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7 大埔/連日馬拉松

嘉義大埔湖濱露營區是一處非常優質的免費露營場地,場地寬廣平坦、有山有水風景佳,廁所等設備俱全,適合家庭或者學生團體聚會活動。由早起鳥協會主辦的大埔「連日馬」活動,週六、週日假露營區連續兩天的馬拉松競賽,是農曆過年前的最後一站,讓蟑螂家族有機會運動健身,也順道認識大埔的麻竹筍產業。

日本人在台灣建造八座監獄,拆了七處,目前僅剩下嘉義一處。嘉義 舊監獄,建於1919年,被列為 國定古蹟。全世界目前僅存兩座「賓夕凡尼亞式」監獄:一座位於日本北海道「網走監獄」,是易地遷建的,並非原址。唯一的原址,就屬「嘉義舊監獄」。

日本人在台灣改良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將屋頂增加了通風和採光的設計,因應台灣潮濕悶熱的氣候。囚房和廊道的天花板並非密閉而是簍空的,管理人員行走在天花板上面,兼具通風和監視受刑人的功能。

台南舊監獄也屬於「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具備五個放射狀囚房廊道,可惜已經被拆掉。興建為:大億麗緻酒店與新光三越百貨等。

台南舊監獄的中央控制台,監控五個廊道,規模比嘉義的大,又稱為八卦樓。台南舊監獄拆除時,八卦樓被遷到歸仁新監獄,目前損毀嚴重。

慶幸,嘉義舊監獄被保留下來,有機會讓我們認識與見識它的無價。

日本建造的監獄,中央台內部供奉天照大神,國民政府接手管理,用漢人的方式接續供奉,當監獄遷往新址,天照大神也會跟著搬新家。

嘉義監獄1994年遷往嘉義縣鹿草鄉,曾向天照大神擲茭請示,神明表達不願遷移,因此,嘉義舊監獄雖然廢棄不用,管理人員仍然每日上香祭拜。為了方便性,在地面增設香案與香爐。


民國57年之後,才有沖水馬桶的設備。1919年當時,是使用檜木做的便盆。

1919年使用整株檜木製作的實心的大門很珍貴,雖然和1930年改建的廊道拱門的規格不和,仍然被使用到現在,一百年了。

受刑人運用廢棄的監獄囚房鑰匙創作的藝術品。監獄的囚房的鑰匙為同一規格,牢房的管理人員不需要身上掛著一大串的鑰匙,也不需要核對囚房號碼與花時間搜尋對應的鑰匙。


嘉義縣文化局主管的監獄舊宿舍群,屬於日式丁種官舍,連棟四間為一個單元。承包團隊自費修復後,可以免費使用五年。


麻竹筍是嘉義縣大埔歷久不衰的代表性特產,六月到八月採收竹筍,可以加工一整年,量大必須使用天車施作。只要山在、土地在、技術在、人在、精神在,特色產業就可以歷久不衰。

氣象預報說連續一周的冷氣團,還發布低溫特報。黃昏有如此美麗的夕陽,隔天一定是艷陽高照,住在南部很幸運,好山好水好所在。

尋水.巡水

「穩定而可靠的水源」是我們從事野營活動選擇紮營地點的重要指標,更是影響整體行程、關係生命的重要關鍵。自古以來,「水源」是形成群居聚落或是引起爭鬥的因素,例如: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農耕聚落沿著溪流群居,部落之間經常為了水源紛爭不斷。

現代的自來水系統普及方便,但是,鄉村的農耕仍然需要受到水利會的配水措施限制,或是就近抽取地下水因應;山區則必須自行尋找天然水源,搭設引水管線與儲水設備,供應生活與栽種或養殖所需。

蟑螂老貝的朋友,在美濃山區的一處私人休閒農場,近幾年因為季節變化異常,以及周圍更多農耕用地開墾而增加了用水量,山泉水的供應變得異常不穩定。


老貝利用假日時段,上山巡視並清理引水管線,重新整理並匯集水源。農場主人飼養的狗兒,興奮的跟著老貝的腳步上山,沿途尿尿留下記號,到達水源地,老貝埋頭整理水線與集水桶,狗兒則蹲坐一旁靜靜守衛,非常盡責的狗兒。


朋友引用山泉水供水池養魚,池底汙泥沉澱加上腐木的褐藻,池水呈現不正常的紅色。完成尋水與巡水的工作,老貝換上防寒衣,下水抽汙泥。冬天枯水期的水量少得令人擔憂,泡在池裡清理魚池凍得冷吱吱,更別提農場裡的除草、翻土、修枝、劈材等經常性的工作則是讓人腰酸背痛與汗流浹背。有人笑朋友住在荒郊野外「好山好水、好無聊」,實際體驗後,農場一年四季從早到晚 永遠有做不完的工作,一點也不會無聊。


備糧.備戰

五隻蟑螂分隔南北兩地,上班的有請假的限制,就學的又有寒假暑假實習的困擾,蟑螂家族的山林活動因而緊縮在寒假與暑假各一次,而且,必須半年前就預約空檔。

半年前,預約了今年寒假的野營行程,當一切行政作業與體能訓練準備就緒,就剩下裝備和糧食了。真的很慶幸我們住在南部,老天爺總是提供充沛的陽光讓我們曝曬香腸和菜乾,讓我們能夠經常性的跑步或游泳練體能。

長程縱走的糧食和裝備重量是最大的負擔,蟑螂家族對於食物的要求不高,不求美味享受,只求吃飽補充體能,尤其我們的負重能力大不如年輕的時候身強體壯,糧食的準備力求精簡輕量化。


睡袋與防寒防雨裝備、燃料與餐具、外帳與繩索、通訊設備與電池、飲用水與求生設備等基本配備10公斤,大背包、鞋子與登山杖3公斤,這些都是必要而且不能少的重量。只能就吃下肚的食物方面想盡辦法減輕負擔,每人晚餐食物平均重量200公克,每人一天的行動糧(含早餐的三合一麥片)重量約 400公克,一人一天的食物重量為600公克,十天縱走的食物重量為六公斤。合計,出發時的裝備重量應為一人20公斤,考量身體的負荷,再求精簡與共用設備,最後的揹負裝備為:阿諾12KG,三隻小蟑螂分別16KG+17KG+18KG,蟑螂老貝26KG

在高山上,計畫一天只開火煮晚餐,每天晚餐就是米飯配香腸,外加一鍋菜乾煮的湯。一個月前開始,將香腸和高麗菜、金針花等,陸續曝曬在陽光下,除去水份,充分乾燥後的食物,既可減輕重量,又可以延長食物保存的時間,這是學習原住民上山打獵後將獵物烘烤乾燥的原理。最重要的,在自然的山林環境中,吃著由天然紫外線曬乾和殺菌的食物,更覺得能量加倍。蟑螂家族走進山林,為的是五個人在一起體驗自然與原野,為的是追尋山林故事,食物的口感好壞不是考慮的項目。

前些日子,朋友從日本旅遊回來,送了一些乾燥的鰹魚片和櫻花蝦,正好作為這趟山旅的加菜料。

目前為止,高山上還沒有下雪的消息,預期今年是個暖冬。希望老天爺賞臉,提供陽光普照的好天氣,讓蟑螂家族完成追尋故事的夢想。

2024.0526 虎尾科大/鐵人三項

  蟑螂家族分隔北、中、南三地,除了年節、一年當中唯一歡聚在一起的重要日子就屬每年五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的【虎尾科技大學鐵人三項】活動。 2024 年 5 月 26 日雖然下著雨,今年不會脫皮啦!但是紫外線仍然在我們身上留下了鐵人印記。每年的這一天,我們一起歡樂玩賽、相互檢測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