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美濃福安國小--社區繪本創作營

         對於美濃並不陌生,然而,經過五天的冬令營活動,將美濃走得更透徹。

         寒假才開始,阿諾應邀到美濃福安國小,帶領孩子們進行五天的「繪本創作冬令營」活動。該繪本創作活動屬於專案任務性質,繪本的主題設定為美濃當地的客家文化特色,在營隊活動之前,文字稿已經由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帶領小朋友撰寫完成,阿諾的任務,則是就文稿內容帶領另一群孩子繪製插圖。

             雖然活動的任務性質非常明確,然而,要整合不同年級的孩子們共同完成一本繪本插圖,還是要經過熱身、嘗試、熟悉、協調、分工等歷程。福安國小是一所小學校,每個年級只有一班,學校並沒有專任的美術老師,孩子們大多只有使用彩色筆繪圖的經驗。阿諾教孩子們嘗試運用蠟筆作畫,剛開始玩得圖面髒兮兮,經過多次的嘗試和練習,漸漸抓到運筆和混色的趣味,技巧也進步了。


             每天上午上課四小時,連續五天,孩子們學習到一本繪本的組成,包含封面、書名頁、版權頁,也學會繪製插畫要注意裝訂線、裁切線、文字空間,最後將繪製完成的插圖作品,親手錶上硬紙板和描圖紙保護。整份繪本的排版和印製等後續工作,則轉交由經費補助單位繼續進行,孩子們很期待,未來即將有一本印著他們作者名字的繪本在市面流通。

             每日的課程只有上午時段,下午時段阿諾則騎著腳踏車探訪美濃的大街小巷,認識環境、和居民聊天、或者寫生。美濃為了推展觀光,規劃了不同主題的自行車道,並且鼓勵農民在一月到三月的休耕期間,種植波斯菊等花草做為綠肥,因而,騎單車穿梭鄉間小路,可一面欣賞到美麗的花海或者翠綠的煙草田。

            

            阿諾對於「水圳」和「菸樓」特別好奇,於是沿著水圳、尋找圳道的源頭,驚喜發現日治時期興建的「穿水橋」,那可能是台灣最早的「滑水道」吧,更深入探訪位處美濃和六龜交界、一般遊客不會出沒的竹子頭發電廠,找到了水圳的源頭。

            停下來,和阿嬤聊天,得知阿嬤當年17歲時幫忙採收菸葉、使用木材燻烤菸葉,得連續三四天不眠不休、輪流顧柴火、不能熄火。也因為使用木柴,菸樓屋頂才會設置小小的窗樓,以便通風。自從政府推行「菸酒公賣」政策,美濃的製菸產業逐漸消失,菸樓長久不用,就毀損、坍塌了。現在種植菸葉的面積不如從前,並且使用電力燻烤菸葉、不再使用柴火,因而,近幾年的菸樓屋頂經整建的和一般屋頂無異,美濃地區舊式的菸樓建築物愈來愈少了。

 

             正值稻米播種的季節,不時看見耕耘機來回犁田、白鷺鷥跟隨吃蟲、農夫彎腰插秧等景象,一旁的水圳供應豐沛的灌溉水源,山巒吹拂涼涼的風,阿嬤們聚集在樹蔭下聊天,阿公們坐在土地公前抽菸、下棋,美濃處處都是畫。


             福安國小校長安排阿諾住宿學校附近的「阿南達瑪迦」生態村,生態村位於金面字山腳下,旁邊就是水圳,依山傍水、又有寬廣的綠地,是一處適合靈修的好地方。阿諾上午上課、下午到處寫生,黃昏時刻沿著水圳慢跑,晚上在生態村閱讀和準備課程,生活十分規律。


            自今年元旦起,原本由興南和高雄兩家客運公司聯營、往返台南和旗山之間的客運,因為路權到期而停駛,沒了這班公車,要從台南前往旗山、美濃、杉林區的交通更不方便了。這次的繪本任務順利完成,如果公車不再復駛,日後要參與這些地區的營隊活動就更困難了。 


力量.責任

        {321巷,這些人.那些事}歲末系列活動,在累積眾多的肯定和鼓勵下,圓滿謝幕。也因為集聚大家的福氣,「那個劇團」和「城市故事人」通過台南市政府「藝文團隊進駐321巷日式宿舍建築群」的甄選,得以繼續維護管理並使用「郭柏川紀念館」。

         獲知該好消息,我們躊躇、猶豫、擔心、不捨,各種情感和理性、理想與現實的交替起伏,遲遲無法下定論,我們都喜歡321巷,都期待該市定古蹟有個妥善的保護與利用,都感恩郭為美老師一直以來靠獨自一人的資金和力量維護「郭柏川紀念館」,也想回饋。然而,要維護管理一座日式房舍,在現實面需要的資金和財源,是影響我們做決定的最大隱憂。

        回顧展覽會場,訪客在牆面的簽名總計五大張,參加活動的人留給 「城市故事人」 與 阿諾 的卡片留言,超過兩百張。這些字句,是給「城市故事人」的鼓勵,是給我們繼續向前的力量,也是一種責任。是否要我們,繼續做對的事情?繼續為城市努力
















烏橋、仙草、招潮蟹

                

             在成大念書的那幾年,每回農曆過年前、準備離開台南返回台北,就會運用打工存的錢,到公園路買兩斤「黑橋牌」香腸帶回家當伴手禮,倒不是因為「黑橋牌」香腸特別好吃,(事實上,台式香腸和廣式香腸口味差距很大),而是衝著「黑橋牌」的名號,讓家人嘗嘗台南人的口味。


            台南人都知道「黑橋牌」源自於運河的「烏橋」邊,由「烏橋」和「運河」就會聯想到「殉情」和「龍舟競賽」。吳皆利與陳金筷在烏橋殉情的故事曾是多部電影的題材,據說,還因為這殉情的故事,讓運河成為殉情和自殺的「熱門景點」。

             

             年長一輩的人回憶,以前的龍舟競賽場地並非現在的望月橋附近,而是在「運河盲段」,也就是「中國城」前面、從台南運河海關安檢所(協進國小對面)到烏橋(府前路新南橋)的這一段。民國51年,為了慶祝端午節,特別找來當時的兩間酒家(寶美樓)小姐來競渡,果然引來許多台南人爭相看熱鬧,新南國小北邊當時是舊的造船廠,運河邊停泊的廢棄船板成了最佳的看台,因為爭睹這場龍舟競賽的人集中在船板的單邊,纜繩斷裂、重心不穩,造成翻船溺死二十幾人的意外,從此,龍舟競賽停辦了11年。


             長輩們也回憶「烏橋大學」(台語)的戲謔歲月。民國三十到五十年間,新南橋(就是以前的烏橋)西北面、運河邊的加油站,以前是一處很大的「屎穴」集中地,四處收購而來的家庭排泄物集中在這裡,由虱目魚養殖業者前來「買肥」回去當天然的飼料。只要是當時住在附近,或經常經過烏橋的人,對於烏橋和運河都有共同「嗅覺」記憶,因為「屎穴」(台語,讀為塞哈)不雅,因而戲稱為「大學」(台語),附近的居民都是「烏橋大學」(台語)畢業的啦!

             運河是日本人在台灣的一項重大建設,該1925年的重大建設原本和1661年鄭成功登陸台灣沒有直接關聯性,但是,運河開通的慶典,鄭成功也「熱鬧參加」了。話說,自從「西來庵事件」之後,日本人禁止台灣人舉辦廟會活動;馬祖廟的管理委員趁著運河開通的重要時刻,與日本人進行交涉,運河開通是日本治台的一件大事,一定要舉辦廟會和遊行來祈福,鄭成功是半個日本人,廟會遊行由鄭成功的神像領頭、馬祖的隊伍跟在後面,一同慶祝運河開通,就這樣,鄭成功也參與了運河開通的熱鬧廟會。


             今天的台南運河已完全失去交通運輸或通商貿易的功能,然而,在台南人的記憶裡,除了「屎穴」(台語)的嗅覺印象,整片魚塭映照木麻黃、夕陽和鷺鷥的視覺美景,深深烙印在腦海裡。

台灣人

         看到一則新聞:「法籍神父寫春聯 吉祥話加註法文」,既溫暖又感概。

         初識這位法國籍的韋神父是在2011年底,一次「城市故事人」的戶外活動,透過後壁菁寮在地的文史專家-瓊霞老師引薦,造訪菁寮天主堂,認識了這一位風趣、可親的神父。好奇為何一位外國人,台語講得如此流利?神父毫不考慮的用台語回答:「因為我是台灣人啊!」這一句話,以及他22年來對這塊土地的投入,讓我們欽佩。

         2012年初春,教堂的秘書和韋神父到台南市區開會,抽空參與「城市故事人」的新春團拜,阿諾特製手工立體卡片,由「城市故事人」全體向神父賀新春,同時,為菁寮另一處廢棄的天主教堂的活化構想,交換想法,相談甚歡。郭為美老師是天主教徒,之前就和韋神父認識,當天,秘書和神父也前往「郭柏川紀念館」參觀,了解老房子再利用的不同方式。

         2012年底,阿諾在郭柏川紀念館舉辦首次插畫個展,秘書和神父在聖誕節之前,特別抽空前來看展,對於,紀念館日後的去向十分關心。阿諾的台語講得零零落落,與韋神父聊天,得靠秘書在一旁幫忙。相對於神父流利的台語,以及理所當然的「因為我是台灣人啊!」的認同,阿諾很感概。

             阿諾在台南巷弄散步、寫生、探訪故事的時候,經常被長輩睥睨:「哼!台灣人不會講台語!」阿諾了解,長輩們在這一塊土地上歷經不同政權和文化的衝擊,保護自己文化和母語當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為什麼用「會不會講台語」去劃分「是不是台灣人」呢?在台南的街道上,台南人會很熱情的回答外國人的問路,甚至主動帶去品嘗小吃,展現無比的台灣人情味。阿諾卻因為台語講得不好,曾經在傳統市場買一顆芋頭、卻被拒絕了,每每想起移民台灣、嫁到台南的種種過程,都讓我傷心難過;阿諾愛台灣的山林、愛畫台南的故事,但是,語言上,阿諾還是無法理直氣壯地大聲講:「我是台灣人!」。


2024.1025 馬里山溪

 【 2024.1025 馬里山溪】舊雲山林道進 - 新林道出 ( 一 ) 時間: 2024 年 10 月 25 日~ 10 月 28 日 ( 二 ) 地點:番里山 (1210m) 、馬里山溪 (750m) ( 三 ) 成員:蟑螂、阿諾、小蟑螂家瑋 ( 四 ) 行...