本是一塊高約30公尺 的巨石,形如老猴凝視遠方而得名。

約六點,濃霧中看到一座「 九公里 」的里程碑,隨即抵達廢棄的石猴車站,雖然只剩下屋頂和柱子、沒有牆壁擋風,能夠在深山有一處遮雨而且平坦的地面,真是如獲至寶。

分工合作:老爸取水、老媽和家齊準備晚餐、妏姨和家成家瑋整理睡覺的區塊。車站高度約2300m ,加上天候變差,今晚明顯寒冷許多。晚餐後,妏姨掏出今晚的「慶功宴」爆米花,老爸泡茶,在石猴車站享受山旅的最後一晚。

 

豐阿縱走D1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2/03/d1.html

豐阿縱走D2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2/03/d2.html

豐阿縱走D3  https://cockroach-family.blogspot.com/2012/03/d3.html


 


「輕」露營

  從小蟑螂幼兒時期開始,蟑螂家族的二日以上的戶外活動幾乎都採野營方式,因此對於餐風露宿的野營一點都不陌生。這幾年,台灣吹起「車露」與「露營」的休閒風,將休旅車改裝為露營車,或是選擇風景優美、服務設備齊全的私人露營場,遠離塵囂、放鬆耍廢,屬於「豪華型」的露營休閒方式。 家齊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