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四個月努力
手工立體繪本終於成形
連同封面設計 精裝書裝訂
完全由自己手工製作
這幾年
愈發感受到民間的「文化活力」
勝過公部門千萬倍
兩年前開始關注安平「風獅爺復育計畫」
一群安平在地的「愛鄉愛土」的人
在不申請公部門的補助前提下
自發性發起的「文化活動」
2016是計畫的第四年
一群陶藝/音樂/藝術/文史等愛好者
希望用五年時間
讓安平的屋頂上再度回復風獅爺的樣貌
這計畫可愛的地方
是志工創作風獅爺
提供平台媒合
讓安平住戶選擇作品
免費安座在自家的屋頂上
強調風獅爺的創作性
而非它的宗教性
創作的志工多為素人
一群人被吸引聚集在一起
聚精會神的捏陶 上色
這一股「做事」的力量
令人感動
阿諾參加今年的復育計畫
不只捏陶和上色
也參與窯燒的過程
欽佩這一群志工
24小時不眠不休守住這一窯火
恭恭敬敬對待每一項作品
無論作品是否被媒合站上安平的屋頂
日後經過安平
一定會抬頭關注屋頂的風獅爺
每一尊都精彩
每一尊都不一樣
瓦將軍╳風獅爺=千里眼╳順風耳
一對合作無間、互信互諒的好夥伴
擁有帝寶級的席位
盡情享受安平的陽光、海風與四季變化
樂於承受守護大地的超級任務
(一)日期:2016年06月06日~06月11日
(二)成員:蟑螂老貝、小強一號
(三)紀錄
算不清楚「槓龜」多少次。家成去德國(交換志工一年)之前就撤退兩次,家成在德國的那一年,蟑螂家族成功縱走,家成因此少了「新康山」。回國後曾經多次計畫「新康橫斷」,都因為天候因素而「槓龜」,端午節假期總算順利縱走。
D0:6月6日台南—向陽派出所
家成畢業典禮結束,加上老貝「南搜」的訓練課程下課,星期一清晨整理裝備,十點十分出門。老貝還得到仁德附近工作,十二點半在歸仁吃午餐,天空開始飄雨,老天爺很考驗我們呢!
十三點半上高速公路,兩小時後通過大武。經過關山買晚餐,進入南橫公路,天龍飯店派出所附近明隧道施工的因素,公路182K~184K封閉管制。晚上八點抵達向陽。前往向陽派出所繳交入園和入山證明,登記車號、檢查證件,確定採取原路往返。
派出所員警問我們要不要睡大廳,感謝好意,明早得打包裝備,擔心吵人清夢,婉謝員警的好意。
在露營區吃便當,員警杜先生出來和老貝聊天,談到在這裡工作30年了,曾參與無數次的山難救援,曾經有一次,一位大學生在嘉明湖游泳死亡,打撈上岸屍體全是黑色,佈滿水蛭。曾有一年中秋節,幾百人上嘉明湖,報案一人失蹤,沿稜線卻找到一個上吊的人。搜救山難曾發生好多事,嘉明湖算是知名的登山路線,也是發生意外的熱門景點。杜先生還說到嘉明湖是活的,經儀器探測湖裡面沒東西,但奇怪有氣泡產生。又聊到黑皮和安順叔叔等幾位經常在山區工作的叔叔們,據說明天將有九十人上山,九點半躺平睡覺。
D1:6月7日向陽—嘉明湖停機坪
四點起床,早餐後家成走向大門,報備上山、以及今晚的住宿點。老貝隨後抵達,管理員見老貝就認定:「一看就是老手,經驗應該很豐富,但還是要宣導一下…,這是我的電話…。」
五點二十分出發,途中遇到一隊人,這麼早?可能昨晚住向陽的吧,天亮趕下山。六點抵觀景台稍作休息,四十分通過登山口,七點五十分到達向陽山屋,壁上溫度計顯示十度。坐在山屋走廊吃粽子,老貝講解作圖。
八點三十分再度上坡,九點二十通過黑水塘,十點十分上稜線。十一點半通過向陽登山口,因為前幾次的「槓龜」都登過向陽山,今天決定不再上了。十二點走進嘉明湖避難山屋,只見幾位原住民。
睡午覺後,十三點十分離開,十二點通過北峰。三點十分在三叉山登山口,決定不攻頂。迎面一條好長的人龍,等候會車,竟然是家成學校社團的夥伴所帶的隊伍。五點十分經過嘉明湖叉路,再向前行,在停機坪搭起外帳,開始下雨。這次只有老貝和家成兩人,使用老貝大縱走的時候特製個人用的外帳,很溫暖但不通風,材質較厚也不透光,兩人睡裡面,露宿袋的外緣被雨水淋濕。晚上十一點,老貝起身檢查外帳,好險風雨不大。
D2:6月8日停機坪—桃源營地
三點半起床,外帳空間小不好打包裝備,早餐後先拆除外帳。整裝後開始上路,六點通過南二段和新康的叉路指標,距離新康13.4k。在路邊看天池取水,七點半通過布新營地,距離新康10.7k,這是前幾次「槓龜」行程的最終點,再往東是家成未走過的路線。沿稜線前進,是又臭又長,沿途無明顯地標物,不知走到哪,雨後的路面濕滑又陡,箭竹濃密,以前都有家瑋和家齊聊天,這次可能是沒有聊天對象,走得心情很差,有點不耐煩。
十一點五十分打電話向老咩回報,決定更改計畫縱走到南安,請老咩聯絡「小米酒叔叔」幫忙接駁,老咩提醒中央氣象局發布大雨特報。十二點半看見路邊一些機械殘骸,老貝說是一把槍的裝備,那紀錄上的飛機殘骸在哪裡呢?
十三點四十分抵達桃源營地,一隊四人隊伍從布新到達紮營。他們撿到一隻山椒魚,向老貝詢問水源點。老貝和家成也不想走了,今天早點睡,明天摸早黑吧。就在下方營地紮營,十四點四十分出發取水,他們說來回約半小時,老貝在半路看到一小窟活水,就決定取用了。
將山椒魚放回大自然,晚餐後研究路線,十八點天還沒暗呢,躺平睡覺。
D3:6月9日桃源營地—松樹營地
三點起身,收好裝備四點二十分上路。六點四十分通過連理山,七點五十分最低鞍部,八點半抵達黑水塘。八點四十五分經過草地營地,這裡好漂亮,中間是草地,周圍箭竹草坡,最上面是樹林或大石,很適合探險。
九點十分到達新仙山營地,本應該先搭外帳的,老貝又改變主意,說攻頂後要殺下去。整理輕裝九點半上路,在陡直的斷崖拉繩陡下。十點半經過最低鞍,又再一路陡上,步階落差都很大,很懷疑老咩的腿短,當初是如何克服這些地形障礙的?(老咩的耳朵是否感到癢癢的?)
十一點四十分,感謝老天爺啊,家成總算登上新康山頂啦,算不清「槓龜」多少次,終於成功登上新康山!老貝電話向老咩報平安,並確認接駁,老咩叮嚀西半部連續多天雨勢很大。十二點十分離開山頂,十三點五十分返抵新仙山營地。整理重裝後開始陡下,經過松針營地時還早,決定繼續往前推進。十五點三十分找到一處平地,又開始下雨了,加速搭營動作。
一面準備晚餐,一面核對地圖,所在位置接近下切點。十六點,四人隊伍通過我們的營地。十八點半準備就寢,雨勢卻增大,小小的外帳滲水,晚上八點半挪移營帳位置,家成睡著了,老貝說這場雨下到半夜十二點。
D4:6月10日松樹營地—帆布工寮
三點半起身,四點五十分上路。下切陡峭又濕滑,天空飄起小雨,下下停停。六點二十分經過平坦地形,是原住民之前的開墾地?還是聚落遺址?是否有駐在所?或是勘查道遺址?六點五十分接到八通關古道的登山口,指標顯示距離抱崖2.2k。
八點到達抱崖山屋,果然如傳說中的「風景優氣氛佳」,旁邊有條溪流,若可以下溪洗澡多棒。九點通過流籠設備,繩索斷裂,但不管繩索有無毀損,都需要別人幫忙拉引,這無法自己移動,這樣的設計如何自救呢?搞不懂。
十點十分抵達十里駐在所,好大的駐在所基地,真像城堡,順著懸崖而建設,老貝說這是唯一背對溪水的駐在所,因為地形太優了。十一點半到達山陰,十二點十分通過多土滾,下雨了,必須穿上雨衣。十三點十分經過「綠」駐在所遺址,在溪澗裝行動水。十四點十分到達瓦拉米,今年過年我們全家住過的山屋,拍照後盡速閃人。
接下去的路徑是家成走過的啦,沿途老貝不停碎碎念:「記得在吊橋附近啊!很明顯的,怎麼找不到?」十五點半看到帆布工寮,工寮空間二廳一房,以前應該是一個很大的獵寮,地基大,有邊坡,位置又隱密,可俯瞰古道,或許是駐在所遺址。取水擦澡,準備晚餐,泡茶聊天,作圖記錄風向、距離、高度,核對GPS。好奇怪,現在是端午節連續假日,怎麼沒遇見其他的登山隊伍?老貝談及那四位學生很強,也唯有年輕的學生體能和膽識都夠,跟著地圖和資料就計畫從華巴諾下稜線走到大分探勘。晚上八點準備睡覺,下大雨、悶熱、地又不平,天啊,蟲子好多,全身好癢。
D5:6月11日帆布工寮—南安─台南
四點起床,全身癢得受不了。五點半上路,雨況下下停停,家成只穿雨衣不穿雨褲,老貝更沒穿雨衣,因為太悶熱、雨衣裡外都會濕。六點到達黃麻,七點十分抵佳心,九點半到達登山口,距離與叔叔相約的時間還很久,我們在涼亭等候。
家成觀察古道沿路的解說內容,發現其實可分三大系統,一是布農族語的原始意義,一是日治時期日本人用相似的日語發音所作的解釋,三是國家公園的宣導解釋,例如:布農族語的「瓦拉米」是「跟我來、大家一起、集合」的意思;日本聽了「瓦拉米」地名,很接近日語的「蕨類」,所以在這裡設置「蕨」駐在所;而國家公園規劃為避難山屋。一般文史資料只見日治時期的內容,布農族語的解釋,是路上遇到一群營隊活動,原住民向學員作的解釋,從營隊成員的穿著與外貌判斷,學員的組成不是原住民,有外國人,多為生活在都會區的成員。
等候接駁車的時間,老貝和營隊的嚮導聊天,聊山區的生活和景象,嚮導談到台灣的山區二千公尺以上就沒水鹿,以及一些論調。老貝事後無奈的感嘆,可能現在很多原住民的後代也很少在山區生活了,擔心這樣的營隊活動傳達了不完全正確的知識和常識,純粹只帶給學員淺淺的「山區體驗」,隨隊錄影作為活動紀念,意義有多深?
連續假日,造訪步道的隊伍寥寥可數,除了上述的營隊,還有幾個家庭隊伍,小孩子們走得一臉不高興。家成在大學期間,曾經到國小校園帶領學童課後活動,因而特別關注小孩子的反映,加上自己從小的經歷,認為瓦拉米步道雖然平坦好走,不適合帶小孩「玩」,沿途景觀和變化太單一、太無聊,除了「歷史意義」之外,對於小孩子「玩」的吸引力太弱。同樣具備歷史意義的八通關西段、東埔到八通關駐在所之間,反而比較「有趣」,斷崖地形、八通關大草原、駐在所遺址,比瓦拉米的吸引力強烈。
另外,家成也覺得「能高越嶺古道」的路線則適合較長程的親子活動,家成想起孩童時期,沿途欣賞瀑布、爬到天池腳踩冰塊、在草原奔跑、登上稜線看日出的歷程,印象很深刻。
中午十二點半,小米酒叔叔開著老貝原本停在向陽派出所的車出現,準備回程。路上接到向陽派出所員警杜先生的電話,關心下山的狀況以及車輛「不見」了。
( 這段前言,原寫於 2003 年,為了作為部落格目錄並置頂,必須不斷更動該網誌的發布日期。 ) 登山﹑健行及露營是我家最平常的休閒活動,因為爸爸及媽媽愛好大自然又喜歡運動,因此我們姊妹從小就常跟著爸媽一同到野外『餐風露宿』。媽媽透露:當我們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就曾跟著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