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進駐市定古蹟「郭柏川紀念館」之前
阿諾曾經是永仁高中圖書館的志工成員
應學校主任與老師的邀約
回學校分享「蟑螂家族」的親子登山故事
度過愉快輕鬆又溫馨的下午時光
中華日報 記者 林雪娟 2015-10-24
熱愛爬山的夫妻檔周銘倉、翁秀嬋,婚前因山結緣,婚後生下三仙女後,也開始帶著孩子體驗登山樂趣。暑假期間,這個別號「蟑螂家族」的登山家庭,花了十一天時間完成「中央山脈南三段」縱走,媽媽翁秀嬋完成百岳心願,周家姊妹則累計攀登台灣百岳九十九座。
周銘倉從事冷凍空調維修工作,外號「蟑螂」,具有三十多年登山經驗,是山難搜救志工;翁秀嬋離開職場後,從事插畫創作,外號「阿諾」,個子雖嬌小,體能卻不凡。夫妻倆喜愛登山活動,於是帶著三個女兒一起接觸大自然,一家縱橫台灣山林十六年。
十六年前,當老三只有兩歲時,夫妻倆開始規劃每年寒暑假,帶著三個女兒接觸台灣高山,從兩天的單攻行程,逐漸增為五至八天的高山縱走。許多爬山地點再度舊地重遊,不同以前是夫妻同行,如今則是全家總動員。如新婚時,夫妻兩人由東向西縱走「馬博拉斯橫斷」,二十年後,一家五口反方向縱走「馬博拉斯橫斷」;婚前兩人定情於「中央山脈南三段」縱走,如今帶著孩子重走一遍,翁秀嬋也在東郡山完成百岳心願,女兒們也累積攀登九十九座,只剩最後的「玉山北峰」。
翁秀嬋也將十六年來「蟑螂家族」登山故事,收錄在部落格「我們的足跡」,除是一家人共同回憶,也分享給同好;該部落格陸續獲得林務局部落格競賽第一名、教育部落格大賽「最佳家庭教育獎」及林務局「步道藝文活動」徵文比賽第一名。
登山對周家人來說是興趣外,也是回饋社會方式。周銘倉以專業知識,擔任山難搜救志工,當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他放下工作救災,周家姊妹並隨同爸媽與一群登山同好,前往嘉義阿里山鄉里佳部落參與人力運補物資。
民國一百年時,雖然有些高山已攀登過,但周家參加內政部舉辦的「建國百年登峰造極」活動,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內政部指定的國家公園內七座高山,一家五口都取得證書。
攀登九十九座高山,何時完成百岳?周家人不希望受羈絆,但老大希望在第一百座山拍攝大學畢業照,老三則希望在北峰山頂拍婚紗,夫妻倆最大希望則是在體力還能負荷時,帶領孩子認識台灣高山的美麗景觀與人文故事。
中華日報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18&nc_id=55096
2015-09-21 03:13:45 聯合報 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愛登山的插畫家翁秀嬋與丈夫周銘倉,與三個女兒組成「蟑螂家族」登山隊,十六年來踏遍台灣百岳,蟑螂爸媽已完登百岳,即使十八歲小女兒也登了九十九座,是少見的百岳家族。
廿五年前翁秀嬋第一次參加中央山脈南三段縱走,和領隊周銘倉一見鍾情,兩人以高山為盟牽手一世。
後來三個女兒周家成、周家齊、周家瑋陸續出生,當別家孩子在兒童樂園溜滑梯、玩蹺蹺板,三姊妹兩歲時就開始登高山,綽號蟑螂的周銘倉成立「蟑螂家族」,三姊妹分別命名小強一號、二號、三號。
在「小強三號」周家瑋兩歲大那年,全家展開挑戰百岳行動。
「我只有一百四十三公分,卻是魔鬼教練。」被暱稱「阿諾媽咪」的翁秀嬋為培養孩子體力,自孩子小時候就帶著女兒跑步和游泳,一跑(游)廿多圈,「體力好,食慾跟著好,她們長得都比我高」。
翁秀嬋說,「小強」們一開始登山速度慢,再加上邊走邊玩。我們配合孩子的速度重新規劃行程和紮營的地點,隨年齡慢慢加快,到了國高中就達到和一般成人山友的速度。
翁秀嬋說,孩子偶爾會抱怨被同學取笑:「連周杰倫、蔡依林是誰都不知道,只知登山!」她邊登山邊講故事、玩遊戲;下山後,教孩子們將山裡的故事編製成手工繪本,透過製作繪本過程,孩子除回顧旅程,也寫下內心感受,找到自我成長方式。
今年大四的周家成說,小時候並不喜歡登山,「同學都在歡度節慶,我們卻走到腿快斷掉,在高山上餐風露宿」。
二○○六周家成完成第一本繪本「黑色奇萊」,講的一名登山同行者失蹤故事,讓她體會到「人生道路上要不是爸媽細心引導,或許可能交到壞朋友而走上絕路」。
八月底蟑螂家族進行最有紀念性的「中央山脈南三段」縱走,花了十一天完成。
翁秀嬋登上東郡山,回到與丈夫定情地,並完成百岳;大女兒與小女兒也都達九十九座。
蟑螂夫妻 3000公尺高山上約會
2015/9/21 | 資料來源/蟑螂家族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台南訊】愛登山的插畫家翁秀嬋與丈夫周銘倉,婚後組成「蟑螂家族」登山隊,三個女兒兩歲起就跟著爸媽上高山;八月底家族一起登上中央山脈東郡山,這兒是翁秀嬋與丈夫定情地,夫婦笑說:「沒有台灣這些高山,就沒有小強們。」
登山家庭有愛心
登山家庭「蟑螂家族」大女兒周家成計畫在玉山北峰拍畢業照,完成百岳,小女兒家瑋想拍婚紗照;不過兩人八月底陪著父母,完成二十五年前定情的「中央山脈南三段」縱走,先讓插畫家母親翁秀嬋完成「滿百岳」的心願。剛卸下裝備的山難搜救義工父親周銘倉,九月又忙著上山搜救失蹤者,登山家庭有著夢想、情緣與愛的故事。
翁秀嬋成大都市計畫研究所畢業後,參與南橫公路景觀規畫,也愛上山參與登山活動。一趟「中央山脈南三段」縱走和領隊周銘倉結下一世情緣。兩人約會的地點就是三千公尺以上高山,有了孩子依然如故,女兒是最大電燈泡。
大女兒一歲起就被帶到小山踏青,兩歲後就上高山,二女兒家齊、小女兒出生後也跟進;十六年前小女兒兩歲大,全家開始利用寒暑假,依著孩子體能與速度規劃登山,挑戰百岳。
「我只有一百四十三公分,卻是魔鬼教練」,為了培養孩子的體力,自孩子小時候就帶著女兒跑步或者游泳,一跑(游)就二十多圈,每個人體力好、食慾超好。起先登山速度慢,加上邊走邊玩,是一般人所花時間二點五倍,我們配合調整行程、重新規劃紮營地點,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加快到約一點五倍,到了國、高中就達到一般山友的速度。
「同學都在歡度節慶,我們卻走到腿快斷掉,在高山上餐風露宿。」就讀文化大學森林系的家成說,小時候常累到快走不動,想到同學正在歡樂,就傷心。小時候並不喜歡登山,現在回想卻感謝父母,「因為甜美」會繼續走下去。
認識台灣文史山川
翁秀嬋表示,四年前孩子主動要求參加內政部舉辦的「建國百年登峰造極」活動,一家五口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國家公園內七座高山登頂,並取得證書,「全家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是難得又可貴的體驗。」
這次「中央山脈南三段」縱走,天天下大雨,前後花了十一天才完成,她也如願回到與丈夫的定情地,登上東郡山,完成「百岳」;同行女兒也達到九十九座,未參加的二女兒則是八十五座,外號「蟑螂」丈夫早已百座。剩下最後一座玉山北峰,讓女兒安排,有人說要拍畢業照,有的笑說要拍婚紗,「我都沒意見」。
雖然女兒過去登山偶有埋怨,但也讓女兒更認識台灣的文史、山川,也體會到大自然變化無常,人生不可能都遇到好事。
翁秀嬋說,孩子長大後,翻閱過去的登山紀錄,嘴角就上揚,做父母也感到欣慰,希望孩子也能帶給別人正面力量。
四大障礙 五大美景
帶著孩子登山,同等於重新複習了婚前曾經走過的百岳。那些是最困難的?那些 又是最美的呢?
「蟑螂家族」登山隊,全家一起瘋百岳!
插畫家 翁秀嬋,與丈夫周銘倉、以及三個女兒,十六年來一家人踏遍了台灣百岳,家裡的三千金竟然從兩歲時就開始登高山,怎麼這麼厲害?
今天《寶島有意思》為大家邀請這位超猛的「阿諾媽媽」,與各位分享她們「蟑螂家族」的登山聖經。
阿諾媽媽也不只是登山,還將這些冒險歷程編出一本本的手工繪本,用登山的靈魂、說出台灣的故事。精彩節目請收聽18:00《寶島有意思》~
北部 寶島新聲 FM98.5
雲嘉 嘉義之音 FM91.3
高屏 主人電台 FM96.9
花蓮 希望之聲 FM90.5
線上收聽,請上官網:http://www.superfm98-5.com.tw
有關蟑螂家族 之前的雜誌報導
【時間】:2015年8月23日~9月2日
【成員】:蟑螂老貝、阿諾老咩、小強一號、小強三號、阿志叔叔
【行程】
D0:台南--花蓮瑞穗紅葉溪—台東下馬
D1:下馬--花蓮瑞穗紅葉溪—瑞穗林道28K工寮
D2:28K工寮—太平溪東西源匯流口
D3:太平溪東西源匯流口—太平溪營地
D4:太平溪營地—往返丹大山--內嶺爾三叉營地---往返內嶺爾山
D5:內嶺爾三叉營地---馬路巴拉讓山—義西請馬至山—斷稜東、西山—步道紮營
D6:營地—裡門山—丹大溪源—望崖山—可樂可樂安山—郡東山—鞍部營地
D7:營地—東郡山—烏達佩山—往返東巒山—本鄉前步道營地
D8:營地—本鄉山—儲山北鞍取水—儲山—無雙山營地
D9:營地—最後水源亞力士營地—無雙部落—無雙吊橋營地
D10:營地—烏瓦拉鼻溪—郡大林道45.3K—43K工寮
D11:43K工寮—郡大林道—南投信義—台南
【心情點滴】:
25年前,老咩參加由老貝帶隊的南三段縱走活動,是兩個人的第一次高山接觸。25年後,老貝帶著老咩再一次縱走南三段,完成老咩百岳心願,老咩感嘆自己的體能大不如前:「這大概是和老貝的最後一次高山縱走。」老咩特別穿上了25年前縱走所穿的外套,娓娓說著和老貝的故事…
D6:營地—裡門山—丹大溪源—望崖山—可樂可樂安山—郡東山—鞍部營地
一整晚的雨下下停停,五點四十分離開營地時雨稍停,老天爺真的很給面子。穿越樹林向上爬升,六點二十五分登上裡門山﹐四周無屏障的草原地形,風勢很強,拍照後速速離開。
順著緩坡前進,七點十分見到丹大溪,和緩的溪流與寬廣的草原,簡直就是世外桃源,這本是昨晚的計畫紮營地點。卸下重裝大大梳洗一番,如果有陽光該多好,就可以跳進溪水洗個痛快了。和馬博橫斷的馬布谷相比,到底選擇誰為我們的最愛呢?馬布谷有座山屋但缺少溪流,丹大溪源卻少了一棟山屋,都是美中不足啊!
這整片的山區應該是水鹿生活的天堂,一路上見到好多水鹿的屍骨,只可惜鹿角都已經被取走了。七點四十分再度扛起重裝上路,八點四十分登上平緩的望崖山,看著沿途的草原景觀,家成質疑的問:「一路都是草原,山頂那麼平緩,是望哪個『崖』啊?」老貝指著西面在濃霧中的稜線和山壁,黑色裸露的岩壁斷崖與我們腳下的草原地貌形成強烈對比,那是我們接下來要挑戰的可樂可樂安的稜線,原來是望那個『崖』啊!
雖然雨稍停,我們仍穿著雨衣雨褲全副武裝,今天稜線風大、氣溫低,穿雨衣褲不覺得悶熱,連續五天穿雨衣爬山,也習慣了。家成談及他在學校曾與老師討論,雖然台灣箭竹屬於禾本科,箭竹草原坡不能算是「草原」,台灣高山三千公尺未達「高原」的定義,高原以上有「苔原」,再更高是「凍原」,台灣都沒有以上這些,這話題又和老貝「槓」了很久。
十點通過天南可蘭山的登山口,十一點坐在草原坡吃午餐。從裡門山開始,今天的步道地貌都是草原坡,很難想像,連剛才從望崖山看到的黑色斷崖岩壁的另一面也是綠色草原地貌,如果是好天氣,一路走來一定很曬。
十二點五十分登上可樂可樂安山,可惜沒有帶可樂來慶祝。草原景觀在十四點四十分離開郡東山做一個暫停,向下切入樹林,沿著乾溝地形直下,十五點三十分運用一處別人留下鋪著草的營地,就地紮營,旁邊還有一個石洞被煙燻得黑黑的,想必是在石洞生營火。
在準備晚餐的空檔,老貝嘗試生營火,但是枯枝都被雨淋濕,屢試屢敗。叔叔的手機播放王傑的歌曲,我們一起跟著哼,老咩好奇問阿志叔叔:「咦?你聽王傑的歌?年輕人不都聽周杰倫嗎?」叔叔搖頭說:「不和(台語)!」喔!上次在奇萊東稜就因為老貝聽不懂周杰倫的歌和家瑋「槓」了一肚子火,可別再說了。叔叔說他與兒子也因為這些歌鬧過脾氣的,不同世代的差距很嚴重呢。
在純冷杉樹林當中過夜,外帳下隨時觀賞森林景觀,可說是高級的享受,只可惜天候不佳,樹林被強風吹得沙沙作響,而且沒機會欣賞月光和星星。
D7:營地—東郡山—往返烏達佩山—往返東巒山—本鄉前步道營地
是這營地太舒適了嗎?摸到六點才正式上路。今天的風勢比起昨天更強了,走出樹林登上稜線,感受到強風與寒雨的刺激,沿著瘦稜陡上,家瑋和家成竟還能邊走邊唱歌,老咩有感而發說;「二十五年前,我走南三段時也是邊走邊唱歌,自得其樂,當時老貝竟然嫌我『唱歌好吵』!現在,我已經沒有體力邊走邊唱,但是,我的孩子同行、而且和我二十五年前一樣自得其樂。」
八點,在強風和寒雨中抵達東郡山下營地,卸下重裝整理輕裝,喝杯熱茶仍然凍得發抖。老貝催促快快上路,這是老咩的重要時刻,這次是老咩的第二度「南三段縱走」,卻是第一次登「東郡山」,而且,完成「百岳」的重要目標;二十五年前老貝和老咩在東郡山下營地紮營,老咩竟然以「天氣不好」為理由,放棄登上只需要走五分鐘的「東郡山」。或許,這是老天爺的安排吧,讓老貝和老咩建立家庭,帶著三隻小強接觸台灣高山,十八年來蟑螂家族完成一趟又一趟的山林旅程,今天,老咩要「完百」。
幾天來,老咩都是走在隊伍最後面擔任「押隊」,家瑋建議:「我們讓老咩走第一個,讓她第一個登上山頂。」我們自動退到步道邊緣,讓老咩走到隊伍最前面,一步步登上山頭,八點半重要時刻老咩用力高喊:「登、頂、成、功!」老貝指著旁邊的三角點說:「真正的山頭在那邊啦!」哈哈,老咩是太緊張了嗎?對著基點峰喊「登頂成功」!還好三角點和基點峰相距不過十公尺啦!在強風寒雨中興奮地拍照,老咩刻意穿上了二十五年前縱走時穿的外套,只是天候很差,拍起來超級狼狽的。老咩說:「『完成』的時刻不見得是一個人最『美麗』的時刻,登上山頂只是短暫的興奮,真正令人感動的是,回首看著自己走過的稜線、回顧曾經歷的每一段山路和過程,這是一段漫長而深刻的回憶。」
離開東郡山,頂著強風與寒雨,走過毫無屏障的連續草原坡,不遠處一隻小的水鹿跑過草原,讓我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小鹿斑比》卡通影片。登上兩段岩壁,十點在烏達佩山頭拍照後速速下山,實在是風大雨大無法讓人久待。
十一點同樣是強風大雨中登上東巒山,拍照後離開,找一處背風面坐下來歇息吃午餐,叔叔看看腕錶的溫度計顯示「攝氏兩度」,天啊!背風面只有兩度,那山頂不就溫度更低了嗎?現在是夏天嗎?昨天不是剛過中元節嗎?
午餐後準備回程,十二點二十分老貝和叔叔帶著水袋前往水源地,老咩和家成家瑋繼續回程。一個小時後,三人組躲在東郡山下營地的避風處休息,十三點半,老貝和叔叔取水回到營地。速速整理重裝後離開,實在是東郡山下營地的風勢太強太冷了,下切通過數處碎石和瘦稜,又再沿著瘦稜陡直向上,強風、低溫、落雨削減了老咩的戰鬥力,十六點在一處平坦步道上緊急紮營、高度約3200m,與計畫的本鄉山營地直線相距三百公尺。
花了半小時建設營地,運用香青樹幹和枝葉鋪設地面,架設主繩固定外帳,老天爺又下起大雨,提供了及時的雨水,因此,除了老貝和叔叔取自烏達佩山鞍部的活水,更有充足的用水。
D8:營地—本鄉山—儲山北鞍取水—儲山—無雙山營地
三點半雖然鬧鐘響,但是聽到下雨的聲音,不想起床,連老貝也失去動力,決定賴床半小時。再度睜開眼睛,竟然多睡了一小時,真的是太累了,昨晚躺下後全數陣亡,連老咩都沒起身上廁所。
該面對的還是要現實以對,將溼答答的裝備塞入背包,穿上濕冷的鞋襪和雨衣褲,六點半離開營地,順著陡直的瘦稜向上爬升,半小時通過本鄉山營地,雖然營地腹地廣而且平坦,但是昨天那種精疲力竭的狀況,絕非半小時走得到。
七點二十分登上本鄉山頂,山頂的腹地很小,再加上風大低溫,只好拍照後趕快離開。老天爺可憐我們連續淋雨的狼狽樣,風雨暫時緩和,八點通過連續的草原景觀,也讓大家的戰鬥力再度提升。八點四十分到達水源地叉路,午餐休息後,九點老貝和叔叔前往水源地取水,計畫揹著用水到無雙山頂紮營,我們則趁著雨停的空檔,將裝備攤在草原坡風乾,老咩書寫記錄。
十點五分老貝叔叔取水回到營地,再次填飽肚子,十點三十分扛起重裝上路了,剛才好不容易吹乾的裝備,這下全部破功了,因為老天爺又下雨啦!我們也習慣到「逆來順受」了,反正已經連續一星期沒看到藍天了,就自己找樂趣吧,家成向家瑋分享曾經參加的白沙屯媽祖繞境活動和台灣民俗社團活動等等。十二點五分通過連續草原坡登上儲山山頂,看到濃霧中若隱若現的無雙山頭,老貝解釋,無雙山是連續三座山峰,依序為無雙東峰、最高峰、基點峰,我們計畫在最後的基點峰山頂過夜。
十二點十分離開儲山,下切進入樹林和瘦稜,老咩分享婚前在台北工作的經歷以及婚後在台南工作的變化,讓我們了解不能夠單向看事情表面就枉下判斷,邊走邊聊天比較不會累。
十六點二十五分抵達鐵杉營地,見大家的狀況不錯,決議按計畫繼續向前攻無雙山。十六點五十五分登上無雙東峰,連續的攀岩後十七點三十分登上無雙最高峰,老貝擔心天色將暗,攀岩危險,下令禁止老咩再拍照,加速趕路。十七點五十分抵達無雙基點峰,準備紮營就下起大雨,老天爺啊,感謝你送給我們用水啊!
無雙山頂的訊號極佳,老貝向留守阿伯回報我們的行程進度,推估下山的日期。還打電話給家齊,老咩向家齊告知可能的回家時間,提醒家齊騎車上班要注意安全;家成接過電話:「二姊,想不想我!」家瑋接過電話:「二姊,幫我洗外套。」一個多星期沒有聯絡,思念對方啊!
晚餐後,老咩分享二十五年前:「當年老貝雖為領隊兼嚮導,但是不像現在會時時照顧同行的隊友,不像現在帶我們爬山會不斷提醒注意安全或是細心指導攀岩的手點和腳點。以前老貝在前面帶路是不會回頭的,其他的隊友走在後面離得比較遠,而我擔心走錯路,所以緊跟著嚮導。」老咩繼續說故事:「老貝第一個登上無雙山最高峰,我緊跟著第二個到達山頂,其他隊友還在很後面。老貝卸下裝備,獨自一個人坐著望向遠方;我站在山頂覺得風大很冷,趕緊穿上外套。但是,看見老貝的背影穿著單薄的衣服,奇怪他不冷嗎?擔心他會著涼,於是拿他的外套替他披上。」家瑋聽了起鬨說:「喔!原來是老咩你把老貝的喔!」。
老貝感慨:「這次要不是有阿志叔叔幫忙,我們根本沒可能走過來。我不得不服老,背負能力已經大不如前,奇怪以前年輕怎麼有能力背著四十公斤的裝備縱走,自己煮一鍋飯一個人吃完,就算全身被雨淋濕也不覺得冷,年輕真有本錢。結婚後,能夠背負重裝帶著你們登山,體能真勇;但是,這兩年,體能明顯不行了,差很多。」老咩也有同感:「但是,至少在我們還有體能的當年,帶著小朋友出來爬山,讓他們認識了『登山』這一回事!」
D9:營地—最後水源亞力士營地—無雙部落—無雙吊橋營地
山頂的溫度很低,慶幸的是雨勢暫停。四點起床、吃早餐、收裝備後,在山頂盡情地拍照,這是「南三段」最後一座山頭了,超級興奮的。
這是家瑋的第99座百岳,是家成的第97座,剩下最後一座是「玉山北峰」,甚麼時候「完百」已經不重要了,那是遲早的事,老貝說由我們自己去計劃和安排。家成希望在玉山北峰拍攝大學畢業照,家瑋大言不慚的說要在玉山北峰拍婚紗!六點二十分離開三角點,算是正式下山囉。
在樹林中陡下,天空露出一塊思念已久的藍天,家瑋發起輪流唱和「天氣」相關的歌曲,老貝高唱:「藍藍的天,白白的雲,藍天白雲好時光…」;叔叔用力唱著:「我的熱情(老咩配合唱:『啊!』),好像一把火(啊!),燃燒了整個沙漠…」;老咩要求要配合的唱出:「晴空萬里(叔叔回應:『萬里、萬里!』),大地含笑(含笑、含笑),晴空萬里大地含笑,歡樂的歌聲響徹雲霄…」,天啊,以前老一輩的歌詞怎麼那麼八股好笑啊!家成唱首英文歌:「You a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家瑋不甘示弱:「邁開胸前的步伐,擺動粗壯的臂膀…」怎麼變成軍歌比賽啦!
二葉松樹林地面的松針地毯非常的滑,每個人都出現滑壘的精彩鏡頭。樹林的林相隨著高度而變化,二葉松之外,加入了巒大花楸、陸續加入杜鵑,疑惑的是,都八月底了、杜鵑花竟然開滿枝頭。
十點半通過最後水源,老貝解釋:「郡大林道通車到六十幾K的早期,『南三段』的登山隊伍從郡大林道進、從瑞穗林道出,依序有「第一溪澗」、「第二溪澗」,所以這是上無雙山的『最後水源』。現在,隊伍採取相反的方向,地圖上仍然沿用以前的『最後水源』名稱。」
我們在水源地附近用午餐,十一點天空下雨、趕緊上路,十分鐘後抵達亞力士營地,其實是廢棄的石板屋遺址與附近的平緩坡地。從之前的二葉松樹林,沿途分布許多「梯田形式」的布農族農耕地遺址,可見得當年的無雙部落規模極大、分布很廣。
十三點二十分通過第二溪澗,附近緩度分布一些石板屋遺址。從亞力士營地之後,路線橫切陡直的山壁向前行,下雨過後土質鬆軟、多處崩坍、很難行走。十三點四十分開始下坡,十四點二十分豁然開朗,眼前一整片過了花期的毛地黃,遠處幾株高大樹木在濃霧中高聳屹立,一處處石板屋遺址錯落其間,這就是傳說中的無雙部落。其中一處駐在所遺址的規模最可觀,用石板堆砌的引道、雙層圍牆、大門門柱…,可想像當年的部落規模。
依據網路的資料,布農族無雙社的主要部落位在哈伊拉羅溪北側與郡大溪東側,為一廣闊平坦的河階台地,四面群山環抱,形成天然屏障;據資料所載,早在清代就有布農族在此定居活動的紀錄。日治時期,於1928年(昭和三年)因發生「郡大社脫出蕃」事件,當局為加強對郡大群各社的控制,將原本的郡大警備道,由馬西塔崙社延伸到觀高,稱之為「中之線」,並設置「無雙駐在所」。1933年(昭和八年)起,日本改採遷居政策,強迫原住民移居於平原的邊緣地區,而當時的無雙社的原住民即被遷居於現今南投縣信義鄉東埔、地利等地。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在2011年11月1~4日與南投縣古路馬哈生態文化教育協會共同舉辦,由布農族耆老們帶領,從郡大林道出發,尋著祖先遷移的軌跡返鄉,進行東埔祖居地無雙部落尋根踏查活動,為過往珍貴的生活遺跡與歷史進行了解與紀錄。
接近無雙吊橋,沿著郡大溪的中之警備道(又稱為郡大溪警備道),部份遺跡至今仍可見。老咩回憶二十五年前,自無雙山陡下之後,必須通過很長一段粗大芒草叢林,叢林密集到甚至像穿越山洞一樣。當時因為大家的重裝體積龐大,通過芒草叢非常困難,老咩的個子小,相對比較容易行走,於是老咩先鑽過芒草叢、撐起芒草、方便隊員通過,尤其老貝的裝備最大最高,老咩還不時主動替老貝解除芒草勾住大背包的障礙(你們看吧,明明就是老咩把老貝的!)。「這些芒草叢怎麼不見了?」老咩疑惑的問,老貝笑道:「布農族尋根計畫的時候,全部清除啦。」所以,才種植了滿山遍野的毛地黃。
十七點抵達無雙吊橋橋頭,下方的哈伊拉羅溪溪水汙濁而湍急,是連續一個多星期下雨的成果。卸下裝備建設營地,老貝下溪取水,慶幸,大石頭上方的溪水比較清澈,可供使用。家成望著吊橋的鋼索和混泥土結構,提出疑惑:「這座吊橋是日本人建的嗎?」這個非常好的問題,老咩解釋:「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之後,日本人開始大量採用鋼筋混泥土建設房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榕園旁邊的那一排工設系和歷史系館,是台灣最早的鋼筋混泥土建築,目前被列為國定古蹟。無雙吊橋具備鋼索和混泥土結構,應該是1928~1933年之間所建設的。」
高度下降、氣溫明顯回升,雖下著小雨,已經不會覺得寒冷了。加上擁有平坦的營地、充足的用水,兩大鍋的湯和菜,配上熱熱的飯,大家吃得超級滿足;飯後的泡茶,補充了路上不足的水分。
D10:營地—烏瓦拉鼻溪—郡大林道45.3K—43K工寮
雨勢明顯較幾天前減弱了,三點半準時起床不再聽到滴滴答答的下雨聲,心情也愉快多了。五點半整裝完成,老貝第一個揹負重裝通過傾斜一邊的無雙吊橋,橋面布滿青苔,下過雨後更顯濕滑,其中好幾處的橋面佚失。擔心老舊吊橋的承載力,只能一次一個人通行。老貝擔心老咩的懼高症,回頭幫老咩背重裝,幾隻虎頭峰在空中飛來飛去,讓我們好害怕,六點全員安全通過無雙吊橋。
因為錯過了路標,花了點時間找路,六點五十分開始上切穿越樹林,同樣看到幾處布農族堆砌石頭而成的階梯狀農耕的和石板屋遺址。七點五十分下到烏瓦拉鼻溪河床,溪水汙濁不得生飲,但另一處小支流的水較清澈。
這是南三段縱走以來難得的陽光和藍天,我們將裝備攤在溪床曝曬,好好的刷牙和梳洗一番。
填飽肚子後,九點四十分上路。久聞這裡的虎頭蜂出沒,就算我們安靜的向前走,虎頭峰仍然跟著我們嗡嗡作響,令人害怕。叔叔用「肌樂」讓每個人身上留下味道,虎頭蜂就不再那麼接近我們身體了。穿越樹林直直上坡,落差九百公尺的路程,家瑋分享他閱讀過的幾本都市建築景觀方面的書籍,從不同角度認識我們居住的城市是一件很棒的事。
旅程接近尾聲,我們的糧食也吃得差不多,裝備的重量相對比較輕,前進速度也加快了。快接近林道時,十三點下起雨,上午才在烏瓦拉鼻溪床歡慶難得的陽光,真是好景不常啊。十三點二十分爬升接到林道45.3K,有座明顯還附英文對照的指示牌,真奇怪,郡大林道這一段又不通車,為什麼設置這種「國際性」的指標系統哩?
除了幾處坍方外,林道寬敞、平坦好走。家瑋下山後即要離開台南到北部求學,和家成並肩走在林道上,一面請教家成在台北生活的開銷,因為老貝老咩只負責三隻小強的大學的註冊費用,可不供應生活費。
十四點二十五分遇到一處規模較大的坍方地形,下切了約五十公尺,通過溪澗、又再上切。十五點到達43K廢棄工寮,工寮牆壁雖然還在,但是和地面的地基錯位移動了約30公分,恐怕再遇幾次地震或颱風,工寮就會全毀了。
老咩算算時間,衡量自己的體能,建議今晚宿工寮,明天再下山。工寮內部黑暗、地面裂開傾斜,老貝和家成為了睡覺床位的分配,爭執了好一陣。老咩清出了剩餘的糧食,煮了一鍋黑糖檸檬汁,好好喝。又再煮了兩鍋湯麵,作為這次旅程在山中的最後一頓晚餐。兩星期前出發時,家成皺著眉頭看著沉重的裝備,一直抱怨老咩準備的食物過多過重,實際縱走下來,這回的糧食幾乎吃的光光、而且剛剛好吃到最後一餐,連鹽巴都剛好用完,老貝稱讚老咩準備的很好。
老貝用衛星電話與留守阿伯通訊,告知今晚的紮營地點,同時得知安順叔叔已經開車進入郡大林道準備接我們了。
D11:43K工寮—郡大林道—南投信義—台南
才在擔心工寮會在地震中倒塌,昨晚半夜就發生地震,但是只有老咩醒來喊「地震!」,而我們既沒感覺、也沒聽見老咩的呼喊。
五點三十五分離開工寮,林道路面的倒木斷枝散落,就像颱風掃過一般,老貝判斷我們大概是「蘇迪勒颱風」之後第一個走過南三段的隊伍。六點半走到42K叉路,郡大林道好多叉路。七點,自無線電聽到安順叔叔的呼叫,好興奮,有一種下山回家的感覺。七點四十分,通過39.5K的大坍方,九點通過36K叉路,不久到達工寮,安順叔叔帶著香蕉在工寮等我們。
十點二十分,走到叔叔停車的33.5K,卸下重裝,老貝帶著我們雙手合十,感謝老天爺和山神保佑,蟑螂家族平安完成「縱走南三段」。十一天的旅程,雖然天天下雨、雖然路況不佳,但是感謝老天爺和山神的厚愛,提供了我們用水,當我們通過危險斷崖時雨勢緩和,真的很幸運。
安順叔叔準備了火鍋,加入了麵條,我們好像餓虎般,全部吃光光。昨晚山區仍下雨,叔叔擔心林道坍方就出不去了,催促快快上車,離開林道才算下山。行車在顛波的郡大林道,討論出去後要吃「垃圾食物」解饞,也議論與課綱相關的議題,還被提醒現在台南的「登革熱」疫情非常嚴重,下山回家後要小心。在山上被虎頭蜂追,也被螞蝗吸血,下山還要擔心被蚊子叮喔。
( 這段前言,原寫於 2003 年,為了作為部落格目錄並置頂,必須不斷更動該網誌的發布日期。 ) 登山﹑健行及露營是我家最平常的休閒活動,因為爸爸及媽媽愛好大自然又喜歡運動,因此我們姊妹從小就常跟著爸媽一同到野外『餐風露宿』。媽媽透露:當我們還在媽咪的肚子裡,就曾跟著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