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7 社區影像讀書會


在全國三級警戒仍未解除之前,為減少群聚與人員流動,一些課程與會議多改採「線上」方式辦理。

新竹縣文化局社區影像紀錄培力計畫 線上影像讀書會」第二場活動主題為「遷徙」,規劃兩個與華僑遷徙的紀錄片作品,一為阿諾2020年的作品《選擇》,另一為陳蓮韻母子的作品《大陸 馬來西亞 台灣》,阿諾獲邀當天參與線上會議並分享。



以下為 曾吉賢 老師對於讀書會活動的介紹文:


驕傲的遷徙印記

這次新竹縣文化局社區影像培力計畫線上影像讀書會選定了「遷徙」作為主題,邀請了台南中西區公所去年的培力成果影片:「選擇」,由翁秀嬋導演製作,以及106年度新竹縣影像培力計畫產出的影片:「大陸馬來西亞台灣」由魏子恩、陳蓮韻母子共同製作的影片,展開跨縣市影像交流與對話。

去年,台南中西區公所在經過四年社區紀錄片的培力後,決定紀錄的觸角轉向自己的家庭故事,指導老師曾阿賢希望學員以紀錄短片及故事箱策展的方式,述說自己的家庭記憶。雖然只有八周的時間,當看見秀嬋影片的第一鏡是自己翻開了兩本「無國籍護照」時,課堂上學員們先是驚愕,再來是發覺身旁的朋友與自己有著不同的生命境遇。秀嬋導演在影片裡雖然是談著自己家族在緬甸的遭遇,並藉由歷史重返指認緬甸仰光權廬22街六歲時的場景,叔叔與姑姑們談論著祖父輩在緬甸打拼,也描繪後來被排擠與迫害的遭遇,秀嬋導演的影片不只是家庭記憶,不只是當地聲音的記憶,是自1967年到1969年緬甸發生排華運動重要的華人遭遇,是歷史印在個人家庭重要的史料。

記得陳蓮韻女士剛來新竹縣社區影像培力營時,一直被拍攝題材困擾,自認是家庭主婦的她謙虛自己對社區認識不深。指導老師曾則鳴建議就談自己華人的身分與經歷,這一談串起了家族從中國大陸到馬來西亞,進而蓮韻帶著這樣的文化背景來到自己的家庭。影片的主軸雖是單純父親在馬來西亞的奮鬥歷程,卻是對著陳蓮韻母子述說,繼承與延續更彰顯家庭口述的重要。子恩手做富童趣的遷徙歷程動畫,家旁種著咖哩原料的植物,這些影像更深刻不忘本的作者意識與動機。

記得我曾經擔任文化部新住民社造計畫的訪視委員時,到了一些縣市聽文化局處的簡報,我常提醒要留住新住民身上的原鄉文化與意識,這無關是否要融入台灣或愛台灣膚淺的表態,而是標榜多元的台灣能否互相尊重的指標。

期待大家參加6/27日早上十點的線上影讀會,由許伯鑫導演主持與談,我們線上見。


即時看:

.選擇:https://youtu.be/EUwHQL7NeRk

.大陸 馬來西亞 台灣:https://youtu.be/ZX2HVuf333U

.分享會開始時間:110/6/27()上午10

GOOGLE MEET會議室:https://meet.google.com/oyc-xipx-


會議中,阿諾分享:

(一)感謝老師臨門一腳

阿諾從2017年到2020年累積拍攝與「家族遷徙」相關的影像,口述歷史訪談的對象的居住地遍及台灣緬甸香港、澳門、美國等地。四年累積並整理了許多素材,進行剪接時,卻遇到關卡。感謝中西區公所與曾吉賢老師的臨門一腳、踢中要害:(哈哈,老師像武林高手。開玩笑啦!) 

1.為了完成老師指定的小作業,阿諾翻拍了50年前的護照封面,一個完全沒有圖案或國家名稱的護照封面,發現,「空白」比「圖像」更具張力,並且,激發探究事件的好奇心。靈光乍現,對,就從這本特殊的護照作為說故事的「切入點」。 

2. 課程尾聲,曾老師就同學策展的「故事箱」,提出思考性的議題:作者如何與作品產生互動與連結?」作者的影像不一定要出現在作品裡面,可用其他形式呈現作品(主角、物件)對作者的影響。叮咚!老師的的臨門一腳,踢中阿諾的豬腦袋,將現在與過去台灣與緬甸不同時空背景的人事物,用「縫紉機、烏鴉、小販的聲音」做情境的轉場與銜接。


(二)感恩爺爺的選擇

無論是國與國之間的跨海遷徙,或是殖民與被殖民的牽動,或是像台灣1950年代「島內移民」,台灣鄉村的年輕人在國小或國中畢業後 就離鄉背井到陌生的台北打拼。這些遷徙故事沒有對與錯、優或劣,故事反映的是在當時大環境與大時局下的小市民求生存所做的「選擇」,並且概括承受選擇之後的所有無奈和艱辛歷程。

50年前,阿諾的幾個親戚因故無法離開緬甸,如今得面對政變的混亂。當年,也有一些親人選擇移民香港,在2019「反送中」事件擴大時,阿諾詢問「搬來台灣」的意願,他們說:「50年前經歷了緬甸恐怖的排華暴動,以及移民的辛苦過程,現在老了,沒有勇氣與力氣再來一次了。」選擇繼續留在香港。

對照目前居住在香港與緬甸的親戚,衷心感恩爺爺50年前做了離開緬甸、移民台灣的選擇,讓我們有不同的成長環境,讓阿諾有機會在這裡向大家學習。


------------------------------------------------------------------------------------

線上會議留言與問答:


1.邱淑琴:

秀嬋導演補充說明他的影像中,老師引導使用深刻的聲音當作轉場,

而且真的有錄到,真棒,見識到了做紀錄片過程當中老師說的指導真的很重要,謝謝老師。


2.BEN CHEN

想問問兩位導演,在紀錄家庭故事的過程中,是否有遇到家族中親戚的反對,或是有親戚拒絕被拍,是否有說服他們協助完成影紀錄的過程?謝謝。

阿諾回復阿諾屬於大家庭,沒有受到反對,反而是因為人多,長輩們客氣的相互禮讓:由某某代表就好。


3.BEN CHEN

想請問兩位導演,因為家族的主體是很大的,那拍攝紀錄片時,

為了影片的流暢性跟聚焦主題,通常會忍痛把一些內容刪掉或是處理主題。想請問兩位導演,是否有發生這種情況,然後最後是怎麼聚焦或選擇要拍攝的主題跟內容?

【阿諾回復】受作品長度15分鐘以下的限制,真的必須割捨很多素材,例如:二姑因故不能一起移民而悲痛萬分、爸爸如何化解有心人士阻擾爺爺出境,來台初期被警備總部跟蹤觀察…。割捨後,以完整表達家族遷徙的來龍去脈為主軸,進行收斂與剪輯。


4.LO薇妮

在海外的華僑,對於過去兩岸的緊張時期,對於台灣或中國的訊息,

通常會如何得知?在海外看台灣的狀態是什麼?

【阿諾回復】50年前沒有網路,全賴「僑社」提供資訊,而僑社的政治立場(左派或是右派)避雷分明。阿諾住在仰光22街,住家的對面是名為「權廬」的僑社聚會所,男性華人經常在「權廬」聚會、喝茶聊天,交換資訊。當然,消息來源與資訊內容不見得完全客觀與正確。


5.youquan jan

請問2位導演,拍完紀錄片,對個人或小孩有所影響嗎?

【阿諾回復】從輩分來講,阿諾是來台第三代中年紀最年長的,具備緬甸與台灣的生活經歷,紀錄家族遷徙故事的責任「捨我其誰」,完成《選擇》是這項責任的首部曲。這個紀錄片讓第四代的小孩理解自己身上有著特別的基因,讓同為第三代弟弟妹妹們領悟父執輩以前常掛在嘴邊的「廣東廟、22街、權廬」與我們生命的連結。妹妹說:小說寫的暴動原來都是真實事件,而我們的父執輩就是歷史故事的主角;感謝爺爺奶奶和爸媽叔叔姑姑們是這麼勇敢又有智慧,用生命保護並延續這個家。


6.許應煒

其實剛很想問,華人身份的感想?其實講華僑,都是一部心酸史,畢竟離開原鄉到異鄉去討生活

【阿諾回復】剛開始對於自己屬於「少數、異類、非在地」感到自卑,漸漸理解與認同自己的「特殊性」後,覺得擁有不一樣的生命印記是一種驕傲。就如同,我們何其有幸,經歷9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現在一起被新冠病毒關在家裡面對螢幕講話,開天闢地以來不是人人都有這種特殊經歷的,感恩生命中所有的好與壞。


7.鄒曉青

我覺得可以多聽大家的想法,就像秀嬋姐提到五十年前的緬甸社也有各方說法,每個家族做的決定也不一樣。


8.alice wang

看到蓮韻跟父母同框的畫面很感動,看到蓮韻及其父母身體力行對下一代的影響力,覺得超棒


9.倪可

(1)二叔 三姑 四叔 的對剪,呈現排華 政策成身心上的影響,當時想用這種方式的想法

【阿諾回復】阿諾的原生家庭人多很熱鬧,會在週日假期烹煮緬甸料理聚會聊天回憶緬甸的種種,後來各自成家立業,聚會的機會少了。將訪談畫面交叉剪輯,一是回味以前聚會聊天的對話情景,二是呈現每個人對於暴動事件所關注與在意的點並不相同。


(2)仰光唐人街22條街上,有你6歲的相片,看的時候自己補腦,以為會有現在的你

【阿諾回復】當時只專注跟著母親重返現場,紀錄爺爺與爸爸的足跡,沒有想過將自己放入畫面。下次再有機會重返現場,阿諾一定會站在同一地點,對照一下。


(3)想請教陳正華先生:廣播電台從動盪的年代到現在,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10.alice wang

蓮韻爸爸說了很開心透過女兒及孫子的紀錄片完成自己的夢想,讓大家有機會了解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展現紀錄片串連的巨大價值!


11.邱淑琴

請問老師,社區紀錄片不會紀錄到政治方面的嗎?


12.yuchin huang 黃宇振

老師現在提的庶民影像紀錄跟帝王歷史的對應,非常精闢


13.鄭淑芬

現在知道老師為何拍攝「時代的臉」系列了,因為那代表小老百姓真實的樣貌


14.許應煒

今天蠻精采聽的,看的很過癮


15.倪可

想請教子恩手做富童趣的遷徙歷程動畫,當初的想法以及製作的過程,完成後的感覺


16.彭桂香

謝謝兩位導演,你們都好棒棒!許伯鑫老師關於紀錄片的論述也很珍貴,也謝謝月松姐的推薦,今日收穫良多。


17.洪淋茹

綠色小組:https://greenteam.tnnua.edu.tw


18.蔡淑菁

今天收穫很多,謝謝兩位紀錄片導演的分享,謝謝主持人與大家。有事先離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輕」露營

  從小蟑螂幼兒時期開始,蟑螂家族的二日以上的戶外活動幾乎都採野營方式,因此對於餐風露宿的野營一點都不陌生。這幾年,台灣吹起「車露」與「露營」的休閒風,將休旅車改裝為露營車,或是選擇風景優美、服務設備齊全的私人露營場,遠離塵囂、放鬆耍廢,屬於「豪華型」的露營休閒方式。 家齊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